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养生与茶文化的联系

发布时间:2017-06-12 14:02

道教作为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教义与中华茶文化紧密相连。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道教养生与茶文化的联系,一起来看看。

道教养生与茶文化的联系

道教养生与茶文化的联系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有几千年之久。饮茶的器具,环境,所用原料等皆颇讲究品第,品茗过程并非一般的饮用,注重由茶而衍生的思考,小小杯盏中有玄妙的无限乾坤。

“悟”茶不同于水,水意在解渴,而茶重在“和静清寂”的环境中感悟。因此中国文人常常借饮茶做诗,抒发人生之感,如自居易的《晚起》:“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庸懒还自哂,快活亦谁知。”写出了清淡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活情趣。同样一杯茶,不同的人品会有不同感受,这区别来自饮茶人独有的生活阅历。在这一点上,茶和道是相通的。

唐朝有则“吃茶去”的著名公案,说的是赵州禅师崇茶,认为吃茶能消除学人的妄想,能帮助人明心见性。当别人向他请教佛法时,他往往只是答“吃茶去”。正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通过饮茶自会有所感悟,寻得所求答案,启发学僧转向对内在本性的发现。

道教的养生思想正是“且喜人间事不暄,我命在我”的理念。道教养生术中,有“存想”一说,就是闭目静思某一特定对象,让心境平和下来去冥想,这正和赵州禅师“吃茶去”的意图是吻合的。茶文化与道教都提倡人们在“静”中品味人生,用以承载思想的工具,一个是有形的茶,一个是无形的道,但都主张“清净”与“感悟”。

道教养生与茶文化的思想

道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代表大自然以及自然规律,古人认为“道”出于“自然”,即“道法自然”,不把人和自然,物质和精神分离,认为物与精神,自然与人是互相包容和联系的整体,强调物我和情景的合一,这一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同,对自然美的羡慕和追求。因此,古人常把大自然中的山水景物当作感情的载体,寄情于自然,顺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受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历代茶人名家都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传统的茶文化正是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精神的高度结合的文化形态。吸取了天地精气的自然之物—茶,与天地宇宙之精灵—人,有着“性之所近”的可沟通的一面,即茶的清和淡雅之性接近于人性中的静、清、虚、淡的品性,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茶的自然本性与人生精神在茶文化中能够得到高度的统一

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道'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在品茶时乐于于自然亲近,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不同,中国茶道'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别强烈,表现味茶人们在品茶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唐代高僧灵一,他与无居士饮茶时选择在白云深处的青山潭,相对而坐,在品尝茶时,也不忘体验山水之乐。为此,他在《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诗中写道:“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清溪流水暮潺潺。”身边潺潺的清溪流水映带左右,山间野泉烟云蒙绕,席地而坐。清茶入口,香彻入心,浑不知此身处于何处之中,饮茶当此,方得尽其真味。而唐代诗人刘言史,与好友孟郊,选择在洛北的野泉上亲自煎茶,刘氏的《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诗中,为求得“茶”的“正味真”,用的是鲜火,取的是没鱼腥味的水,边饮茶边亲近大自然,如此摆脱人世间的扰纷与烦恼,创造一个新的心灵世界。陆羽在《茶经》里,提倡“精”与“俭”的茶道思想。“精”,指茶、茶具、茶水及烹煮过程,必须精心选择,精益求精。“俭”,指的是不搞奢华,不铺张,以自然味美。茶乃大自然的精灵,其质朴无华自然天成,文人寄情山水间,不思利禄,不问功名,“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一杯茶”,品茶一直被文人当成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既讲究泡饮技艺,更注重情趣,追求天然野趣,茶带给文人的是净化,是纯洁,心灵的纯净与山水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找回最自然的真我。朱权在《茶谱》中最精彩的是饮茶环境的界定。在朱权眼中,茶能帮人“去绝尘境,栖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有裨于修养之道”,所以品茶一定要选在景物幽静之所“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茶人也只有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才能从茶壶水沸声中听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体的自然,才能彻悟茶道、天道、人道。喝茶,其实就是学习心境平静,与自然的本体为一,有我亦无我,我似在自然的母体之中,似有似无,无中又有。

道教养生与茶文化的联系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