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老人注意防骗

发布时间:2016-11-10 12:25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 重阳节 。敬老孝亲的文化诉求在传统社会的重阳节中并不突出,现在却成为重阳节的重要主题。但一些不法商家往往借助节日之机向老年人推销各种保健品,在诱人的条件下,不少老人被吸引,纷纷掏钱购买,其中有不少是“来路不明”保健品。那么,老年人怎样才能防止上当受骗?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一下。

重阳节老人注意防骗一、保健食品常见五大非法宣传“陷阱”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诸多“来路不明的保健品”被曝光。山西退休小学教师、72岁的王大妈,为了获取健康,省吃俭用购买了各种保健产品。然而,这些宣称“必不可少”、“疗效神奇”的高价保健产品,并未给她带来健康,反而带来了沉重的债务。“3·15”前,保健食品监督检查中发现提醒,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在选购保健食品、辨别保健食品宣传真伪时,要注意五大非法宣传陷阱,其中就包括了“健康讲座”等吸引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促销活动。

重阳节老人注意防骗

“药到病除”不可信。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健康讲座”为促销。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免费活动”为洗脑。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有些活动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权威证明”属虚构。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

“专家义诊”是骗局。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重阳节老人注意防骗二、老人深陷保健品骗局报道屡见不鲜

近年来,关于老年人深陷“保健品”骗局的报道在海南屡见不鲜,先通过免费领取精美礼品,让老人朋友进入公司,接着各种“忽悠”洗脑,再用各种小礼品“拉人上钩”,最后称交纳保证金(押金),即可免费获得保健品或享受优惠活动,保证金在一定期限内全额返还……等等。

2014年12月31日,海口一公司宣称关爱老年人,组织老年人到琼海2日1夜免费旅游,实际上却是组织老人到琼海的酒店上课保健课,进而推销保健品,一个疗程就收取4万多元的费用。

2015年8月14日海口一健康生活馆被指涉嫌欺诈老年人,老人听信销售人员“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说法,在该健康生活馆购买了4800元的某品牌系列保健品,服用了一个来月之后,觉得并没有什么疗效,怀疑上当受骗,调查发现该馆暂时还未获得公司授权。

2015年10月10日,海口的简女士称,几天前,她老爸在某保健品超市买了一盒“欧米伽三”获赠12瓶亚麻籽油,最近又赊账近万元买了不少保健品,然而该保健品超市没有食品药品流通许可证。

教你如何识别保健产品骗局

一、如何避免老人盲目购买保健品

有关人士认为,老年人所经历的上当受骗与“医疗保健”有关,可能与老人对于死亡的焦虑感有关,这种焦虑情绪下,人更容易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决策以降低焦虑。此外,一些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于较疏远对象(如邻居、陌生人)的信任感会有所提升。这种信任也会给予一些不法商贩。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避免老人盲目信任保健产品商家,降低老人对死亡的焦虑,子女或亲友可以尝试去做以下几点:

定期带老年人去正规的大医院进行体检,用“白大褂”的权威驳倒不明商家;多与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给他们安全稳定的情感联系,并支持和鼓励老年人在安全的人际范围内进行情感交流,有安全感的老人比较不容易在骗子身上花费感情;让老年人适当劳动,适当做贡献,增加对自我价值认可,提升自尊水平,这有助于减轻焦虑;尽可能保证老年人的控制感,即自主决定权。

二、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要提高警惕

海南省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一直以来都在加强药品、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广告的监督管理,定期公布全省监测检查发现的违法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广告及相关情况,并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虚假广告宣传,应在医师和药师指导下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消费者若需购买保健食品,应到信誉好、证照齐全的正规销售场所购买。购买时除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外,还要仔细察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不要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不要盲目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保健食品;不要购买无保健食品标识的非法保健食品。特别提示: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品使用。一些具有辅助降压、降脂、降糖功能的保健食品只有降低疾病风险的辅助保健作用,对于疾病患者绝不能代替药品使用,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保健食品以及医疗器械的选购上,老年朋友一定不要轻信对方的夸大宣传和承诺,对产品的真伪和功效要多咨询有关监管部门,多与子女商量,以防上当。另外,购买前要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许可证明和产品相关批文。购买商品后,一定要索取并保存好发票,以便事后维权。

当发现有虚假、夸大宣传产品功效等欺骗消费者行为或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消费者可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拨打电话12331举报。

三、不法骗子惯常的四招骗术

骗子榨干老人的养老钱,留给大妈大爷的只有虚幻的健康。这些不法商家怎么忽悠老人?第一招,洗脑营销。打着免费健康讲座的旗号,向老年人灌输歪曲的健康理念,虚构夸大他们的病情,诱惑老人买保健品和治疗仪器。第二招,亲情营销。营销人员一见面就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哄着老人高兴,其实看中的就是老人兜里的钱,让他们最后买了保健品。第三招,体验营销。拉着老人体验各种医疗器械,吹嘘疗效,忽悠老年人花钱。第四招,免费体检。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在体检报告上做手脚,吓唬老人赶紧掏钱治病。

重阳节老人注意防骗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