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7-05-27 08:18

市场经济环境的秩序维护,除了依靠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法律监管之外,也离不开会计师事务所对维护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作用。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论文篇1

浅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

摘 要 随着近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度环境的逐步规范和审计责任的强化,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审计风险与日俱增。审计风险的产生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不利影响,为促进社会资源有效配,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有效防范和拉制审计风险,本文在分析审计风险来源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来避免和降低审计风险。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风险 原因

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当中,社会审计在经济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社会公众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同时,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存在内部风险控制体系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注册会计师业务能力较差,审计程序与方法较为简单的问题,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真正意义地建立适应其本身的风险控制体系,这大大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因此,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如何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从而加强审计风险管理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包括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由于重大错报风险基本上属于不可控的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在评估这部分风险通常是通过测试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来判断的。而对于注册会计师能够控制的检查风险部分,通常是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和实施必要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来判断的。

二、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

(一)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普遍存在于所有审计业务和整个审计过程之中。在审计结论未得到充分验证之前,均有差错风险存在的可能,人们

只能认识和控制审计风险, 而不可能完全消除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虽然审计风险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但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 因此,有什么样的审计活动,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审计风险,并会影响最终总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审计风险的潜在性指审计人员的审计结论虽然偏离了被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但未造成不良后果,没引发追究审计责任的行为,审计风险只停留

在潜在阶段。一旦造成影响引发追究行为,潜在的审计风险就会转化为实际风险。

(四)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审计要为其报告的正确性承担责任风险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仍可通过识别风险领域,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避免,不存在由于风险的存在而不敢承接客户的问题。只要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仍可对客户进行审计。

三、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外部和内部两方面。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外因

1、政策与法律环境。

经济全球化以来,中国加入WTO,国内的经济环境变化,审计对象变得日益复杂。加之中国实施独立审计的时间不长,许多相关法律都不健全,且惩罚力度不严,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约束力较小,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人员违规受到的惩罚无非是吊销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严重一些的企业出具虚假报表。而且相关法律对于某些行为界定不明,容易造成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打擦边球,钻法律的空子。因此,无论是从惩罚力度还是从管理角度来考虑,建立健全法律体系都是必需的。在监管方面,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目前为注册会计师协会、证监会、银监会等多头监管,监管权交叉,有些地方重复监管,有些又出现监管空白,较为混乱,缺乏统一的监管体系。行业监管不力也是个较为严重的现象,许多监管机构只是走走过场,绝对形式主义,有抱着其他监管机构会处理的心态,不急不慢,让许多中小事务所有机可乘,从而更加忽视监管,忽视法律。

2、被审计单位较为复杂。

如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经营范围也不断增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也由开始的只对财务工作审计,发展到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控管理水平以及经营管理效果,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水平和趋势作出较为科学的预估。这无疑较大了事务所的审计难度,增大了审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3、获取的会计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部分经营者为谋求高额利润或逃避纳税,有意弄虚作假、谎报业绩,造成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当被审计单位在主观上要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时,其在业务处理上的隐蔽性极强,加大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社会各层次对审计报告的依赖程度和信任程度越来越大,审计意见会被更多的经济主体使用,作为审计意见提供者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也会加剧。

(二)审计风险形成的外因

1、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力度不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未建立专业指导机制,审计人员要做出判断和决定时,没有权威的专业人士作后盾,对风险控制力度把握不准,加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责任管理制度存在种种问题,这样使审计结论承受的审计风险加大。

2、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不够完善。我国现有的审计风险规章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使得具体的审计工作不能够合理的、科学的展开。且在市场环境竞争的压力和自身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会计师事务所不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准则,提供虚假的审计报告,甚至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联手舞弊。这种道德丧失的行为最终会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引发审计风险。 3、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监管不完善。在我国监管部门,对出具不实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力度不够,且多头监督的现象较严重。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监管制度不完善,没有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三级复核制度,而这只限于对重要、重大问题的复核,对于风险的控制只停留在初级定性判断阶段,这种审计风险的监管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企业。

四、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一)加强审计人员素质及其职业道德建设。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采取具体措施进行控制:(1) 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并接受后续教育。 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因此对其从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和会计的国际趋同, 财务知识不断更新,事务所应采取专题讲座、辅助、培训、研讨,参加会计师协会举办的后续教育等方式, 组织审计人员学习政策法规、 审计业务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不断提高和更新审计人员政策法规水平和专业审计技能,适应现代审计发展的需要。(2)自觉遵循职业道德准则。 近年来,诚信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因此应要求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履行对客户的责任,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 努力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最终实现长远的发展。

(二)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加强法人治理。

会计师事务所应从整体上重视审计独立性, 提高全体成员对独立性问题的认识, 制定确保审计小组成员不替代被审计单位行使管理决策或承担相应责任的政策和程序, 并安排审计小组以外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复核,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 同时对受理非法定业务的程序、 范围及程度也应做出明确的规定, 尤其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保证形式上的独立性。其次要加强法人治理。因为当今的公司许多是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因此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管理层的工作进行监督,谨防管理层造假,蒙蔽审计人员,造成公司在诚信方面的亏损,并且给公司长远的利益带来影响。此外作为公司董事,应该多参与公司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关注公司财务近况的同时,对于财务部用人制度应该严格把关,谨防一人多岗,岗位不分离的现象发生。

(三)建立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建立一个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将资金,成本费用等作为关键控制点,保证会计工作人员做到公私分明不挪用现金,坐支现金等以及完善会计工作的监督制度,保证每日会计做账真实完整,减少纸漏。二是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执行,再好的设计也会成为一纸空文,纸上谈兵再好不付诸行动也是无稽之谈。这就要求管理者执法严明并且要求控制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素质较高。三是针对实施情况,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实施方案,合理落实并且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渠道。这不仅仅有利于董事会和监事会了解公司内部控制实施情况,也让审计人员更加了解企业管理结构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还需要把握好授权的度,不能过度放权,但是也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这样会导致组织协调不合理。

参考文献:

[1]麻蝉媛.浅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财税天地.2011(2).

[2]阎银泉.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关系浅析.财会通讯(综合).2011.5.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论文篇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研究

摘 要: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同时,却也难以摆脱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等其先天缺陷。市场经济环境的秩序维护,除了依靠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法律监管之外,也离不开会计师事务所对维护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作用。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这一行业还是一个年轻行业,仍然处于不断探索、发展与完善之中。如何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以增加社会公信力,一直都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努力方向和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展开了相关论述,希望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未来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审计风险;发展;

一、引言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不利发生过一些大的案件(比如“银广夏”等),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在社会声誉滑坡的同时,审计质量也受到社会公众的一定质疑。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其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因此,会计师事务所若要提高审计质量,必须首先加强其内部质量控制。我国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分为内部与外部两部分:外部主要是以监督的形式,通过审计、工商、财政、证监会等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具体负责,是一种事后行为,对会计师事务所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是,会计师事务所降低执业风险和提高审计质量的根本途径还是加强其内部质量控制。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不足而引发审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引发审计风险,置会计师事务所于被动地位。综合考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根本原因: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与控制存在薄弱之处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不足而引发审计风险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管理与控制还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详见表2-1。

1、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机构及员工考核机制不当在西方发达国家,出于对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保证,会计师事务所通常都是采取合伙制。而我国,普遍采用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制。我国事务所的这种组织模式,直接降低了审计人员审计失败的成本。另外,在员工考核方面,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通常采用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加成审计项目提成或奖金的形式确认审计人员薪酬,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却同时也会导致某些审计人员为了获取高额提成而刻意降低审计成本,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2、审计人员素质难以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审计业务需求逐年增加,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顺势而快速扩大。面对大量的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会招聘许多没有充分审计工作经验的人员,甚至雇佣一些短期工、在读学生等,审计人员的素质难以保证,从而间接影响了审计质量。

3、审计方法与手段未“与时俱进”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其审计方法并未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及时“更新”,致使审计手段无法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步。在社会发展之下,企业各项业务之中基本都蕴含了各类信息手段,传统的审计手段与方法基本已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发展要求,审计质量也因此而难以被保障。

(二)审计过程具有“封闭性”

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过程基本完全处于封闭状态,外部人基本无从观察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审计报告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不受其影响。当前,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虽然都对其审计实施过程执行复核机制与质量控制机制,但是复核与控制依旧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审计人员负责,从而形成自己监督自己。这种形式虽然有利于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对被审计公司机密的保护,但是却从另一个角度上削弱了委托审计的意义,审计质量也难以保证。

(三)审计业务的相关方利益失衡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通常会涉及三方利益关系,即:会计师事务所自身;被审计单位;审计报告信息使用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不足而引发审计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上述三方利益失衡。现实中,由于审计费用等相关因素,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密切相关,甚至双方可能为了各自利益而达成“舞弊联盟”,共同“对抗”信息使用者。因此,相较于事务所本身与被审计单位,信息使用者在三方关系中更容易被边缘化与孤立。而审计信息质量的保证,建立在三方关系的协调与稳定的基础之上。三方关系的失衡,从侧面加剧了审计风险,影响了审计质量。

(四)外部监督不足

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服务而获取收益。若要切实保证其审计质量,离不开严格的外部监管机制和健全的法律政策体系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行为进行监管。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日常业务中会受到多个部门的监管,虽然能形成多方位监管的局面,但是,监管部门彼此之间权责划分不清,无法真正形成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严格监督。另外,我国目前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管理政策与法规还存在尚待完善之处,间接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处理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操作空间,审计质量也难免受此影响。

三、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机制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仍然存在许多内部管理问题。改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详见表4-1。

1、优化事务所的组织结构前文已述,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普遍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不仅降低了审计人员审计失败的成本,而且也不利于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审计质量无从保证。对此,笔者建议我国应优化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结构,采用西方国家通用的合伙制形式,以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审计质量控制。

2、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素养培训在一项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是审计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与审计质量直接密切相关。因此,若要保证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素养培训,通过高素质的审计专业队伍保证审计质量。

(二)选择被审单位时要慎重

在很大程度上,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行为与经营成果直接决定着审计风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选择被审计单位时,应重点选择可以随时与其保持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其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单位,这是防范与化解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同时,倘若发现拟被审单位的风险过大,会计师事务所应不予承接。此外,对客户的选择并非只局限于新客户,当老客户出现管理层更迭或者出现财务危机时,会计师事务所应重新评估其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接受委托,以将审计风险降至最低。

(三)重构利益相关方关系

提高事务所审计报告信息的真实与合法性,要从重构事务所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着手,事务所经营利益的针对性不足使得其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事务所毕竟是经营性机构,其生存和发展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若其利益关系得不到明确,其审计事务的独立性很难得到保障,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多少会受到影响。若将事务所的利益直接与信息使用者挂钩则将可以合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并进而提高审计资料的质量。另一方面,事务所利益与信息使用者利益挂钩也是市场经济供求关系的一种正确回归。政府可以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建立专门的审计监督组织,并通过建立审计委托人的第三方角色合理监督和规范事务所的审计利益关系,以重构三方的利益关系有效监督和管理审计事务,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公平。

(四)完善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

内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流趋势,它可以有效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有利于企业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也有利于事务所对企业审计工作的展开。有效的内控机制保证了企业财务信息的有效性,从而有助于提高了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基于此,事务所应帮助企业完善其内控机制,建立严格的制度标准,对低效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予以修订。

(五)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机制

前文已述,在员工考核方面,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通常采用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加成审计项目提成或奖金的形式确认审计人员薪酬,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具有一定合理性,比如,能够降低一定的审计成本和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但是,薪酬构成中并未将审计质量控制考虑在内。因此,会计师事务所需要设计全新的薪酬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审计人员的考核模式,调动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作者单位:南京维施信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 李莉,高峰.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模式[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 李越,王勇.对CPA审计质量的几点思考[J].商业会计.2011(23)

[3] 叶连茂.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研究[J].现代商业.2009(30)

[4] 李青.关于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探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5] 席龙胜.基于COSO风险管理框架的审计质量控制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6] 叶苗苗.浅议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体系[J].审计月刊.2011(2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