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_关于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
每一个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都是非常经典的,都很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看看,那么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周公吐哺
周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其领地在周,所以史称周公或周公旦。他贤能多才,周武王时参加了伐纣灭商的战争,功勋卓着。
周初,周公受封于鲁,但他只让长子伯禽赴封地,自己则留在镐京,与召公一起辅佐周武王。伯禽临行时,周公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对于天下来说我的地位也算很高了。可是我常常洗头时几次握着湿淋淋的头发跑出来,吃饭时几次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就为了出来迎接来访的客人,就是这样还害怕让天下人寒心。希望你到了鲁国,要勤于政事,爱民如子。”
周武王病重时,周公非常焦急,因当时周刚刚建国,天下未定,百业待举,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周公来到祖庙,向先王祷告保佑武王身体康复,自己情愿代死。后来,周武王病危,当时太子诵才十三岁,他对周公说:“我担心诵(即周成王)过于年幼,把这样大的一个国家交给他,他没有办法治理。我考虑再三,在众多兄弟里面,只有你最有才干,我就把诵、把周国全部托付给你吧。”武王死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由周公摄政,代行国政。
当初,周公在辅佐周武王时,与武王关系也很融洽,而且睿智过人,才能出众,处理起政事来得心应手。为安定国家,他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还制定了周礼,对祭祀、占卜、会盟、饮宴、朝贡、婚娶、殡葬时的仪式等都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
武王死后,周公摄行天子职务时,全心全意、大公无私,人们都纷纷称颂他,这就引起了一些王室贵族的猜忌。因此就传出流言蜚语,说周公企图篡夺王位,谣言传遍京城镐京,连周公的弟弟召公也产生了怀疑,留在殷都的“三监”更是怀疑,甚至产生了不满。商封王之子武庚便乘机串通管叔、蔡叔,并联合东夷(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发动了饭乱。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周公引用商代历史,说明辅政大臣摄政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辅政大臣为保治殷朝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伊尹辅佐成汤,到甘盘辅佐武丁,莫不如此。自己一定会效法伊尹、甘盘,效忠周室,竭诚辅助成王,这才消除了内部的误会,稳定了周王室。对外,周公毅然率军东征,经过三年苦战,终于杀死了叛乱的武庚和管叔鲜,俘虏并放逐了蔡叔度。
周公摄政七年,在周成王二十岁时,周公还政于他,自己仍尽心辅佐,并精心创立了周朝的礼乐典章制度。
后来,人们根据周公对伯禽“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言论,引申出“周公吐哺”这个成语。
——《史记·鲁周公世家》
【求解驿站】形容在位者礼贤下士。
【活学活用】~,天下归心。(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妙语点拨】周公位高权重,且多才多艺。文王在时,他以孝仁而异于群子;武王即位,则以忠诚辅翼武王;成王二十岁时,他功成身退,还政于诵。从政期间,他礼贤下士,重用贤能之人,赢得了天下人的心,为周朝的兴盛立下了汗马功劳。周公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成为后世从政者的典范。甚至还有人评价周公是中华文明的奠基人之一。如果说孔子是中国的耶稣的话,那么周公就是中国的摩西。周公的魅力与作为可见一斑。
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披荆斩棘
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光武帝刘秀,起兵初期势力单薄。由于当时他的队伍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因此有人离他而去,但曾任主簿的冯异却毫不动摇,一直追随在他左右。
有一次,刘秀率领一队人马路过饶阳的芜蒌亭(今属河北),天降大雪,军士们又饿又冷,都支持不住了。晚上,冯异四处想办法才勉强煮了一大锅豆粥让大家吃,饥寒顿时消除。
又有一次,队伍来到南宫县(今河北邢台东北部),遇到大风雨,将士们的衣服都被雨水淋湿了,都冻得直打哆嗦。就在众人难以忍受的时候,冯异又设法找来一些柴草,让众人烤干衣服,暖和身体;紧接着他又为大家煮了麦饭,填饱肚子。在艰难处境中冯异做的这两件事,给刘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公元25年,刘秀登基做了皇帝,派冯异平定关中,冯异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当时有人向刘秀上书,劝他防备冯异权重谋反,刘秀不仅不信,还把所上的书送给冯异看,叫他不必忧虑、害怕。
公元30年,冯异从长安长途跋涉来到京城洛阳朝见光武帝。光武帝指着他对满朝公卿大臣说:“他便是我起兵时的主簿,过去为我在创业的道路上劈开丛生的荆棘,扫除了重重障碍,现在还为我平定了关中之地!”
朝见结束后,光武帝赐给冯异大量金银财宝,还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中说:“我一直记着当年将军在芜蒌亭端给我的豆粥,在南宫县递给我的麦饭。这些深情厚谊,我到现在还报答不了呢!”
后来,人们根据光武帝“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的话,引申出成语“披荆斩棘”。
——《后汉书·冯异传》
【求解驿站】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扫除障碍、克服困难。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
【活学活用】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的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妙语点拨】冯异能屡立战功,名垂青史,原因固然很多,但他虚怀若谷、平易近人,体恤士卒,应该说是重要的方面。因为一个人如果自视清高,好大喜功,甚至揽功邀赏,居功自傲,以至声色犬马,作威作福,飞扬跋扈,必然导致众叛亲离,更谈不上建功立业。只有那些不居功自傲,不追名逐利的人,才有可能胸怀全局,排除尔虞我诈的干扰,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取得大成。
【近义】乘风破浪
【反义】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拔帜易帜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率领汉军攻占了魏国和代国,接着又在张耳的协助下,带领几万兵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王和主将陈馀在井陉口聚集了二十万大军阻拦。
谋士李左军建议陈馀拨给他三万军队,从小路出发,出其不意地截取汉军的后勤装备和粮食;而他的前军到达井陉时不与交战。这样的话,不到十天就可以取下韩信和张耳的头颅。
陈馀是个读书人,不爱使用诈谋奇计,认为韩信的兵不过数千,经过千里行军,已经非常疲惫,可以直接予以攻击,因此没有采取李左军的计谋。
韩信手下的人探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放心东下井陉。进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之处,韩信下令休息。半夜里,他选出两千名轻骑兵,让他们每人拿着一面红色旗帜,从小道来到井陉口山后隐蔽起来,同时对他们说:“我将另派一支军队与赵军对垒,并假装败退。这样,赵军必定倾巢而出,前来追击。你们趁此机会快速进入赵营,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我们汉军的红色旗帜。”
接着,韩信又派出一支一万人的军队,叫他们背水摆开阵势。赵军见汉军排出兵法上最忌讳的背水之阵,都哈哈大笑,以为汉军自己断了后路。
天刚亮,韩信指挥这一万人的军队向井陉口进发,赵军立即打开营门迎击。战了一段时间后,韩信、张耳命汉兵丢掉旗鼓,向水边退去。汉兵退到水边阵地,再也无法后退,只得拼死作战。
这时,隐蔽在山后的两千汉兵,趁赵营无人守卫,快速冲进赵营,飞快地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色的旗帜。而在水边作战的赵兵,因遇到背水一战的汉兵的顽强抵抗,无法取胜,想返回营地,却见那里全是汉军的红旗,以为赵王已被汉军抓住,顿时军心大乱,各自逃命。接着,汉军两面夹击赵军,结果主将陈馀被杀,赵王被活捉。
——《史记·淮阴侯列传》
【求解驿站】比喻取而代之。
【活学活用】如今那里已~,另换新主了。
【妙语点拨】读书人陈馀不好诈术,且自以为是地认为汉军远道而来,属于疲军,经不起攻打。结果,陈馀在与汉军的战役中命丧黄泉。这启示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能想当然。欲无往不利,所向披靡,就得在思想观念的修炼上,注意培养不想当然的品质。军事斗争中,需谨记“兵道,诡计也”“兵不厌诈”等古训。
当自身实力并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选择对手、隐藏实力、计出奇兵等各种手段实现最终的胜利,这与道德无关。
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_关于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