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叙哲理故事
历史故事具有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内容,很容易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叙哲理故事。
古代叙哲理故事1:小马过河
在一个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听了,高兴极了,连蹦带跳地说:“好啊!怎么不行?我很高兴能够为您做事。妈妈,什么事啊?”
老马高兴地说:“那太好了,孩子,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突然前面有一条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站在河边,为难极了,心想:这河水有多深呢?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有多好啊!可是现在已经离家太远了,不可能再回去了,我该去问谁呢?他向四周望了望,看见一头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地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又跑回了河边,准备过去。这时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小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
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在河边上走来走去,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叹了一口气说:“唉!还是回家去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了甩尾巴,跑回家去了。妈妈问:“咦,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有一条河挡住了路,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是这么说的。可是松鼠却说河水很深,还淹死了他的伙伴呢。”妈妈笑了,问道:“那么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头,说:“我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小马,你怎么还是要过河,你不要命了吗?”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一面说,一面下了河,小心地走了过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古代叙哲理故事2:唇亡齿寒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而相互征战。
有一次,晋献公决定出兵攻打虢国,可是晋国与虢国之间夹着虞国,而且虢国与虞国素来关系不错,所以晋国要想取得虢国,不但要经过虞国境内,而且还要确保虞国不插手这件事。
晋献公觉得这个问题十分棘手,他怕虞国因为要阻止晋国攻打虢国不肯借路让他的军队从虞国境内通过,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大臣荀息对晋献公献计说:“依微臣之见,虞公生性贪财,如果能给他点好处,他一定会借路的。”
晋献公问道:“要给他什么样的好处呢?”
荀息接着说:“只要把垂棘出产的美玉和屈地产的良马,拿去送给虞公,然后再向他借路,不怕他不答应。
献公道:“那怎么行,垂棘的美玉是我祖传的宝贝,而屈地的骏马是我最好的坐骑,我怎么舍得把它们送给虞公呢?再说,要是宝物送了他还不肯借路怎么办?”
荀息说:“这个大王不必担心,如果虞公不肯借路给我们的话,那么他是一定不会收我们的礼物的。只要他收下,就不敢不借路给我们。再说大王的玉石和骏马只是放在他们那里保管一下罢了,等我们灭了虢国,在回来攻打虞国,把大王的玉石和骏马拿回来,就好比把玉石从内部库房取出来放到外部库房;把骏马从内马圈牵到外马圈一样,要把玉石和骏马拿回来是轻而易举的事,大王何必担心呢?”
晋献公点头称“好”,于是就派荀息去虞国借路。
荀息牵着骏马,捧着宝玉,来到了虢国。果然不出所料,虞公贪图财富,一看见宝玉和骏马眼睛睁得大大的,连荀息说什么都听不见了,心里只想着这两件宝物。荀息说明来意后,虞公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了。
荀息一走,虞国大臣宫之奇就对虞公说:“大王不能借路给晋国啊!
虞公正把玩着宝石,听宫之奇这样说,就问道:“为何?”
宫之奇说:“大王有所不知,我们和虢国的关系就像牙床和脸颊一样,牙床的存在要靠脸颊,脸颊的存在也要依靠牙床,破坏了任何一个,另一个也将不复存在啊!古人说过:'嘴唇没有了,牙齿会感到寒冷的。’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虞国和虢国就是如此啊!我们虞国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虢国,而虢国之所以存在也是因为有我们虞国。晋国这是一个阴谋,他们一定是想先灭掉虢国再来攻打我们虞国啊,如果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早上灭亡,我们虞国晚上也要跟着灭亡的。虞国已经是危在旦夕了,怎么能借路给他们呢?希望大王三思,收回成命,我愿代大王把两件宝物送回晋国。
虞公根本听不进宫之奇的劝告,一心想的只有这两件宝物,一听到刚到手的宝物要送回去,更是不耐烦的对宫之奇说:“行了,这件事我自有分寸。我说借就借,你不必多言了,退下吧。”宫之奇无可奈何的走了。
晋献公得知虞国答应借路给他们非常高兴,就派荀息带领兵马,前去攻打虢国。虢国没有了虞国这个天然屏障以及它的支援,很快就被攻陷了都城,灭亡了。
荀息在班师途中,接着进攻了虞国,虞国因为没有了虢国的支援,又加上准备不足,也被晋国灭亡了。荀息在虞公宫中拿回了玉石和骏马,这两件宝物又重归献公了。
古代叙哲理故事3:画鬼最易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自招收弟子,自由讲学,扩大影响,著书立说,宣传各自学说,由于各家学派之间相互辩论,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当时有两家比较有影响的学派,法家和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道家代表人物有庄子等人。由于两家在观点上不一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韩非子为了维护法家的主张,对道家学派进行了批判,批评庄子等人的言论曲折幽深,不切实际,毫无现实意义和根据,简直是胡说八道,就像画的妖魔鬼怪一样。为了把他的批判表达得更形象,韩非子就用了这样一则《画鬼最易》的故事来说明:
从前,齐王对绘画产生了兴趣,于是请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当时著名的画家,齐王希望画家能作出好画供他欣赏。齐王经常没事的时候就跑去看画家作画。这一天,齐王处理完朝政,退朝以后,闲暇无事,想起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去过画室了,于是就来到了画室,看看画家又有什么新作。果然,在画室里面摆满了最新创作的画。人物画栩栩如生,花鸟画惟妙惟肖,山水画更是气势磅礴。画家正在专心画画,也没有看见齐王进来,突然听到背后有脚步声,扭头一看,发现原来是齐王来画室看望他来了,于是就赶忙放下了画笔,上前去拜见齐王:“大王日理万机,得闲来观画,小人感到万分荣幸!请大王指点!”
齐王见画家技艺高明,画什么像什么,就问道:“先生画什么都是那么惟妙惟肖,那么你觉得画物有没有难易的区分呢?”画家仔细想了一下,回答说:“依敝人之见,作画应有难易区分。”齐王又问:“哦,如此说来先生认为画什么最难呢?”画家说:“依我的经验来说,像画狗,马之类的最难了。”齐王又接着问道:“那画什么最容易呢?”“画鬼最容易了。”画家回答说。
齐王听了以后,感到非常的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就问画家:“先生的话把我搞糊涂了。在我看来,所谓狗、马之类的事物,我们都见过,应该好画才是,而鬼怪都没有见过,怎么去画呢?还不是鬼怪要难画一些吗?为何先生的观点与我相反呢?”
画家笑笑说:“大王有所不知,在常人看来是这样的,可是对于画家来说却正好相反。作画的难易并不在于是否见过和知道怎么画,而在于画得像不像。所以,正因为狗和马一类的动物是人们最常见的,人们都对它们很熟悉,了解它们的模样,而且从早到晚随时都可以看见它们。一旦画家画了出来,那么人们就会对照着看到过的狗和马作比较,稍微细微的不像,人们也能发觉,就因为人们对这类事物太熟悉的缘故了。画得不像只求类似的画自然不能算是好画,而要画得好,就必须画得非常像才可以,所以狗和马一类的动物最难画了。而那些鬼怪之类的事物,人们是没有见过的,它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具体的形态,在人们的头脑中也没有明确的形象,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画出来的东西是不会有人对照鬼怪来指责你画得到底像不像的。当然画起来容易多了啊!”
古代叙哲理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