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我国的公共管理宜选择“引导政府模式” ,即介乎干预模式和市场模式之间的、兼有两者优点的、兼顾新旧行政体制平滑衔接的公共管理模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公共管理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一:公共管理失范及社会信任危机研究
摘要:公共管理与社会信任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所以一旦社会上出现公共管理失范问题,社会信任危机也必然随之产生。政府相关部门要想在工作中对政府信用体系加以完善,就应该尽量建立健全的公共管理体制,为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相应的保障。本文在简要分析公共管理失范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对社会信任危机的解决办法进行了细致的探索,希望能够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公共管理失范;社会信任危机;政府
社会信任是一个社会安全机制中的重要内容,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市场经济建设初步发展的影响,我国社会上的信任水平相对较低,甚至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度出现了下滑趋势,对国家经济增长、政治稳定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产生了相应的不利影响。从社会运行理论的角度看,导致这种社会信任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共管理失范。因此,现阶段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公共管理失范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公共管理失范进行分析,进而结合公共管理失范问题探索社会信任危机的解决办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
一、公共管理失范的具体表现和失范原因
1.公共管理失范极其表现。失范是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根据涂尔干的相关研究理论,主要指人们在呈现出夸张化文化建设目标中逐渐失去了对规范趋同的情感支持,而在实际目标的建设中通过一定的手段极力获取未获得法律支持的利益,在集体意识发生改变和社会结构出现转型的历史时期,经济活动所带有的非道德取向变化导致公共生活出现一定的危机,造成社会整体结构和功能出现失调和紊乱现象,个人的情欲目标成为影响其行为的主要因素,最终必然会造成社会整体稳定情况的急剧恶化,行为规范的应有效力丧失,整个社会出现信任危机的病态发展征兆。现阶段,我国公共管理失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结合方面:其一,工作人员懒惰怠工,本应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相应作用的工作人员不作为,损害群众利益,造成政府信用出现断链;其二,渎职失责,推卸本应该自己履行的责任,在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现损失,对政府信用产生不良影响;其三,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官商勾结,政府公共管理失效,对政府信用体系的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其四,两面行政,公共管理人员“台上一套、台下一套”,阳奉阴违,实施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执法监督工作的开展,也推动了政府信任危机的产生。
2.公共管理失范出现的原因。当前我国导致我国公共管理失范出现的原因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整体行政意识较差。受我国传统行政管理心理的影响,一些政府组织成员自身行政意识较差,对法制建设相对忽视,不利于政府行政工作的高效开展。近几年,尽管我国已经认识到行政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并不断完善行政体制,但是在落后行政意识观念的影响下,组织成员的主观思想对行政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公共管理失范的产生,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第二,政府管理职能缺乏明确的定位。现阶段,在我国行政机构的建设中,由于管理职能缺乏明确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职能之间的职责和职权发生分离或重合现象,造成公共部门存在内部竞争和推诿责任现象,致使公共管理失范现象的出现。第三,政绩评估工作不够合理。尽管当前我国政绩评估共合作已经开始实施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标准,但是受到政绩评估工作复杂性的影响,评估体系中仍然存在薄弱环节,造成一部分政府官员为了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促使公共管理失范产生。第四,权力的监督和执行规范性较差。由于我国公共权力的行使存在单一发展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限制和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监督,对公共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也缺乏足够的参考,致使公共管理失范现象产生,对政府信用体系的建设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二、克服公共管理失范,解决社会信任危机的对策
1.培育科学的公共管理精神、公共管理精神是社会公共组织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凝聚力等整体性精神风貌,是对公共服务进行管理的持久性承诺。现阶段,基于政府信任危机,亟需在社会建设中培育和构筑一种科学的公共管理精神,对公共管理工作做出正确的指引。这一精神的构筑一般包含效率、公正、责任和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效率具体指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正则指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或者行使正义的自由裁量权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责任代表着为公共利益而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态度;创新表现为与时俱进的探索公共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办法,促使公共管理效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工作实践中,公共管理精神能够通过适当的自我教育、社会舆论、组织强化和道德考核等方式,激励个体在公共管理方面的行为自觉,最大限度的克服行为失范现象,为政府信用体系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信任危机,就必须构建相对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发展时期,要构建一个健全、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必须以政府信用体系的建设为切入点,从政府信用体系的建设开始逐步打造能够真正兼顾人民利益、取信于民的公共信用体系,进而建成能够对现代化建设产生极大辅助作用的全社会信用体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相应的力量。在此工作中,政府应该在各项工作中坚持以民为本的工作原则,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政策的出台都应该符合社会公益、公理、公德等方面的要求,促使政府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自觉维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不断建立健全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为优质的管理服务,真正实现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亲近民众、为民众服务、维护民众的基本利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
3.对公共管理决策进行优化处理。一般情况下,社会风险与信任危机之间存在一定的正比例影响关系,即社会风险的影响性越大,公共信任危机也必然越大,社会大众的社会信任感则必然受到不良影响而逐渐下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必须提升公共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规避社会风险或最大限度的降低社会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决策机制建设,在公共管理工作中在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加以制定和贯彻落实之前,应该对国情和民情进行具体的考察,尽量听取社会上不同阶层对社会对本次决策的建议和要求等,进一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社会适用性,保证公共决策的制定能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同时,在体察民情的基础上也应该发挥相关专家在决策制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多元化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获取系统,切实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避决策风险。其次,坚持预防原则。任何政治决策的制定必然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制定公共管理决策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决策评估工作的重视,明确决策执行后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并针对风险做好评预防和应对方案,维护社会大众的根本利益。最后,建立完善的当事人参与决策体系。一般情况下,公共管理决策的制定必然关系到一定的公共群体,甚至在维护某些人利益的同时也会对其他社会大众的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在决策制定过程中要兼顾不同参与者的意见,保证各个方面参与者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最大限度的降低民众对决策的抵触心理,促使管理决策得到良好的贯彻落实,提升公众对社会的信任度,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公共管理体系存在相应的公共管理失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信任危机的产生,所以为了规避社会信任危机,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加强公共管理,提升公共管理实际质量,进而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利益的基础上,增强公众对社会的信任,完善社会公共信任体系,促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建欣,覃凤阳,戴璐等.公共管理失范与社会信任危机研究[J].卷宗,2014(10):485-485.
[2]邹晓燕.公共管理失范原因及有效控制[J].魅力中国,2013(20):72-72,184.
[3]王庆林.基层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及解决路径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3-27,31.
公共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二:公共管理下会展业资源整合策略
摘要:实现会展业各种资源的整合优化,可显著提高会展业的整体质量,促进会展市场不断成熟。
关键词:公共管理视角;会展业;问题;资源整合;途径
目前,我国会展业有许多缺陷,如资源浪费、主题不明显、缺乏自主品牌等。对会展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整合会展业资源,解决会展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主体与培育方式较为落后
(1)尚未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正确运营理念。由于会展场地多数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因此场馆也是由政府所掌控,各类会展活动都通过政府进行举办,严重干扰了会展行业市场的正常运转。
(2)多数会展企业都有市场定位不准问题。很多会展中心的运营模式缺乏品牌、企业形象,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3)专业化分工不明确。由于与会展业相配套的各种服务水平比较落后,会展业整体质量不高,服务形式较为单一,严重影响了会展业经济的发展。
2.管理体制不完善
(1)在计划经济期间,展览活动只有经过政府审批才可以进行,而且主办方也一般是政府机关或是下属事业部门,参展方也多数都是国企,相关的公安机关、工商部门、海关部门等都需要办理经政府审核通过的手续。
(2)由于会展业与其他商贸活动不同,短时间内会在展览场地聚集大量的观众,人流量非常大,因此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目前在我国如果没有审批文件,则无法举办会展活动。同时在审批中也存在着多方审批、重复办展的缺陷,这对规范会展市场是非常不利的。面对不同部门不同的审批程序与审批标准,我国的会展业也难以有统一的规范标准,从而严重影响我国会展业有序发展。
3.市场秩序混乱
(1)倒卖批文。由于我国的会展业管理仍然采取审批的方式,因此批文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由于在批文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就给投机倒把会展单位提供了可乘之机,变相出售批文来获取暴利。
(2)商业欺诈。会展举办方为了把会展规模办大,会故意吹擂会展质量与水平,致使参展单位来了之后才发现上当,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出现纠纷。
(3)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会展业在举办时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观众和游客,给周边交通、治安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再加上会展业举办方自身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会展经验缺失,因此很容易会发生安全问题。
(4)会展业运营过程中缺少科学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允许那些大型国企、政府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举办会展业,却限制中小型企业的会展参展资格,这样很容易让那些本身不具备参展条件的国有企业进入会展业市场,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会展业参展,加剧了会展业市场的秩序混乱程度。
4.会展资源较为分散且整体层次较低
大多数城市都建设了会展场地,但是却很少有会展知名品牌城市,这些会展场地都存在着面积小、会展业务单一、设备陈旧、服务质量低下等缺陷,也不具备承办现代化国际会展业的条件。北京、大连、深圳等城市在兴建一批会展场地,但是由于在建设之处缺乏科学的规划,使得会展资源分散性问题未得以解决,更加重了会展业的竞争。会展业目前存在重复办展、多头办展的缺点,造成会展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整体会展质量都不高,难以与国际化会展业水平相比。
5.会展业人才较缺乏
由于会展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会展业市场还不成熟,同时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培训机制,造成会展业专业人才较缺乏,而具有丰富经验的会展业高级经理人数更是少之又少。
二、公共管理视角下会展业资源整合的概念界定
1.会展业资源整合主体概念界定
在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对公共机构所起的作用不应是全权管理并控制,而应是促使公共服务机构不断完善,为公众提供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部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综合利用各种会展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规范会展业市场秩序,将会展业务相关资源进行引导并加以优化整合,这是我国会展业发展在面临着诸多问题时政府部门当务之急的工作。所以,在会展业资源整合中,政府是重要的主体,此外充当主体部分的还有会展业协会以及会展企业。会展业资源整合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共同引导,主要表现为政府起着一体化的引导作用;不同主体间需要加强合作;各个主体之间实现多元化发展;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会展企业要因地制宜地实施发展战略。
2.会展业资源整合客体概念界定
在会展业资源整合中,客体主要包括会展、会展业及相关的各种资源。要想使得会展业资源顺利实现优化组合,就需要对于各种客体间进行优化重组,实现一体化发展。会展主要是指各种展览、会议、庆祝活动、体育赛事的总称,它以展览与交流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运用商业化发展模式来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是一种有着一定规模的集体性与综合性产业活动。会展业则是借助于会展场馆与会展企业,利用较为完善的会展设施与相关服务体系,从而举办一系列的展览活动,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互动。而会展业资源则是可引起会展活动的各种利益动机、可为会展活动提供服务的各种资源以及相关的产业、产品、教育、文化等各种资源。会展资源有着很强的现实性、潜在性、物质性等特征,随着会展行业的不断发展,会展业资源内涵也在逐渐增加,而且也在不断向外扩展,会展资源范围在变得越来越大。
3.会展业资源整合概念界定
整合就是将各个主体与客体都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行业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周围环境,对于会展业进行准确定位,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会展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可更好地为主办方、参展方、观众服务,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而资源整合则是将所有资源都当做一个整体系统,对这个系统内尚未被有效利用的资源加以挖掘、组合、优化,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结构,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最终促进会展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促进会展业资源整合的途径
1.公共支撑要实现体系化发展
(1)理清政府部门职能,并且明确政府与会展企业、参展方之间的关系,建立现代化的会展业运营模式,促使会展业市场不断完善,实现公共基础支撑设施朝着系统化方向发展,实现全新的公共管理理念下的会展业资源整合。
(2)政府应创新管理机制,整合各种管理资源,建立行之有效的会展业管理模式,提高领导层的责任意识,使得政府部门在会展活动中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3)政府应加大会展业扶持力度,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并给予资金支持,在土地资源、税收、会展宣传方面都制定必要的优惠措施,完善会展业整合法律体系,为会展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会展品牌要实现系列化发展
由于我国会展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品牌形象缺失问题,因此加强会展品牌系列化建设对会展资源整合作用非常突出。通过将参展知名品牌、企业形象进行整合,从而提高整个会展活动的影响力,实现品牌系列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实现主题体系化发展,以某一鲜明的主题作为发展主线,整合各种会展活动,举办有不同区域特色的会展活动,在国内外树立知名品牌形象。其中主要包括:打造核心品牌,实施带动化发展战略;提高现有品牌地位,促进会展主体的体系化发展;统筹安排会展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实现科学合理;注重长久营销战略,加强品牌营销的机制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3.空间布局要实现科学化发展
综合利用不同区域会展资源,通过发挥会展中心的辐射和吸收作用,加强会展资源的整合。
(1)建立CBD发展模式,实施带动化发展战略。
(2)拓展会展场馆业务内容范围,实现因地制宜发展。
(3)提高会展场馆的基础设施质量,实现国际化发展。
4.会展服务要实现多元化发展
(1)在会展活动中,相关的配套服务水平高低会影响到会展业的整体质量,对会展经济、会展效益都会有重大作用。因此,大力培养会展服务人才、提高会展服务水平、优化政府服务体系、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互动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2)会展企业要推进会展活动与国际接轨,实现国际化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市场化建设,加强与同行业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郭峦.城市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整合发展战略模式[J].商业时代,2007(25):82-84.
[2]廖兆光,肖鸾.区域会展资源整合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36):234-235.
[3]范道津.公共管理视角下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绩效研究———基于对代建制的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郭白滢.我国会展企业资源整合路径———虚拟化经营[J].企业家天地,2005(12):42-43.
[5]李怀帅.中国中小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D].上海: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公共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