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青年创业行动调查表

发布时间:2016-11-06 14:50

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又开始活跃起来。大学生作为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群体,也积极投入到创业行列当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返乡青年创业行动调查表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返乡青年创业行动调查表

返乡青年创业行动调查表:“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将全面铺开

为支持大学生返乡从事涉农创业,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渠道,今年3月,团中央联合农业部、中国农业银行印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的通知》(中青办联发【2015】3号),计划每年重点支持不少于1万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并对其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创业项目予以支持。

今年4月,经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共同研究,并经团中央书记处领导审定,确定了20个省份作为第一批实施单位,并为每个实施单位提供50万元的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与16个省(区、市)签订协议,并按协议要求及时拨付了支持资金800万元。

工作启动以来,各地认真部署,有序推进。截至目前,20个省(区、市)团委召开党组会议或办公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并都与省农委、农业银行等部门进行了工作对接,并在培养方式、金融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积极创新,取得了较好成效。

此外,未列入第一批实施单位的省份也开展了相关工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加大对返乡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

据悉,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下一步将联合农业部、中国农业银行相关部门及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调研,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数据跟踪,并联合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策划“大学生返乡创业”专题节目,加强典型示范和工作宣传。同时梳理各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实施省份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推动工作更好更快开展。

返乡青年创业行动调查表:关于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及返岗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把农民工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努力解决涉及农民工利益问题,着力完善政策管理,建立了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拓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县政府安排调研课题,我们组织了三个调研组到各乡镇开展调研。现将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及返岗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总人口10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2%。农村劳动力4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3%,农村富余劳动力7.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5.3%,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到32万人,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广州、深圳、上海、北京、郑州等大城市,主要从事建筑、食品加工、物流、电商、电子加工、制衣制鞋等行业,仅仅2015年实现劳务收入57.4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60%。返乡农民工创办各类经济实体48个,带动本地就业3120余人。春节前全县返乡农民工约18万人,节后返岗约12万人,多数去向是广州、深圳、上海、惠州,年龄25-45岁占多数。尚有6万人正等待返岗或重新找岗位。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村劳动力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和“留守农村的农民”两大群体。随着政府“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等培训工程的不断实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有所提高。但从整体上看,我县农村劳动力具有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技能不足等特点。要实现人力资源强县还需要付出艰苦长期的努力。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从目前我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来看,多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70%;高中及高中以上占28.7%,仍有11%的外出务工人员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在农村,受过较高文化程度教育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通过各种形式转移到了城市和二、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更多地依靠留在农村的老弱病残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

(二)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欠缺。目前,一般的农村普通初、高中不开设职业技能专业课程,专门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更是少之又少,加之个别部门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宣传相关政策和具体工作落实上不到位,致使每年初、高中毕业回乡青年,不少人不会务农,也不会从事其它专业技术工作,有一部分甚至沦为“贫困户”。仅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来讲,绝大部分农民在外出之前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即使有也多是临时性、短期的培训,拥有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农民更少。2015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当中接受过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的人员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42%左右,接受专门技能培训的人员仅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15%左右。

(三)部分农村劳动力思想观念陈旧。目前,仍有部分农民特别是留守农村的农民紧抱着传统的旧思想、旧观念和旧的生产方式与生产经验不放,对现代农业科技、现代生产方式和经济管理等新事物接受不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变得被动与盲从。自身不但缺少农业生产技能,又缺乏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正确认识,存在“只要种子下了田,来年只等来收割”、“只要能挣钱,有无技能无所谓”的态度,被动种田,求职心切,等、靠思想较重,缺乏“要想富,靠技术”的正确认识,忽视相关技能提升培训。有的农民工虽经过简单的技能培训,却不愿或没有能力接受较高技能的培训学习,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城镇化水平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程。我县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镇化率仅为32.58%,水平较低。低水平的城镇化率导致城镇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弱,加之我县工业发展缓慢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及城市新生劳动力的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选择了到外地务工,在当地务工者大都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职业,缺乏技术岗位的锻炼和提高,影响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五)农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欠缺。一是政府培训工程覆盖面不全和农民自身教育培训支出的不足,导致农村人力资源技能素质低,职业竞争能力弱,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职业。二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合同保护、工资被拖欠、社会保险不完善、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仍很突出。三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也是农村人力资源只能勉强挣钱养家,没有能力顾及自身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农民工的期望、顾虑和困难。从今年举办的城乡就业招聘会上了解到,农民工的期望是,由于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在外务工收入有所下降,他们期望务工地能提高他们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各项劳动权益得到充分地保护,特别是不能延长工作时间,能享受到劳动法规定的法定休息日。农民工的普遍顾虑是,用工单位为其所缴的社保费,由于受有关制度的限制,其费用往往不能与在本地交的费用合并,退休时待遇收到一定影响。他们的困难是由于普遍技能低,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收入不高,麦收、秋收两地跑,春节期间车票难买,在外人身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权成本高,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大,许多人由于要养家糊口,带病带伤工作,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三、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落实政策,统筹城乡就业。按照《息县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意见的通知》要求,为积极帮扶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变“返乡潮”为“创业潮”,我们协调有关部门,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按照有关小额担保贷款规定,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20万元,同时,在工商费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

(二)积极开展劳务协作。依托各乡(镇)、街道(社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和人社超市服务平台,加强与企业、院校、劳务输出基地的对接合作,通过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人力资源“网上超市”等形式,为农村求职者提供520个就业岗位,有4500人实现了二次就业。

(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解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方针,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县外转移就业。当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4万人,新增农村转移就业8750人。大力实施“凤返巢”工程。鼓励在外创业成功农民工回乡创办各类经济实体48个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带动本地就业3120余人。

(四)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完善政府主导、人社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六路并进培训机制。共分别举办16期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班,共培训3800人。

(五)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一是加强劳动关系调查工作。完善协调农民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全县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率分别达到80%、75%。二是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检查执法力度。继续做好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举报投诉专查等执法监察工作,全县共检查用人单位150户,涉及劳动者1820人,查处各类侵犯农民工违法案件18起,为512名农民工追讨工资款870余万元。

(六)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面。按照“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要求,一是做好农民工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按照全县工作流程,规范转移接续工作。二是对农民工从事高风险行业,强制其用工单位参保。另外,对进城落户的农民工,有正当的稳定职业,按照有关规定,动员其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医保。三是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七)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情况。一是建立农民工落户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机制。农民工随迁子女完全接受平等教育,无任何歧视行为。二是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实施范围。

(八)举办以“春风行动”为主题的城乡就业招聘会。2月19日,息县人社局牵头,县总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参与,举办以“春风行动”为主题的城乡就业招聘会。此次招聘会共有44家用工单位参与,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现场达成求职意向协议400人左右,签订用工合同200余人,为部分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及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四、意见和建议

(一)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创新技能培训的体制机制。在建立教育、农业、扶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四位一体”的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围绕农民需求,广泛开展转岗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加大与各用工单位协作,大力开展“订单式”、“订向式”培训,实现“培训—实习—就业”一条龙服务。加大培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培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列入财政预算,支持培训基地提升培训层次。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新机制,建立职业培训补贴资金使用与培训质量、就业效果挂钩的培训绩效考评机制,提高政府购买培训成果资金的使用效能。

(二)开展就业援助。一是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免费服务范围,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的“一站式”就业服务。二是把返乡农民工中的转移就业困难户纳入就业援助对象。三是以“三送”活动为契机,把岗位、政策、培训及时送到返乡农民工家门口。四是广泛收集县内外用工信息,适时举办专场招聘会,搭建劳动力市场供求平台,有效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按照“外拓市场、内挖潜力”的思路,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工再就业。对外,充分发挥人社部门、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作用,支持他们分赴全国用工输入地,收集用工需求信息,开拓新的就业岗位,帮助有外出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再次外出就业。对内,深挖就业潜力,在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建设等项目中,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

(三)营造全社会关心返乡农民工、支持帮助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要从思想上、组织上、经济建设上、文化建设上以及社会综合治理等各方面做出努力,统筹部署,加强指导,多角度掌握农民工返乡动态。人社、教育、扶贫办、工会等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农民工在返乡潮中实现良性回归。

返乡青年创业行动调查表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