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传统作风是什么
党的三大优良传统,是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篇党的传统作风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传统作风范文一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又称党的三大优良传统,是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三大作风随着共产党的产生而产生的,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相联系的。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重要法宝。
一、“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它是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全党统一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所谓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所谓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和党内外的群众结合在一起,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一切为了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正确处理和有效地解决党内矛盾,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的科学方法。
二、“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体现
现在有些部门办事情门槛高、架子大,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为群众办事一慢、二推、三僵、四苛、五卡、六虚,缺乏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和群众观念,对群众无感情,对上级不负责,这样的党员干部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更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一些同志忘记或淡漠了党的三大作风,没有很好地学习党的三大作风,致使偏离以至违反三大作风的现象还相当严重。有的对党的方针政策,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不是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同本科室、本所队的实际情况很好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加以贯彻执行,而是照抄照转,敷衍了事,搞形式主义,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做工作、办事情,作风武断,方法简单,不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有的不是发扬自我批评的作风,而是弄虚作假,文过饰非,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凡此种种,都是严重违反党的三大作风的,只会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使党脱离人民群众。所以,大力发扬三大作风就是要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所怨,树好形象,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重要法宝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优势,就是和人民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越是执政时间长了,越要注重三大作风建设,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注意拒腐防变。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就会失去民心,甚至丧失政权。
在思想建设方面,一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不解放,事业心差,存在着“软、懒、散”的问题;在作风方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从入党的那一天起,就明确了自己的思想与追求,牢记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就注定了自己要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去奋斗终生。对于这个职责,有些人记得清楚,有些人却记不清楚,还有些人则根本背叛了它。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就记得清楚,成克杰、陈希同、胡长青、程维高、李真等就根本背叛了共产党人的职责。当然,人民群众看党的形象不是看几个典型,也不可能天天接触到中央、省市级干部,而接触最广泛的还是天天同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党员干部。所以,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党的形象,代表了干部形象,尤其是在窗口部门、服务部门、权力部门工作的机关干部。
因此,三大作风不是空的,不是哪一级组织、哪几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党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表现有: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大量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些深刻变化给我们党的作风建设既带来机遇,也带来严重的挑战。
四、坚持和发扬自我批评的作风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清除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有效方法,是发扬党内民主,实施党内监督的有效手段,是抵制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党风建设,拒腐防变的有力武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由于听不到或听不进批评意见,得不到及时提醒,而又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致犯错误乃至犯罪。
坚持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一)是要着力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现在不少同志心理防范意识很强,他们在开会时,“为了保护自己我不提分歧性意见,为了不使别人难堪我不提怀疑性意见,为了不影响团结我不提反对性意见”,甚至于把吹吹拍拍的庸俗作风带进党的生活中来,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所谓的“表扬与自我表扬”,严重影响了民主生活会质量。要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就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严于律已、坚持原则。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足和错误,严于解剖自己。在民主生活会上,每个同志都要对找出的问题和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作如实说明,自查自纠,并分析原因,吸取教训,认真整改。(二)是要加强监督,防微杜渐。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格党内监督,又要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党外监督。一旦发现问题,给予及时提醒,防止“小洞不补、大洞二尺五。”
总之,我们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按照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习、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使我们党能永葆生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党的传统作风范文二
(一) 什么是党风?
作风问题,是大至一个党、小至一个人,在自己的思维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风格特点,反映的是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研究问题、用什么样的态度学习理论、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工作、用什么样的方式将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付诸实施,以及向外部世界展示什么样的形象和特点等。党的作风,既是党的性质、品格的体现,也是党的追求和行为准则的体现,是我们判断一个党是否有吸引力、有无执政能力的重要依据,因此党风问题是我们要认识、了解我们党,换句话说,是我们决定否决定加入党组织和为之风斗的一个的必须把握的极为重要的方面。党的作风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党的干部的生活作风等,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生活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等。其他还有很多,都是“三大作风”在不同发展时期,根据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不同,或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发展演化出来的。
(二) 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世纪新阶段,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给我们党提
出了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目标能否实现,党的执政能力能否提高,都有赖于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抓紧解决党的组织和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始终保持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形象,始终保持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把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凝聚起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作为“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全党同志要居安思为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二、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形成与发展
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重视作风建设,坚持把作风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回顾我们党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里程,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党的作风建设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一) 党的作风问题的提出
最早使用“作风”一词是恩格斯,他在谈论党的建设书信中,对一些党员阿谀奉承、华而不实的风气进行了批评,但他在这里谈的是个人作风问题;列宁也多次使用“作风”一词,批评苏联共产党中存在的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习气,这里谈的主要是工作作风问题。
我党历史上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是毛泽东同志,他在1941年9月10日所作的《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一文中,最早使用了“党风”这个概念,在延安整风运动系统地学习理论,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1942年2月1日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具体阐述了党风的含义: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并强调“学风和文风都是党的作风”。
1945年党的七大系统地总结作风建设的经验,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对党的作风作了明确的概括,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即党的“三大作风”。
党的传统作风是什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