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毕业生论文

发布时间:2017-02-22 15:40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学科,也是对学生影响最深远的学科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毕业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毕业生论文范文一:探寻语文教学课堂“魅力点”刍议

内容提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对课改主阵地——课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也要逐步实现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到“魅力课堂”的新跨越。我们认为,教师可以在张扬人格魅力、展现学识魅力的基础上,充分显露执行业务的魅力,从而打造“魅力课堂”精品。

论文关键词:人格,学识,教学执行,魅力课堂

 现在,我市正掀起“解放思想大讨论,教育强市见行动”的推动教育发展的热潮。作为教师,“打造魅力课堂,深化提质创优”就是最为实在、最为有效的思想解放和行动兑现。下面,我们主要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人格魅力:让学生亲近你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互相融合是“魅力课堂”的重要体现,而人格魅力则是实现这种融合的前提条件。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受学生喜欢的“人缘型”教师?

 第一,在关系处理上,要时刻表现对班级与学生的真诚、热情、友善,积极与学生交心,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把班级当成家庭、把学生当成亲人看待。例如,在一次圣诞节晚会上,我接受邀请与学生一起庆祝,还即兴写了一首《虞美人·我的班级》现场朗诵,喜庆和谐中,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在情绪表现上,要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用欢乐的笑声、稳定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让他们精神舒畅,积极进取。

 第三,在意志理智上,要表现出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对待自己要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

 二、学识魅力:让学生崇敬你

 学识是一个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资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标杆。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甚至是源源不绝的“长流水”。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现在提倡在“快乐中学习”,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达到很高的学识水平。作为语文老师,平时要博览群书,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大“杂家”。我平时喜欢读一些经典而又富于哲理性的书籍,以备上课的不时之需。例如,我在教学庄子的《逍遥游》时,除了要求掌握教材上的知识外,及时向学生介绍庄子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以及一些经典寓言故事,让学生开眼界、明哲理、悦心智。广博的学识会使学生崇敬你、学习你,收到很好的“尊其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三|、执行魅力:让学生超越你

 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时,要讲究艺术性,让其在自由、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同时必须讲求课堂的实效性,向四十分钟要效率,让学生乐学、好学,体现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笔者的语文教学素来注重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模仿、接近并超越自己。在全力打造“课堂魅力点”这一课题上,笔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育机智:淡化教学尴尬

 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表现。所谓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指教师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实质是指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在教育工作中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优良心理品质和高超教育技能的概括。教师如果在处理教学疑难、突发事件、自身失误的问题,能表现得机智和自如,往往会化尴尬为顺畅,变污点为亮点,让能力变魅力。

 2、突出主体:优化主客结构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主体性的学生观,时刻渗透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理念。教师要不断挖掘并向学生展示语文学科特有的内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能力是一个整体素质的集中表现,而不是把语文仅仅当成高考要考的一个科目。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导演”的作用,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有问题想,有事情做,有“风头“出,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恰当的文化浸染,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和消费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优化课堂的主客结构,是教师点拨自如、指挥若定、彰显魅力的关键。

 3、情感共鸣:美化思想熏陶

 语文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引起学生感情激荡,形成师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情操, 以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深厚的精神底蕴。这就是“魅力课堂”的重要标志之一。笔者总在教学中积极地深入地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如读陶渊明,引导学生学习其不同流合污、闲静少言、不慕名利,在贫困失意中仍能保持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读鲁迅,敬仰他刚正不阿、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品格, 学习他对生活、对事业、对社会的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读司马迁,学习其遭遇痛苦,身遭腐刑,隐忍苟活,忍着“肠一日而九回”的创伤,发愤著书的大无畏精神。这种感情的共鸣是对学生很好的思想熏陶,往往就是教学的高潮,也是课堂的“魅力点”。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王瑞云南师范大学2015-04-06

2、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王金禾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10-15

小学语文教学毕业生论文范文二:把“活动”请进来阅读教学更精彩

摘要:当今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教师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模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依据这些教育理念,教师采用怎样的阅读教学方法与学生获得怎样的学习效果是密切联系的,因为每一种阅读教学方法都应由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在不同情境下随机切入一些具有创造性与探索性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是阅读教学更加精彩。

论文关键词:阅读教学,活动,随机切入

 一、 在创设情境时活动。

 语文教材入编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情景交融,作者将他们丰富而深厚的情感流于笔端,情蕴涵于字里行间。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以“情境活动”为突破口,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唤醒学生的主动权,使学生很自然的进入文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在教学《高粱情》时,我预先安排同学们到田地里采集刚刚收获的高粱,情境导入时我让同学们介绍自己手中的高粱。看着一颗颗生机盎然的高粱, 听着同学们如数家珍似的介绍,我知道我已成功的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再如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我播放了优美的《月光曲》的音乐旋律来创设情境。直接让学生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这样的情境创设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语言文字之间找到连接点,激发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中受到美的感染,从而让学生披文先入情,潜心会文。这样的活动岂不美哉!

 二、在积累语言时活动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是语文教学的本位。如何让积累做到低时高效呢?实践证明,有的课文采用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少年闰土》一文,闰土刺猹的画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金黄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怎样让学生积累加斜线的词语呢?我故意将它们在原句中删去改成:天空中挂着圆月,下面是沙地,都种着西瓜。然后让同学们拿出水彩笔,根据两个句子各画一幅画。几分钟后让部分同学展出两幅迥然不同的作品,一幅色彩鲜艳深蓝的天空、碧绿的西瓜、金黄的沙地;一幅则色调苍白。学生在画面的比较中水到渠成的领悟到了加斜线词语的意思,在愉悦的欣赏中积累了这些优美的词语,这样比枯燥的记写训练效果要好得多。这种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又优化教学的活动谁不喜欢?

 三、 在学习遇到“分歧”时活动。

 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总会旁逸斜出,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我们预设外的课堂生成。针对这些意外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应采用弹性化的教学方案,对问题及时梳理归纳,能解答的给予当场解答,解答有困难的可以为学生架设探究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交流中去解决。

 如在教学《鞋》一文时,一个同学竟然提出:到鞋摊取鞋的是班长,所以它是主人公。对此我随即在学生中展开了“班长”是不是主人公的辩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他们随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辩论中有的同学对此有同感;有的说大个子军人是鞋的主人,是它让班长去付鞋费的,所以它是主人公;有的说班长的出现只是为了交待大个子军人的故事,他只是一个线索人物,所以大个子军人才是主人公;有的说文章赞扬大个子军人为国杀敌身负重伤,是一个爱国的、讲信用的大英雄,所以他才是文章的主人公。整个教学环节我没有费力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完全自主的空间里自主进行阅读交流和讨论,使同学们对大个子军人这一人物形象的感悟在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中,从模糊走向清晰、由片面走向全面、由肤浅走向深刻。这样的活动轻松、高效我们何乐而不为!

 四、 在激扬个性时活动。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有极强的自我表现心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奋发向上的竞争氛围中张扬个性。为此我在课堂上采用各种知识竞赛、游戏、表演等活动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为了让同学们记住词语,我让同学们分角色表演小金花的妈妈混进敌占区营救出老王的片断。从他们精彩的表演中我就知道:故意﹙争吵﹚、焦急地﹙等待﹚、伤心地﹙痛哭﹚、嘴角抽动狠狠地﹙说﹚,这些体现神态的副词已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同学们富有创意的表情、神态、动作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整个过程个性飞扬,灵感四溢,同学们的语言、思维、表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与文本充分的对话、体验便达到阅读的最高境界,这不正是 我们的追求吗!

 五、在内化语言时活动。

 现行语文教材每篇课文中都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成语,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如果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我们就会发现学生说话或写作文时能用上成语的不多,能正确合理运用的更是寥寥无几。其原因就是成语没有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储备。为此在学习了部分成语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找出与本课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以便于学生在理解内化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成语。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在学习了昂首挺胸、壮烈豪迈、气壮山河等成语后,我随机引导学生再列举出几个体现五壮士高尚气节的词语:视死如归、镇定自若、勇敢机智、顶天立地、勇于献身……这样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时学习“积累·运用”一次性掌握二十多成语难度更大,所以在分小组讨论词语意思的前提下,我让同学们从中挑选部分成语,在想象中讲一个故事,实践证明我是成功的!在这个过程中既内化了成语,培养了学生运用成语的意识,还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这可真是一举多得啊!

 教学中这种“活动”的恰当切入,会使学生在讨论、争辩、张扬个性中互相促进,实现个体超越、文本超越,从而走向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新境界,会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充满魅力!我想只要我们不断探索,逐渐掌握“活动”切入的策略和途径,就一定能在变动的教学环境中,激起学生内在的智慧,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让我们把“活动”请进来吧,让我们的阅读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的实施为例袁建琼西南大学2015-04-10

2、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王庭波东北师范大学2013-05-01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毕业生论文相关文章:

1.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完整范文

2.有关小学语文教学毕业论文

3.小学语文教学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论文

5.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毕业生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