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里不能忽略的圈子游戏

发布时间:2016-11-18 16:30

离开办公室,“圈子”就是最时髦的字眼。放眼娱乐圈,远有“夜店一族”Paris Hilton, Nicole Ricci和Lindsay Lohan,近有大小S和她们的死党组成的“姐妹淘”;现实生活中,众多标榜着“25岁以下、非商务人士勿进”的商务社交圈门庭若市;就连平凡如你我,MSN上,也动不动被人邀请加入他的“人际圈”……

为何一入职场,听到“小圈子”就让人冷汗一身?尤其当有人用更老土的说法,谈论起办公室里的“小团体”,落伍又邪恶的感觉更是油然而生。恐怕原因有二:一是对自己获得职场友谊毫无信心,二是对他人的职场情谊心存嫉妒。

我们被告诫了太多遍: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不要妄想和同事交什么朋友,所谓的小圈子,更要避让三分。如今,我们也常拿这话告诫新人。却忘记了办公室时间占你我每天的三分之一,“职场圈”好似一个无形的场,人脉、信息、经验、秘籍都可分享;你躲避不得,却有选择和营建“圈子”的自由,它的大小和质量,关乎你长期的职业曲线。

孔夫子说过,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你究竟是“圈地运动”中的既得利益者,又或者一朝“圈子”变“圈套”,一不小心套死了自己?置身现代职场,君子或小人,功力差别只在分寸之间。

“波士”圈

老板们痛恨小圈子,最怕手下相互排斥、互挖墙角。不过,最聪明的老板懂得营建“核心圈”,将自己的光芒从办公室内延伸到办公室外。

从小在美国长大的Susan被总部派来中国公司的最初,就深知处境不易:但凡空降主管,往往就像嫁入豪门给人当后母,有现成的婆婆和孩子,上有考验下有挑战,手下有兵却不是自己的,感觉倒成了四面楚歌的孤家寡人。

不过Susan的确自有一套,把手下的团队打造成一个“快乐大家庭”:无论走到哪里,做事的效率快得像只豹,爱喝精力汤的Susan,终日活力四射,对人友善又豪气,身上散发出温暖可靠、魅力十足的母性气质。加班后会替大家买啤酒,周末相约一起去pub跳舞,遇上端午元宵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还会邀请家在异地的单身同事来自己家中,一尝自己的好厨艺。

一起工作,一起饭局、一起喝酒打牌,Susan是这个“圈子”里公认的Super Lady。完全不同于本土经理们一本正经、缺乏人情味的形象,Susan对下属体贴有加、义气相挺却又公私分明,“Work hard, play hard”是以她为核心的圈子奉行的原则。下属们崇拜她也信赖她,而她个人的威信和光芒,也从办公室内延伸到办公室外。

等级分明的职场,圈子与圈子永远不是平行关系,Susan的高妙就在于适时打破泾渭,化被动为主动,利用“圈子”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一改“外来空降兵”常被批评“不能融入本地团队”的宿命,Susan的团队沟通异常有效而透明,出色的业绩受到高层的嘉许,其他本地经理既难望其项背,也实在无从指摘。

“波士圈”入会章程

●职场从来不是平的,“小圈子”也带着强烈的阶级烙印,像记住“老虎永远是老虎”一样,记住“老板永远是老板”!

●联谊时刻,公事勿谈,别对办公室内的任何人和事做褒贬评价。

●玩乐也是精力的比拼,提醒自己别抢老板的风头。

●肆意大笑或酒后大哭,无论被老板或下属看到,隔天都会感觉尴尬。维持良好形象,将是你获得尊重的前提。

●别期待和老板共享太多,尤其是他/她的隐私。

职场里不能忽略的圈子游戏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