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新科技教育的相关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18 17:30

科技教育需要创新,只有学校科教环境的创立,校内外科技教育的互补等多方面因素的改善,才能让学生能够从情感、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得以提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谈创新科技教育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谈创新科技教育的相关论文篇一

《创新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素养》

摘 要: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无锡市新城中学扬科技教育之帆,行素质教育之船,办人民满意教育。学校从学科渗透、文化熏陶、主题引领、社团活动、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落实开展科技教育。

关键词:科技教育;学生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08-001

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校科技教育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从当初低端的科技模型起步,发展到如今高端的“机器人”阶段,从少数人参与活动发展到科技教育的全员普及,从校内开展实践活动发展到与企业、社区共建科技实践基地,学校也从“有特色的学校”成长为“特色学校”,科技教育已成为我校办学亮点和特色品牌。本文从“学科渗透、文化熏陶、主题引领、社团活动、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一、立足课堂,学科渗透科技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技教育,从而把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之中。

1.传统学科渗透科技教育。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仔细分析研究各科教材,查找并列出各单元、各章节教学中科技教育因素,制成表格,以便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合理寻找渗透科技教育的切入点。如理化生等自然学科中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科技知识,教师可利用学科背景知识,向学生介绍当今科技研究最新成果,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物、现象入手,选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猜想,并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实验、参观考察、调查研究等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徐枫霞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农村家庭感冒药物用品习惯调查》,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获省一等奖。

3.主动开发校本课程。2010年我们组织部分教师编写了《生活・探索・实践》科普校本教材,内容包括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家的小故事、重大科学发展史、家庭小实验、最新的科技成果等,2011年我校投入巨资兴建了机器人工作室,并成功申报为江苏省机器人教学实验学校,我们抓住这一契机,着手编写机器人校本教材,并在初一年级开设了机器人课程,实现了机器人知识普及化。

二、文化熏陶,营造科技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我校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合理规划、精心布局,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科技教育的熏陶。

1.班级文化。我校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一个图书专柜,里面有上百册图书、杂志;各班建有科技角,学生的科技小制作、科学幻想画、科技小报等在科技角长期展示;班级黑板报定期刊出科技动态、科普知识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

2.走廊文化。我校主干道旁有七块醒目的科技长廊,图文并茂地展示地球卫星、克隆技术、空间探测、纳米技术、航空航海等最前沿的科学知识。

3.媒体文化

充分发挥校园网站、校报校刊、电子屏幕、校园电视台等作用,加强科技教育宣传。

三、主题引领,拓展科技教育领域

1.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科技活动。如3.12中国植树节、3.22世界水日、4.22世界地球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5世界环境日、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等,结合开展相应的专题教育活动。

2.开展科技节活动。校园科技节是我校的一项传统活动,时间定在每年12月份,为期一个月。活动精心设计,认真实施;主题突出,常搞常新。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结合春、秋游活动,让学生融入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2)充分利用我校地处高新开发区的优势,争取市、区科协等部门的支持,组织学生参观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农业生态园……请专家开展科技讲座,作技术指导等。

(3)与社区结对,积极主动促进和引导社会科技教育资源与学校科技教育活动的相互渗透。

四、社团活动,提升科技教育层次

组建各种社团,发挥它们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是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我校组建了机器人、杆身飞机、摇控赛车、摇控飞机、伞降火箭、电子百拼、物联网传感电子创新设计等多个科技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做到“五个落实”,即指导老师落实、计划(内容)落实、组员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近年来,我校的社团活动成效显著,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2010年我校Idea-CooL(创意酷)机器人社团首次参加全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便崭露头角,机器人足球获全国金奖,机器人灭火、人形擂台赛也取得了可喜成绩;2011年参加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有三人获省特等奖,多人获省壹、贰等奖,为历年之最,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五、队伍建设,夯实科技教育根基

科技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我校一方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选拔科技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另一方面,借助国家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研究》的开展,要求科技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总结科技教育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施科技教育的能力。

目前我校已建立了一支以科技教育辅导员为核心,具有良好科技素养的教师为主体的科技教育骨干教师队伍,他们中有多人在江苏省“科技活动与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学术论文、方案设计评审活动中获奖。

总之,多年来,我校在科技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冲破“应试教育”的藩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确立科技教育的重要地位,巩固科技教育取得的成绩,更加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让科普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让这些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坚信:在科技教育的田野上,总有别人不曾走过的路,总有别人不曾见到的风景,也总有别人不曾有的收获。新城中学将不断优化、整合力量,再次以高标准、高起点的拼搏,使科技教育真正成为新城中学素质教育的标杆。

谈创新科技教育的相关论文篇二

《创新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素质》

【摘 要】当今社会竞争将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因素。而科学技术创新离不开教育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具有较高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有效的实施科技教育,提升学生的素质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科技教育 创新 提升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的不断凸显,科技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各个学校都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教育课程,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教育中,有的学校的科技教育课或流于形式,或开展几次活动而以;或过于拘于学科,不能有效开展……。

科技教育需要创新,只有学校科教环境的创立,校内外科技教育的互补等多方面因素的改善,才能让学生能够从情感、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得以提升。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借助学科教学,分别按年级、学科制订以促进学生创新为重点的教育目标,形成科学教育的多维目标体系,全面渗透创造教育与科技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和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创造思维得以发展。教师们应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思想,把科技教育贯穿到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形成学科科技教育目标体系。使新形势下的教育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渗透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科学理论和科学常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要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科技教育因素,把科技教育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在教学内容上把科技教育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找出最佳渗透点和结合点进行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按科技发展要求处理好认知与情感、基础与发展、教与学、全体与个体的四个关系;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将多种媒体手段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信息传递形成抽象与直观、音与形的统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学科教学的功能,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指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拓宽学习渠道,组织开展网上读书、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知识技能和获取最新科技发展信息的能力。

二、以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为突破口,促进科技素养的形成

科技活动是科技教育中的精髓。科技教育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必须通过大量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的本质,因此课外活动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活动课程是中学科技教育所依托的重要形式。它灵活多样,常处于动态,所以可比作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需的液体或饮料。因此学校要把大范围的科技活动部分内容适当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以科技普及为基础,以提高技能为目标,精心设计、组织各种科技活动。科技教师应结合市、区级各项科技竞赛,制定学校的科技活动课程内容,通过活动让青少年接触新知识、新技术,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三、以校外科技教育为互补,促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与学校科技教育相比,校外科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更合理、教育资源更丰富、更专业等多方面优势,这些优势与学校科技教育形成互补,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校外科技教育可以在在小组活动分班上的互补;在教育资源上的互补;在教师专业化程度上的互补;在教育目标上的互补。除此之外,是学生机会上的互补。由于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往往是各种科技竞赛、科技活动的主办方或组织者,因此,参加校外科技教育的学生有更多开阔眼界、亲身实践的机会,这些都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弥补了学校科技教育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足的缺点。

四、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

通过科技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地重建知识结构是科技教育要义所在。因此学校要基于科技教育开发科技校本课程。另外让校外科技辅导员协助学校进行科技校本课程建设,使校本课程系列化、立体化;用开放的课程,让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拓展学习途径,提高师生的科学素养。学校着力建设科技教育系列课程,以学校为主体,借助共同体中的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建设符合学校科技教育制度,便于全面实施科技教育。

五、以科技环境为熏陶,促进科学素养的渗透

科技环境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因此除上述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之外,学校还将隐形课程纳入校园环境中,其含义是指学生生活和学习中良好的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广义的隐性课程还包括社会、家庭等的科技氛围和人文气息等。这种校园环境遍及学校的各个角落,如科技板报、科技人物介绍、垃圾分类角和蔬果种植区等,都为学生开辟了学习科学的天地,使他们受到科技的熏陶,感受科技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科技氛围。

六、以家庭科技教育环境为后盾,营造最真实的生活空间

家庭可以给学生的科技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科技教育资源,大量的时间资源、广阔的空间资源、丰寓的物力资源和最广泛的师资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学习科学知识,接受科技信息,又可开展实验、制作、种植、养殖等科技活动。因此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家长的认识,让家长明确自己也是科技教育的主角,支持并介入科技教育活动之中;必要时可以成“科教活动家长委员会”,协助学校开展科教活动,建设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科技教育网络”,形成科技教育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蒋长荣.校内外科技教育互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2)

[2]李颖.以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助力学生成长[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7)

[3]黄美健.构建科技教育共同体,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J].广东教育,2013,(10)

[4]李衍霞.创新科技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科学素养[J].教育科学,2011,(1)

谈创新科技教育的相关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