儿科护理学本科论文
医患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就是护理人员,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可以医务人员同患儿的亲和力,同时能够消除许多护患间的矛盾和冲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科护理学本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儿科护理学本科论文范文一: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点拨
摘要:总之,“思维点拨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思维点拨”,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由于“思维点拨法”具备上述优点,所以大部分学生欢迎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教学
1思维点拨法
1.1质疑点拨学贵有疑,教师通过从不同角度的设疑、质疑、答疑,点拨思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其参与意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质疑点拨得当,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当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时,就加深了对构成问题条件的认识,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这种质疑点拨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转换思维方式和提高思维水平,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也有利于把课堂讨论引向深入。
1.2举例点拨就是在授课过程中,举出恰当的实例,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引申到所要解决的比较抽象、难懂的问题上。举例不仅可使深奥的理论通俗易懂,复杂的问题简单明了,而且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很多抽象的理论,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似懂非懂,但一经举出一两个典型例子,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1.3讲评点拨错答讲评更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在回答问题、做作业、考试时难免答错、做错,关键是学生如何对待和处理自己或别人在学习中的错误。有的学生为分数而学,认为反正已经错了,改了也不能加分,因而一错再错;有的认为那是别人的错,与己无关,其结果是别人走的弯路自己又走一遍;有的只是对对答案,而不分析错误的根源,就错论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此,笔者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试卷或分析教学反馈中各种错答信息,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利用一定的时间,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学生一起讲评、分析。
2实验方法与对比结果
2.1具体做法
2.1.1对象2007级高护班。2007级11班46人,2007级12班45人。
2.1.2内容儿科护理学(专科教材)。
2.1.3方法11班为实验班采用“思维点拨法”。12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思维点拨法”的教学模式为:预习—自学—讨论—发言—总结—测验。预习:课前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给学生布置预习题。自学:课上学生按教师设计的问题讨论纲要深入自学教材。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发言:小组派代表回答老师所提问题。总结:教师针对讨论发言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并对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加以总结。测验:结合所学内容以笔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2.2实验结果
2.2.1为检测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同命题考试结果见表1。表1两种教学方法授课考试成绩
两种教学方法(除第一次)考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从表1结果可见,“思维点拨法”教学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
2.2.2学生反馈信息为检测“思维点拨法”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课程结束时对实验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赞成者为35人,占该班总人数的76.1%;不赞成的8人,占17.4%;没有表态的3人,占6.5%。可见大多数同学表示赞同,只有少数人表示反对,这主要与智能与心理素质有关。
3讨论与体会
3.1“思维点拨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考试结果可见,实验班除第一次结果较低外,以后均处于领先,而对照班成绩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思维点拨法”的教学效果明显高于传统讲授法。因为“思维点拨法”注重的是启发,培养的是自学能力,所以它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最初实验班成绩较低是因为开始实行该教学法时学生不习惯,各方面能力还不适应之缘故。
3.2“思维点拨法”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运用“思维点拨法”可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多年来,传统讲授法给学生养成的习惯是只注重笔记而轻视书,他们的学习是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目的,很少有人发现和提出问题,不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思维点拨法”则不然,该教学法通过设疑、引导、启发、讨论等方式,不但能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问题,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晨范文网
3.3“思维点拨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思维能力较强,但表达能力较差,原因是紧张,缺乏锻炼。通过课堂讨论、发言、提问等训练,他们克服了紧张状态,表达能力明显提高,锻炼了日后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与技巧。
3.4“思维点拨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采用“思维点拨法”虽然讲的内容少了,但并非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该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要求教师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加强相关学科的研究,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这样课前才能制订出适应学生能力的讨论纲要,课上才能出色地指导学生讨论并及时准确无误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4小结
总之,“思维点拨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思维点拨”,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由于“思维点拨法”具备上述优点,所以大部分学生欢迎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实践也证明运用该法确实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它不但开发了学生智力,也为培养开拓型、技能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成都市各级医院儿科普通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万兴丽; 冯先琼中国护理管理2013-02-15
2、高等护理教育中儿科教研室的建设马荫楠; 李文霞; 孙荣中华护理杂志1995-08-05
儿科护理学本科论文范文二:多媒体儿科护理学教学作用
摘要: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起到了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关键词:多媒体;儿科护理学;教学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学校硬件设施的发展,护理教育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护理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能使课堂冲破时空的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为学生个性、素质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对改革教师教学方法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近年来,该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并在儿科护理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比以黑板加粉笔为主的传统教学有着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在儿科护理学课堂中的优势
1.1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多媒体技术能综合、及时地处理多种形式的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及授课要求,事先将授课过程设计编排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将板书、挂图、录像等集中到课件里,使内容丰富而详实,节省了板书、幻灯、挂图的时间,缓解了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快了知识传递速度,加大了课堂信息量。同时多媒体课件在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的同时,随时更新,穿插本学科新技术、新知识,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1]。
1.2图文声像并茂,通过多感官刺激提高学习效果。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手、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再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有研究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70%[2]。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学生得到视觉、听觉的联合刺激,使一些难点知识变得容易理解。这样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人们喜欢看电视画面而不宁愿听电台广播就是这个道理。如法洛四联症患儿出现的青紫、生长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杵状指(趾),喜蹲踞等临床表现,经下载相关图片插在课件上,学生就很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而且印象深刻。这与传统教学中把相关教学电影在课后集中放映比较,多媒体课件展示得更及时更有效。
1.3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若没有感性认识为基础,学生只能纸上谈兵。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临床的实际标本图片、患者的典型症状、体征直观地展现在同学面前,提供了大量具体的临床信息;对教学中机制复杂、难度大、实验成本高、罕见和难以实体操作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教学课件中逼真的实物图像、三维动画模拟演示等,使学生很快地将理论联系实际,获得感性经验[3]。如在小儿静脉输液的教学中,将小儿静脉输液的操作录像导入计算机,分解动作讲解,使课堂上难以表达的重点内容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
1.4转变了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己控制学习进度,按需所取,灵活选择,同时可以加强教学中对“重点”、“难点”问题的辅导。如在讲授“蓝光疗法”的操作时,教师先进行集体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蓝光疗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对蓝光疗法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反复播放,强化记忆,直至掌握,学生不再为跟不上教学进度而担心,也不用死记硬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为临床见习、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5提高了教学满意度。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我们曾用不署名问卷调查向学生搜集反馈信息,结果表明,学生对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达98%。
2使用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问题
2.1重视课件,轻视教法。许多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不再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导致课堂应变能力差,一旦电脑异常,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教师过分依赖课件授课,完全放弃了直观的形态教学模具、板书,使得课堂教学缺少新意,接触久了,学生新鲜感少了,收效就减弱了;少数教师把以前做好的课件拿来使用,课前不再注重教学内容的演练,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学错误;有的教师为了把课件做得漂亮,在课件的制作上付出高倍的时间和精力,相反忽略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对教学模式的选择,本末倒置,以至于取得的效果并不与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正比,失去了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2.2师生交流减少。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是教师掌握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基础,是教师把握课堂授课节奏、临场授课效果的基础。使用计算机后需要教师操纵演示进度,教师被局限于电脑前控制鼠标,过多地注视显示器,与学生眼神交流相对减少。这样,一方面不易及时了解学生的反应,另一方面学生的注意力因缺少与教师的交流,降低了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是事先做好的,在课堂上容易把学生的思路往课件的模式中拽,让课件“统治”课堂,限制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和因材施教。教师应铭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不应只注视显示器,而应根据课堂情况适时离开电脑,适当采用教鞭提示,穿插提问,调节课堂气氛,充分发挥教师这一主导作用,防止忽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这样才能保证师生之间的交流,不致于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2.3学生易产生视疲劳。多媒体课件教学,大多数时间里学生得注视着电脑显示器或大屏蔽,易产生视疲劳。为了减轻疲劳,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除了插入必要的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文件外,文字内容应少而精,简明扼要,待上课时教师离开电脑展开讲解,并用形体语言吸引学生视线,穿插提问等让学生的视线得以调节。另外,课件的文字与背景色对比应鲜明。
2.4课件容量过大,学生难以接受。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节奏加快,知识容量增多,过多的知识点以及多媒体图片播放较板书速度快,使学生应接不暇,学生难以深入思考。这样,学生无法把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更不能由传递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也造成课堂教学主次不明,学生学习不知该掌握什么,从而降低学习兴趣。为避免这种情况,在制作课件应根据课时定量,在讲课时应把握好节奏,多作讲解,适当板书,留给学生记录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多做一些交流和讨论。
2.5课件制作质量有待提高。一个高质量的课件包含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内容,这需要制作者掌握足够的计算机知识技能方可完成。有些教师制作课件的资料来源局限,把从网上下载的相关资料或课件进行简单的修改,造成课件重复混乱,不伦不类。在课件中加入一些不必要的声音等,一味追求新颖、花哨、动感,却忽视其内在的知识性,教学内容被淡化,致使课件质量偏低、制作水平不高。所以教师都应该参加培训,掌握制作技术后方能制作出自己满意的课件。而高质量的课件,并非因参加了培训就能在短时间内制作出来,而是要在常年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总结和收集素材,加以分析和选择,才能使课件越做越好。
3结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起到了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正确的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才能真正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真正的做到了计算机多媒体与儿科护理学教学的整合,才有可能让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服务于教学,给学生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护理系本科生的儿科实习教学施德真; 刘国橡中华护理杂志1992-11-15
2、我国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基本要求的研究胡爱招第二军医大学2006-05-01
儿科护理学本科论文相关文章:
1.儿科护理学论文范文
2.儿科护理学论文
3.本科护理论文范文精选
4.电大护理本科论文范文
儿科护理学本科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