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毛泽东词二首》教案

发布时间:2017-06-13 15:50

《毛泽东词二首》历来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毛泽东词二首》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毛泽东词二首》教案

教学要点

了解毛泽东词中透露出来的非凡气势。

教学方法

吟诵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首毛泽东的以“沁园春”为词牌的词,它的题目是(雪)。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把这首词背诵一遍。(学生齐背)

请一位同学谈谈听了刚才的齐声背诵后的感受。(提示:主要从准确地表情达意方面来谈)

教师点拨:要背诵好一首诗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准确地表情达意。这就需要对诗人在表达情意方面的特点有准确的把握。就这首《沁园春·雪》而言,它在表达情意方面有什么特点呢?(明确:透露出一种非凡的气势。民主人士章士钊对其的评价是:“有帝王之气。”)

下面我们再把这首《沁园春·雪》背诵一遍,要求把这种蕴藏在词作中的非凡气势即“帝王之气”体现出来。(学生背诵)

其实,在这首《沁园春·雪》之前,毛泽东就写过另一首以“沁园春”为词牌的词,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

二、吟诵品味

1.扫除吟诵障碍

①读音

舸(gě) 遒(qiú) 遏(è)

②停顿

特别提示:看/万山红遍恰/同学少年

③气势

“红遍”“尽染”中的“遍”和“尽”这两个词有什么特点?(视野十分开阔)它们体现了词人的什么特点?(具有非凡的气势)

从这首词中再找出几个能体现词人非凡气势的词语来加以赏析。(如“万山”的“万”、“层林”的“层”、“漫江”的“漫”、“百舸”的“百”、“长空”的“长”、“万类”的“万”、“寥廓江天”的“寥廓”、“苍茫大地”的“苍茫”、“百侣”的“百”、“岁月稠”的“稠”、“正茂”的“正”、“方遒”的“方”、“浪遏”的“遏”等等)

④词眼

所谓“词眼”,就是一首词中最能体现词人的思想感情的语句,它们的作用就像龙的眼睛一样。光有词而没有词眼,就像一条龙没有眼睛。加上词眼恰如“画龙点睛”。《沁园春·雪》的词眼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沁园春?长沙》的词眼则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和“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些词眼的作用是(突出了词人要主宰天下、扭转乾坤的非凡气势)

2.吟诵实践

①注意读音与停顿的吟诵。

②体现非凡气势的吟诵。

三、背景介绍

毛泽东早年在长沙的革命活动:

①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就读;

②组建早期共产主义组织──新民学会;

③领导了“驱张(一师校长张干和湖南督军张继尧)斗争”并且获得胜利。

因此,可以说,当年在长沙的日子正是词人“春风得意”的时候。所以,当他重回长沙、故地重游的时候,自然会回忆起当年的这段光荣历史。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词人何以有如此广阔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势了。

在了结这首词的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我们再一起来吟诵这首气势非凡的词作。(师生齐诵)

四、比较阅读

毛泽东与李煜的词风比较:

帝王当中能作诗填词的并不多。除了毛泽东之外,还有一位以写词见长的帝王就是“南唐后主”李煜。李煜词的风格与毛泽东词的风格截然不同,时时处处流露出一种“小家子气”。我们来看他尚未成为“亡国之君”也就是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写的一首词“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绉。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一语文《毛泽东词二首》教案

高一语文《毛泽东词二首》教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