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医患纠纷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7-06-21 21:25

导语:很多突发的医患纠纷亟须处理,增加保安力量也是一时之需。但问题是,关于医患纠纷的最根本的问题还在那里:顺畅的制度渠道是否完善?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否建立?这两个问题,关系到医患关系的长期状态,也关系到医患纠纷的处理结果。

出现医患纠纷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医患问题:

患方的原因 :

1、认知缺乏和诊疗不配合

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及对疾病诊断、检查和治疗的正确认识,对医疗期望值过高, 以为进了医院生命健康就有了绝对保障。有时,因在诊疗过程中的医疗风险过高,有 些患者及家属不愿意承担风险而不配合治疗,从而导致失去最佳的治疗或抢救时机, 事后患者或家属又将责任推给医院。

2、经济利益驱动

随着医疗成本的增加,病人就医时的经济负担也随之增加,一旦发现诊治中些许 不足或不良后果时,就借机大做文章,故意歪曲医疗行为,以达到拒付医疗费或向医 院索赔的目的。社会上流传的“要想富,告大夫”就足以说明问题。另外,一些地方出 现了职业“医闹”,专门替人向医院取闹、索赔,也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所致。

3、法律意识的增强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大众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发生医疗并 发症或损害时,采取法律手段对医疗行为进行追究。

医院管理方面的原因:

1.法制观念落后于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在不断增强。但是面对社会整体法律意识的提高,部分医务人员却没有及时转变观念。同时医院的管理体制没有根本改变,医院除了收费水平提高外,医疗服务意识远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特别在用法律手段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方面,与社会大环境相比显得十分落后,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医院一方往往处境被动。

2.部分制度被人为废止:医院早已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这些制度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预防事故差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三级检诊制度、会诊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但部分医院并没有很好地执行这些制度,特别是病历书写制度。而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及家属有权复制部分病历资料,如果医生未依据病历书写要求及时、认真书写病历,一旦患者或家属发现病历记录与事实不符,很容易引起不满而产生纠纷。

3.管理体制松懈:在医疗实践工作中,有些纠纷是由于医务人员,放松对病人的管理,从而导致不良后果。患者办了住院手续后,如管理不严,在医院内发生了非医疗问题,患者家属有可能追究医院的责任。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有些医务人员碍与情面,允许病人请假外出,本来是好意,但发生问题后,就可能成为引发纠纷的理由。②允许患儿陪护人员离开病区或医院,当患儿由医务人员代管时,不慎出了问题,如开水灼伤、摔倒、跌伤、高处坠落等,院方则需承担失职责任。③精神病或行为异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不慎出了问题,也容易发生纠纷。④精神抑郁者在住院期间自杀,如果事先没有防范措施,也可以成为引发纠纷的原因。

4.防范措施不得力:医疗纠纷事件之所以多,而且难以处理,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医院防范措施不得力。许多纠纷是由于医患之间认识上的差距而引起,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很多医疗纠纷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医务人员观念陈旧,没有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准备,早期处理不得力,态度生硬,不能换位思考,导致患者家属情绪激化。还有部分科室领导,当本科医生与患者发生矛盾、纠纷时则擅自处理,至局面无法收拾时方上报医院,这时往往协调困难。另外,某些医院在确有医疗过失的纠纷事件中,不能对患者表示同情理解,而是想方设法掩盖事实真相,至使医患矛盾逐渐加深。笔者认为,医院一方对医疗纠纷事件的早期处理非常重要,应尽量在防止纠纷扩大方面下功夫,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5.处理医疗事故的措施不当:近年来医疗纠纷增多的另一个原因与医院处理医疗事故的措施不当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各家医院都在争先创优,个别医院为了争荣誉或者为使某些项目达标,报喜不报忧,对出现的医疗事故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隐瞒不报的态度,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处理措施上也是迁就过关的多,严肃处理的少。表面上看这是保护了医务人员和医院声誉,实际上必将导致医疗纠纷的增加。

6.重经济效益轻医疗质量:目前,许多医院为创优势、争效益,引进了大量先进而价格昂贵的检查仪器,一方面对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造成部分医务人员过分依赖仪器检查或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扩大应用范围,甚至有滥用医技检查的情况发生,使患者的医疗费用大幅度地提高,但检查结果却令人失望,导致患者心理失衡而引起不满。因此我们认为,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重视医疗质量,这样患者才能真正从高新技术中得到实惠,这是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医务人员自身的原因:

1.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患关系正在向合同关系方面转化。在患者看来,挂号看病,花钱检查、治疗,就要有优质的服务和好的治疗效果,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和服务模式。但目前有的医务人员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对患者或家属可能出现的不满意心态缺乏应有的准备。

2.行业风气不端正:社会各行业都存在着行业风气问题,且互相影响。医务人员作为社会的一员,随时也会受到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目前行业教育、伦理教育、法制教育还比较薄弱,医务人员重金钱轻技术、重业务轻服务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有部分医务人员以医谋私,向患者索要礼品,收受“红包”,接受吃请。所以患者一旦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必然产生心理失衡,便成了引发纠纷的理由。

3.对病情估计不足:从患者方面讲,医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未达到预先期望的目标,心理失去平衡,而原因往往来自于医生。当患者或家属问及病情及预后时,医生没有据实交待,如果病情突然变化,家属缺乏心理准备,这种情况在纠纷事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有些手术,医生自以为病情单纯,手术前不讨论,未详细制定手术方案及遇到特殊情况时的抢救预案,仓促手术,一旦发生意外,便束手无策。有时因没有向家属做应有的交待,使家属难以接受。许多严重纠纷实例并不发生在疑难病的患者,而是发生在普通、常见、较单纯的病症,如外科的阑尾炎,产科的分娩,儿科的发烧、腹泻,骨科的取内固定钢板等。往往是由于医生对病情估计不足,盲目自信,麻痹大意,未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4.没有落实规章制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经过无数血的教训,医院形成了一整套对保障医疗安全行之有效的制度。这些制度对减少和避免事故差错,避免医疗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许多医疗纠纷的发生与正常的规章制度未认真落实有直接关系。如为了照顾熟人朋友的关系,未办理交费或住院手续而进行手术,在业余时间或在非手术室实行手术,在重大治疗项目前未按规定进行常规的病例讨论,擅自做主或省去必要的检查,仓促实施治疗。还有些医生,当疾病出现变化时,不懂装懂,不请教,硬干、蛮干,该做的检查不做,该采取的治疗措施未采取,结果使疾病恶化,引发纠纷。

非医疗过失性原因:

1.不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交代病情和治疗,履行各种必要的签字手续对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许多医疗纠纷是因为未很好地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引起的。如病人病情较重,未及时向家属说明或填写病重通知,有时家属问及病情时,医务人员的答复缺乏技术性和艺术性,一旦出现不良的医疗后果,患者或家属很难接受,即使医务人员无过失,也容易引起患者或家属的不满。

2.行为、语言粗暴:因行为、语言粗暴简单导致的医疗纠纷不占少数,许多患者对医疗提不出什么问题,但是由于对医生、护士的语言无法接受,会从语言推测服务的质量或以语言推断与不良后果的关系,如患者病情危急,家属常表现出过分的恐慌,部分医务人员不是耐心安慰,而是简单回答说“不要紧,死不了”、“慌什么”,病人问是否要紧,医生随口说“不要紧”,或者病人问有无办法、什么时候能好时,医务人员不耐烦,信口说“我也不是神仙”、“早着呢”等,类似情况当时可能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但是一旦患者真的出现不良后果,则可能成为引发纠纷的导火索。

3.保密观念淡薄:部分医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把病人的某些特殊疾病、畸形等涉及隐私的病情当作新闻而随意议论,自觉、不自觉地侵犯了患者的名誉权,这虽然并非医疗过失,但侵犯了患者的名誉,给患者带来精神伤害甚至不良后果。近年来这类事件逐渐增多,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法制意识增强,而医务人员法制观念却相对淡薄。许多疾病资料对医务人员之外的人都应当严格保密,属于患者的隐私,不能随意公开,在法制逐渐健全的今天,这个问题已不单纯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法律问题。

4.学术资料的选择与公开:医务人员总结某些典型的病例资料,作为学术研究或交流,从医学科学的发展角度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未得到患者本人的同意,将其照片、录像等资料予以公开,就侵犯了患者的肖像权,患者有权提出诉讼要求赔偿。

5.侵犯患者的处分权:除上述几种常见原因引起的纠纷之外,擅自做主,处分他人的财产,在法律上称为侵犯处分权。临床上侵犯患者的处分权主要见于以下情况:①好心办坏事,如外科医生在行腹部手术时,为了避免以后发生阑尾炎,在手术中顺便将阑尾切除,以绝后患。从医生角度看,这本来是好意,也是为病人考虑,但是从法学观念上讲,患者对自己身上的所有器官都有保持完整无缺的权力,在未征得本人或代理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切除其器官,侵犯了其应有的权力,个别患者可能就要提出纠纷。②对某些疑难病症死前诊断不明,医院为了明确诊断,在患者死后未办理尸解手续的情况下,行尸体解剖,或者擅自留取死者的器官作为教学研究应用。③取死者的眼角膜、耳鼓膜、听骨等作为移植物或用于医疗、教学研究等。这在过去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时有发生,但是现在必须经过当事者及其代理人同意方可实施,未经当事者及代理人同意,擅自处分他人组织或器官,就可能引起纠纷。

社会因素

1、新闻媒体影响

有些新闻工作者缺乏医学知识,对医疗活动中出现的不良后果更多的倾向于患者, 而出现片面报道,引起公众对医院的质疑。另外,一些媒体为取得新闻效应,对医疗 纠纷的报道存在明显的炒作成分,甚至用“骇人听闻”、“草菅人命”等词语,促进了医 疗纠纷的发生。

2、医疗保障不足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有意无意中医院被定位为服务行业,政府对医院的补 助只有医院收入的10%。医院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自然会用自己的劳动和服务来换 取收入而不是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 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医疗保障措施相对滞后,医疗费用中,约60%的居民自费 [2],许多人对自己花钱看病感到难以承受。在医疗期望值较高的情况下,稍有不满就 投诉,也是医患纠纷的重要社会原因。

如何防范?

防范措施

(一)对于医方

1、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增强服务意识

对医务人员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做到服务热心,解释耐心,工作认真,无私奉献。

另外,重视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在治疗过程中主动、热情、平等地关心患者,重视 其内心世界,改善医患关系。

2、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当前医疗纠纷的法律多体现维护患方的权益。所以,医务人员必须学习相关法律 知识,了解医患双方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做到在纠纷发生后用法律知识 保护自己。

3、充分履行告知义务

调查表明,我国的医疗纠纷60%以上是由于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措施和预后不告知 造成的[3]。所以,医务人员在患者就诊和入院时要充分履行告知义务。例如,患者就 诊或入院时疾病现状的告知;检查结果的告知;治疗方案及实施治疗操作的告知;手 术前的告知及签字;治疗效果、预后及并发症的告知;手术改变方式、增加手术项目 的告知并签字;病重、病危的及时告知等。

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诊疗水平在不断更新,医学专业越分越细,医生的技 术越来越专,但医生的知识面相对变窄,所以医生应注意全科知识的获取,特别是对 刚毕业的大学生实行科室轮转制非常必要。

5、购买医疗执业责任保险,转嫁医疗风险 医院购买医疗执业责任保险,将部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可减少医务人员的心 理压力和医院管理者的工作压力,也可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

(二)对于患方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在医疗活动中,医生行医和患者就医都应该受到法规的保护和制约。把医患关系 纳入规范化、法制化,任何违反法律规定、在医疗机构闹事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 律责任。使医患双方都能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如果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出 现不作为行为,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2、加强医疗知识的普及

通过单位或社区对大众进行医疗知识的普及、培训,使其懂得一些医学及看病就 医时的知识,对于医疗过程中的不可预料或不可避免等意外情况,给与一定的接受和 理解。

3、通过法律法规解决问题

一旦出现了医患纠纷,要理性的看待问题,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不给“医 闹”活动的机会,争取和谐解决。

(三)对于社会因素

1、政府加大投入

政府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保证定项补助经费的到位,切实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药品以“零利润”供应,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医疗服务需求。实行医疗服务多样化, 加大吸纳民间资本的力度,让更多的民营医疗机构从事高端医疗服务,满足高收入阶 层的医疗服务需求。

2、发挥媒体效应

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发生应进行客观的报道与评价,应成为医务人员与患者之 间沟通的桥梁,通过新闻舆论的影响,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起到监督和约束作用, 特别是对医务人员“收红包”、开大处方、医药回扣等不良现象的揭露,可以推动卫生 部门医德医风的建设。

另外,对于社会上的“医闹”行为及某些患者或家属用不正当方式对待医务人员的 行为,应进行客观、透明的报道和评论,传递正能量于社会和大众。 总之,虽然医疗纠纷是医疗活动、医患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产物,但通过政府、医 疗机构的重视和管理,以及提高患者的医学知识水平、发挥媒体正效应等措施来防范 纠纷的发生是可行的。

医患纠纷的原因相关文章:

1.医患纠纷的原因

2.出现医患纠纷的原因

出现医患纠纷的原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