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的计算机病毒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7-03-17 09:24

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在生物界,病毒通过传染从一个生物体扩散到另一个生物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它可得到大量繁殖,并使被感染的生物体表现出病症甚至死亡。以下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第一个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脑病毒的概念其实源起相当早,在第一部商用电脑出现之前好几年时,电脑的先驱者冯·诺伊曼(JohnVonNeumann)在他的一篇论文《复杂自动装置的理论及组识的进行》里,已经勾勒出病毒程序的蓝图。

不过在当时,绝大部分的电脑专家都无法想像会有这种能自我繁殖的程序。

1975年,美国科普作家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写了一本名为《震荡波骑士》(ShockWaveRider)的书,该书第一次描写了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作为正义和邪恶双方斗争的工具的故事,成为当年最佳畅销书之一。

1977年夏天,托马斯·捷·瑞安(Thomas.J.Ryan)的科幻小说《P-1的春天》(The AdolescenceofP-1)成为美国的畅销书,作者在这本书中描写了一种可以在计算机中互相传染的病毒,病毒最后控制了 7,000台计算机,造成了一场灾难。虚拟科幻小说世界中的东西,在几年后终于逐渐开始成为电脑使用者的噩梦。

而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美国著名的AT&T贝尔实验室中,三个年轻人在工作之余,很无聊的玩起一种游戏:彼此撰写出能够吃掉别人程序的程序来互相作战。这个叫做磁芯大战(corewar)的游戏,进一步将电脑病毒感染性的概念体现出来。

1983年11月3日,一位南加州大学的学生弗雷德·科恩(FredCohen)在UNIX系统下,写了一个会引起系统死机的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并未引起一些教授的注意与认同。科恩为了证明其理论而将这些程序以论文发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撼。科恩的程序,让电脑病毒具备破坏性的概念具体成形。

第一个的计算机病毒是怎样的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