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时空界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全文如下: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即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当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初中数学课程当中,可以使初中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会使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发生重要的变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掀起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热潮。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从而实现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的相互融合,以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和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利用这些信息技术可以在学科教学中使枯燥的学科知识等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电子信息,变单调为丰富,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整合是在一定条件下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组成部分,凝聚成一个较大的发展过程及结果,而教学整合,最基本的原则是整合的学科之间互能够相促进,共同提高的部分,简单的将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课堂中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在这个模式中,信息技术都只是作为一个平台,或者说是教学工具。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培养协作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新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策略,找到整合的切入点,并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展开,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一是能够拓展各科知识内容的来源和范围。二是能够优化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是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和网络化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使个别化学习、协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得以实现并结合。四是能够拓展教育教学,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和认知工具,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五是能够有效地调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使学校方方面面的教育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整合和有效利用。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旨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数学课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却又枯燥,其中的全等变换等的函数图像,以及点、线、面、体的动感关系,都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动态再现过程,而信息技术为其提供有效的途径,能很好的再现其变化过程,把数学问题直观的再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发展学生思维,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较难理解,如果利用电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形象的展示出生活中“轴对称”的实际例子,则可以帮助其理解概念。例如在讲授无理数时,就可以做几张有关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背景资料和人物介绍的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
(二)展现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这一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抽象于实践,创设了数学教学的良好情境,建构了较理想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比较自然地接受数学概念,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较弱
很多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多是在计算机演示教室进行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上,平常则用得很少或几乎不用。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用了计算机,将课本内容搬上屏幕,用“白板”代替“黑板”,将板书换成幻灯片,就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如一位教师教学生作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整个作图过程用课件展示,与教师在黑板上直接示范相比,既没有节省时间,也没显出其它的优势,相反,课前制作课件花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课堂演示课件削弱了学生对三角形中线和角平分线作法的注意力,其效果远不及老师直接在黑板上作图讲解来得好、来得真实。
(二)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较差
有的教师过分注重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忽略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时过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忙于将更多东西呈现给学生,缺少了应用的教学设计,忽略了学生思考的过程,表面上看课堂信息量大,学生反映也不错,实际上则出现“讲者手忙脚乱、看者眼花缭乱、听者心慌意乱”的现象,由原来的“人灌”变为更高效的“机灌”。
(三)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有的老师把太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件的外在表现和计算机操作上,忽视了知识内容的挖掘,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一位教师将预先设计好的或网上下载的课件输入电脑,然后严格按程序将教学内容不加选择、一点不漏地逐一展现,上课成了执行既定程序,学生是否适应,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他都无暇顾及;还有一位教师的课件,从组织教学到新课讲授,从巩固练习到课堂作业,每一个细节都有详尽的与画面相配套的解说和分析,整节课只要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就算了事。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看似活泼,实则冰冷死板,教师注意的是监视器上的图像,学生接受的是屏幕上的图像,师生之间情感的双向交流,变成了师与机、生与机的单向传送和接受,流动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被削弱了;这样的整合缺乏实际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所带来的及时性,互动性特点,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致使学生处于另一种形式之下的被动学习,不能提高课堂效率,故而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教学预期的效果。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信息素养,实现职能转变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过程不仅仅是运用信息技术,它将伴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和教学评价的相应演变,它必将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开展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前提,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强大优势,了解现代教育技 术发展的形势,从思想上产生紧迫感。
(二)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数学属于逻辑经验科学,数学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性、动态性等特点有助于数学概念的表征,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数学概念。
(三)恰当使用各种媒体,产生最佳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能提供大量生动、丰富的音像,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能提供自动推理和符号演算的环境,有助于抽象思维的训练;信息技术更能提供动态的三维智能作图环境,有助于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强大的优势,而如何能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关键是要恰当,一要看教学内容的特点;二要看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三要看使用的时机与方式。只有恰当地组合好各种媒体,使各种媒体功能得到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随着科技和信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的实施,必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下,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会使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发生重要的变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有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策略运用到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相关文章:
1.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实施方案
2.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教学的思想理念论文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实施方案
4.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和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5.中学语文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应用教学刍议
6.初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分析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