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创业故事
能不能创业成功跟学位没关系,但跟好不好学肯定有关系。好学才能有成长的空间。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党员创业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党员创业故事篇1:一名优秀党员的坚强创业之路
今年43岁的李咏梅曾在苏州竹辉饭店工作14年,其间担任专职团委书记、VIP部经理、大堂经理、培训部经理、公关经理等职。现任唐家巷社区党委非公支部书记。
首次创业亏了8万余元
李咏梅还是唐家巷社区的一位创业明星。2003年11月,她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一直灵活就业并开始酝酿创业。她看中了一个当时还很少人涉足的行业——企业拓展训练。
公司成立没多久,由于合作伙伴和李咏梅的经营理念不合,生意出现了偏差,导致第一次下海就亏了8万多块。屋漏偏逢连夜雨,也是在这一年,李咏梅被查出患有肿瘤。李咏梅说,当时她感觉天塌下来一样,不知今后的路在哪里,该怎么走。看着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她猛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倒下。“我要坚强地活下去。 ”活的信念给了她生的希望。经过多方确诊,李咏梅的肿瘤是良性的。
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2009年2月,李咏梅重新整装出发,开办了云逸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在朋友的协助下,李咏梅的公司承办下欧莱雅公司的活动外包,同时也成为莱克电器等30多家企业的固定活动服务商。经过两年的辛苦打拼,今年,李咏梅在西山建立了三十六亩的户外活动营地,专门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提供户外拓展培训、军事模拟对抗培训、社会实践活动、露营活动、亲子活动等项目。
因在创业过程中坚守诚信、真诚、服务到位的理念,建立了一批知名企业为主的长期客户。创业之路是艰辛不易的,幸运的是李咏梅得到了政府的帮助。面临资金不足,管理经验缺乏,2009年2月在唐家巷社区劳保站的推荐下参加了“创业培训”,取得了结业证书,并享受到了政府发放的2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和企业社保补贴。
吸纳大学生和下岗党员
目前,她已吸纳了3名大学生和多名社区下岗党员在自己公司就业。从公司开办至今,她的公司已为苏州中学、园区管委会的商旅集团、新区耐朴罗荷兰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培训职工1500多人次,实现销售额20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
今年,李咏梅又向苏州各大高校学子抛出了“橄榄枝”。“只要热爱企业培训行业,吃得起苦的大学生都可以加入我们的团队。 ”李咏梅说。每次社区进行捐款,李咏梅都从不含糊。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她主动找到社区党支部提出捐款。“这事儿,不能让人说,就应该是主动的事儿。”同时,她还资助了吴江松陵的一个贫困家庭学生。
党员创业故事篇2:一个青年农民党员的创业故事
经过12年的艰苦创业,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成了当地有名的果蔬种植大户。
他叫吉学勇,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的一个青年农民党员。
身材高挑、体型瘦弱、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今年39岁的吉学勇,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不过,当得知他平凡但不平淡的人生经历后,许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1992年,由于家境贫寒, 20岁的吉学勇初中毕业后,不得不回到人多地少的老家务农。和父母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这段经历,让他体会到当农民的艰辛,见证了粗放式耕作的局限性。
1996年,觉得种地没希望的吉学勇只身外出。闲暇之余,看着大城市里漂亮的高楼、繁华的街道……他深刻地体会到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差异。
一个偶然的机会,吉学勇来到打工所在城市的郊区,参观了当地的果实、蔬菜基地,对规模化、科技化程度高的现代农业有了歌比较直观的认识。回厂后,吉学勇久久不能入眠:“我也是农民,我的土地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耕耘?”
萌生了回乡发展果蔬的想法后,吉学勇加班加点地工作,拼命地挣钱。1998年,带着辛勤挣来的一笔钱,吉学勇回到家乡后,将自家的5亩地全部种上苹果树和梨树。
两年过去了,由于缺乏种植技术和实际经验,大片的果树几乎没有给吉学勇带来收入。面对窘境,他曾想过放弃。不过,由于所有资金已全部投到果树上,他只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吉学勇终于意识到:只有搞科技化种植才有出路!
2001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吉学勇到四川、重庆等地实地考察养殖业、种植业和庭院经济,并购买了一批葡萄苗、草莓苗及相关技术资料。回来后,吉学勇的干劲更足了。白天,他走进果蔬园,边学习边比对,遇到难题就一遍遍从书上找答案。晚上,他把白天学、比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写出详细的笔记。时间一长,他逐步掌握了不少果蔬实用种植技术。
一段时间,吉学勇一度为缺水源而忧心忡忡。在得知他的困难后,当地政府出资帮助他修抗旱池。有了水源,他开始种植大棚草莓。一年下来,经济效益还不错。
2004年,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吉学勇到广东、昆明参观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又掌握了不少现代种植、管理技术。这一年,他的果蔬园发展到12亩,品种包括苹果、葡萄、草莓、雪莲果、桃子、李子等;2006年,在镇雄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吉学勇到昭通市委党校参加农产品经纪人技能等基础知识培训,并获得技能资格证书;2009年,准备扩大种植规模的吉学勇正为资金发愁时,团县委及时帮助他贷到了5万元的“贷免扶补”创业贷款。这一年,他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改进了大棚结构,种植效益大大提高。
每年创收6万元以上的吉学勇,成了远近闻名的果蔬种植大户,成为该县一名光荣的政协委员。
“我们村很多村民仍然在土里刨食,带领他们脱贫致富是我最大的心愿。”几年来,致富不忘乡亲的吉学勇,免费将自己的果蔬种植技术传授给周边村民,带领他们改变传统农业模式、让土地生金。目前,他还在继续研究、改进果蔬生产技术,准备带动村里更多的农户发展果蔬产业,力争将当地的果蔬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链,打入更大的市场,为自己和乡亲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虽然今后可能还会遇到难以预料的困难,但吉学勇对未来充满信心。想着未来,他显得很激动:“再过一个多月,我的大棚草莓就可以上市销售了”。
党员创业故事篇3:建始农民党员创业故事
初冬,走进长梁乡陇里社区5组农民党员张兴银创办的“银河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园,修剪枝条的,松土施肥的,10余果农忙得不亦乐乎……
果农龚清平介绍,在建始县长梁乡,提起张兴银带领群众种植猕猴桃,增收的故事,无人不知。他从一名军人到财政助理员,从辞职下海到返乡创业,创办“银河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一路走来,几经坎坷,最终扎根长梁乡陇里村的梁子山。
2002年,张兴银已在外打工三年,积攒存款20万元,小有成就。他决定不再打工,回家乡创业,家人及亲友表示赞同。但听说他要做农业开发时,大家都极力反对。但张兴银主意已定。
用较低成本流转了长梁乡陇里村五组梁子山87.2亩弃耕地,2002年2月28日,张兴银与另外一名合伙人登上了梁子山,这天正好是他37岁生日。
听说两个外乡人到梁子山搞开发,当地村民开始议论纷纷。有村民甚至说:“老张要是把梁子山开发搞起来了,我从手心给他挖肉吃!”
万事开头难。当时的梁子山上唯有三间风雨飘摇的破瓦房,无电、无水、无公路。张兴银组建两个专班,一班修路,一班开荒,每天40多人开垦荒山。为了节约资金,张兴银干活,妻子负责做饭送饭。2002年6月的一天,妻子送饭上山,脚下一滑,滚烫的合渣从大腿流到脚尖,顿起一串泡,妻子将扁担一扔,嚎啕大哭。三个月后,合伙人也撤资离开。
好心人劝张兴银放弃梁子山,另寻出路。妻子也心灰意冷,离开时怒斥道:“张兴银,我跟着你再苦再累都不怕,就怕没指望!”合伙人走了,妻子离开了,陪伴他的只有梁子山几百亩荒山野坡和几十亩耕地。张兴银一个人开荒整地、挖窝育苗、挑水追肥,努力坚持。
张兴银了解到,药材市场行情好,于是他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种了30亩蓖麻和70亩生地药材,结果265公斤蓖麻收入1060元,150公斤生地卖了980多元。
当时张兴银欠银行和私人债务18万多元,后因欠债被起诉到法院。张兴银回忆进城打官司的那天,自己身上仅有8元钱。一老板因没有要回欠款,指使几个小青年将他家里的家具全部砸光。当时有好心人劝他,说已经妻离子散,别再折腾了,再这样下去,命都保不住了。张兴银一度陷入恐惧和犹豫,但转念一想,应该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2004年的一天,张兴银在山上转悠,不远处几棵树上的猕猴桃映入眼帘。他连续观察了几天,生吃了一个,口感清甜。他敏锐地感觉到,这里将是种植猕猴桃的好地方。
张兴银开始转型种植猕猴桃。他回老家请教猕猴桃专家,将梁子山的土壤送到恩施检测,结果表明梁子山的土壤含硒、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专家建议,梁子山适宜种植猕猴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按每亩112株的标准,将82.7亩地全部栽上了猕猴桃。张兴银再次将梦想寄于梁子山。
2008年,猕猴桃进入试果期,当年收获4000多公斤,收入3万多元,张兴银慢慢地还清了欠账。2012年张兴银销售猕猴桃鲜果4万公斤,收入30多万元。
梁子山种植猕猴桃成功的消息在长梁乡及周边乡镇引起反响。梁子山面貌变了,张兴银的妻子也回来了。为扩大规模,邻居龚清萍第一个跟着种植了3亩猕猴桃,2013年收入7000多元,她还学会了嫁接技术,每年仅嫁接劳务收入就达3万多元。
张兴银先后在长梁乡河坪村、业州镇代陈沟村等周边乡镇17个村发展猕猴桃3000多亩,600多户村民参与种植,他与村民签订包提供种苗、包技术指导、包鲜果回收的订单合同。去年有一个村销售猕猴桃50多吨,实现收入40余万元。
谈及未来发展,张兴银表示以梁子山为轴心,将猕猴桃种植覆盖到全县适宜种植区域,无偿将猕猴桃栽培技术传授给果农,咬住猕猴桃产业不放松,与果农分享共赢。
党员创业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