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励志的文章
充满励志吧,少年,用自己的热血,燃烧自己的青春,让自己的青春之火,绽放出生命中最灿烂的烟花。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精选励志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精选励志的文章1:人生低谷时的锅底法则
他出生的时候,恰逢抗战胜利,父亲欣喜之下,就给他取名凌解放,谐音“临解放”,期盼祖国早日解放。几年后,终于盼来全国解放,但是凌解放却让父亲和老师们伤透了脑筋。他的学习成绩实在太糟糕,从小学到中学都留过级,一路跌跌撞撞,直到2l岁才勉强高中毕业。
人生低谷时的锅底法则 高中毕业后,凌解放参军入伍,在山西大同当了一名工程兵。那时,他每天都要沉到数百米的井下去挖煤,脚上穿着长筒水靴,头上戴着矿工帽、矿灯,腰里再系一根绳子,在齐膝的黑水中摸爬滚打。听到脚下的黑水哗哗作响,抬头不见天日,他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自己已走到了人生的谷底。
就这样过一辈子,他心有不甘。每天从矿井出来后,他就一头扎进了团部图书馆,什么书都读,甚至连《辞海》都从头到尾啃了一遍。其实,他心里既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远大的目标,只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努力,这辈子就完了。以当时的条件,除了读书,他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改变自己。
书越看越多,渐渐地,他对古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部队驻地附近,有一些破庙残碑,他就利用业余时间,用铅笔把碑文拓下来,然后带回来潜心钻研。这些碑文晦涩难懂,书本上找不到,既无标点也没有注释,全靠自己用心琢磨。吃透了无数碑文之后,不知不觉中,他的古文水平已经突飞猛进,再回过头去读《古文观止》等古籍时,就非常容易。当他从部队退伍时,差不多也把团部图书馆的书读完了。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正是这种漫无目的的自学,为自己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他又开始研究《红楼梦》,由于基本功扎实,见解独到,很快被吸收为全国红学会会员。1982年,他受邀参加了一次“红学”研讨会,专家学者们从《红楼梦》谈到曹雪芹,又谈到他的祖父曹寅,再联想起康熙皇帝,随即有人感叹,关于康熙皇帝的文学作品,国内至今仍是空白。言谈中,众人无不遗憾。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决心写一部历史小说。
这时候,他在部队打下的扎实的古文功底,终于派上了大用场,在研究第一手史料时,他几乎没费吹灰之力。盛夏酷暑,他把毛巾缠在手臂上,双脚泡在水桶里,既防蚊子又能取凉,左手拿蒲扇,右手执笔,拼了命地写作。几乎是水到渠成,1986年,他以笔名“二月河”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从此,他满腔的创作热情,就像迎春的二月河,激情澎湃,奔流不息。他的人生开始解冻。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在部队的自学经历,就没有后来名满天下的二月河。他在21岁时跌入了人生最低谷,又在不惑之年步入巅峰,从超龄留级生到著名作家,其间的机缘转折,似乎有些误打误撞。但二月河不这么理解,他说:“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你走到了锅底时,只要你肯努力,无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
(文/姜钦峰)
关于精选励志的文章2:擦了五年玻璃后
他只身从农村来到城市,只有初中毕业,身体非常单薄,只能找点比较轻的体力活干。他到了一家保洁公司,主要工作就是擦玻璃,公司管食宿,每月工资300元。
他很满足,干起活来十分卖力。有人问他:“你这么小,为什么不在家上学,出来受罪赚这点钱?”他说:“我家里穷,父亲瘫了,母亲种地,家里没钱供我上学,我文化太低,能有这份工作已很满足了,每月还能给家里寄点钱呢。”
他在这家保洁公司一直擦玻璃,他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甚至刚做三四天就因为嫌薪水少、干活脏走了,他一直坚守着这个位置。整整五年,他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这座城市里的写字楼、宾馆、商场他几乎都去服务过多次。他工作一如既往的卖力,一丝不苟,很多顾客还点名要公司派他过来,他简直成了公司的形象代言人。
人们都知道他,他和他的服务对象成了熟人和朋友。有一天,有个新来的女孩问他:“听说你擦了五年的玻璃,每月只挣300块钱,为什么不换个工作呢?”他笑笑说:“会换的。”
有一天,人们熟知的擦玻璃工突然消失了。几天后,一家快餐店开业了,老板就是擦了五年玻璃的他。快餐很适应城市的快节奏,竞争自然异常激烈,而他的快餐店却很快打开了局面。
原因很简单,他在擦玻璃的五年,走遍了每个写字楼、宾馆、商场,结识了里面的人,五年擦玻璃的表现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的快餐店发展到整个城市的角落,资产逾千万时,认识他的人无不感慨地说:“这位老板曾擦了五年的玻璃。”
有记者采访他,问他如何从一个擦玻璃的打工仔开快餐店,并在众多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时。他只说了一句:“因为我曾为人擦过五年的玻璃,并且擦得很好!”
(文/陈晓东)
关于精选励志的文章3:不找借口找方法,胜任才是硬道理
他出生在四川,是穷孩子出身,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
1997年7月,他应聘一家房地产代理公司的发单员,底薪300元,不包吃住,发出的单做成生意,才有一点提成.
上班第一天,老板讲了很多鼓励大家的话,其中一句"不找借口找方法,胜任才是硬道理"让他印象深刻.
上班后,他劲头十足,每天早晨6时就出门,晚上12时还在路边发宣传单.他连续拼命干了3个月,发出去的单子最多,反馈的信息也最多,却没做成一单生意.为了给自己打气,他把老板告诉他的那句"不找借口找方法,胜任才是硬道理"写在卡片上,随时提醒自己.
他的业务渐渐多起来,公司把他从发单员提拔为业务员.当时,公司销售的楼盘是位于北京市西三环的高档写字楼,每平方米价值2000美元.这种高档房,每卖出一套,提成丰厚.他暗自高兴,以为马上就能做出成绩.然而,两个月过去,他一套房都没卖出去.
终于有一天,有一名客户来找他.他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有客户,忧的是不知该如何跟客户谈.他脸憋得通红,手心直冒汗.但是,除了简单地介绍楼盘的情况外,他不知道再讲些什么,只能儍儍地看着对方.结果,客户失望地走了.
"不找借口找方法,胜任才是硬道理."他不断地给自己鼓劲,开始苦练沟通技巧,主动跟街上的行人说话,介绍楼盘.两个月后,说话能力提高许多.
有一天,一个抱着箱子的人向他打听三里屯的一家酒吧在哪里.他热情地告诉对方,但对方还是没有听明白,他干脆领对方去,还帮对方抱箱子.告别时,他顺手发一张宣传单给对方.那个人很感兴趣,第二天就找到他购买两套房,并说:"我平时很烦别人向我推销东西,但你不同,值得信赖."这一单让他赚到一万元.更让他激动的是,他相信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
但他的成绩并不好,每个月只能卖出一两套房,在业务员里属于比较差的.
1998年8月,公司组建成5个销售组,采取末位淘汰制,他处在被淘汰的边缘.这时他对"胜任才是硬道理"有了深刻认识,要胜任就必须找到好方法.因此,当经验丰富的业务员跟客户交流时,他就坐在旁边认真地听,看他们如何介绍楼盘,如何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他还买了很多关于营销技巧的书来学习,他学会把握客户的心理,判断客户的需求,实力,每次与客户交谈时都有针对性.他的业绩开始稳步上升.
1999年8月,北京另一家公司到他所在公司挖人,许诺给两倍于现在的待遇,请他过去.他仔细分析形势,发现那家公司精英众多,自己难以出人头地,谢绝了对方的邀请.
"挖人事件"给公司造成很大影响,留下来的人马上都成了公司顶梁柱,已有两年经验的他很快脱颖而出.他的一个客户想买写字楼台,拿不定主意.亿知道后,给这个客户做了一个报告,详细分析各楼盘的特点,同时告诉客户,他的楼盘的性价比优势在哪里.客户最终决定在他的楼盘里买下一个大面积的写字楼.这一单,卖出了2000万元.
后来,他一个赛季的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在公司排名第一.按照公司规定,销售业绩进入前五名者可以竞选销售副总监,他决定试试.结果,他成功了.没想到,第一个赛季结束时,他带领的销售组排在最后一名.他在副总监"宝座"上还没坐热,就被撤了.以往被撤销副总监职位的人,大多选择离开,因为他们觉得再也没有颜面当一名普通销售员.他却想,自己被淘汰,完全是因为自己还不胜任,从哪里跌倒,我偏要从哪里爬起来.
重做业务员后,他调整心态,和从前一样拼命工作.2003年最后一个赛季,他又拿到全公司第一,再次竞选当上销售副总监.这一次,他一上任就开始精心培训手下的员工,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他说:"只有大家都好了,我的境遇才会更好."结果,这个赛季结束,他的组取得很好的成绩,销售额达到八千多万元,租赁也达五千多万元.
此后,他所带团队的业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的收入自然提高,每年的收入都在100万元上.
他叫胡闻俊,那个告诉他"胜任才是硬道理"的老板是潘石屹. 作者:施伟德
精选励志的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