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毛概论文1500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 毛概 )课是一门政治素养较高,理论政策性较强,内容知识面较宽的一门大学生思政必修课。毛概论文对于大学生来说估计也不陌生,以下是小编为打击精心准备的:1500字的2016毛概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16毛概论文全文如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的差距不断扩大,也造成了很多负效应。甚至出现了一系列与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不和谐现象,这与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能大幅度减小城乡差距,但是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收入差距;增长水平;“三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7年8月28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时指出,近几年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农村居民收入4140元,城市居民收入13786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2007年8月29日《中国青年报》)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所说的只是一个平均水平,在很多很很多的农村收入少的几乎可以用可怜来形容,还有很大很大的一部分收入是靠外出打工所赚得的(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这2.26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收入,事实上都计算为农村居民收入而不是城市居民收入了,由此可知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程度已经到什么程度了,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真正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给中国所有的贫困农民带来福音呢
首先,十七届三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第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实现的基本目标任务,包括现代农业建设显著进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等,可以说都涵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二十个字”的要求中。
第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从第二条中我们可以得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在农民收入方面只有这一句“农民人均
纯收入翻一番”,那么这个程度在缩小城乡收入上到底有多大的贡献呢,假设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为4:1,并且如果农民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在2012年将会达到4.2:1,粗略估计得知届时城乡差距将会达到大概2.5:1,但我们要注意这种情况,当城里人收入是4块,农村收入是一块,这是四比一,当农村收入是4000而城市收入是1600,同样是四比一,但其中的差距已经很大很大了,所以说光靠一个比例我们是很难分清其中的差距的,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差距就更大。我国城乡居民不仅统计收入上存在较大差距,在收入统计之外,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也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社会福利实际上是居民的一种隐性收入。因此,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应比统计上的收入差距要大。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城镇居民以社会福利方式获得的隐性收入难以准确估计。有人对1994年城镇居民享受的公有住房、公共医疗及保险福利几项进行统计,人均大致1081元,相当于当年农民人均收入1221元的83.4%。世界银行1997年的估计,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应在4:1,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城镇居民的年收入超过了一户农民全家的年纯收入。对城乡居民的财产情况目前尚无准确的统计,但从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来看,城乡之间的差距相当大。农民家庭存款余额仅相当于城镇家庭的零头。据非正式调查,那么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是不是越来越遥不可及了呢
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是生活水平的
差距。1999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为6796元,而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只有192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民人均消费水平的3.53倍。事实上,近十几年来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一直在扩大。1985年城镇居民与农民人均消费水平之比为2.31:1,1990年扩大到2.95:1,1995年为3.4:1,1999年达到3.53:1。农民的消费水平本来基数就比较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又明显低于城镇居民。1990年到1999年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农民的消费水平提高77%,而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87%。农民的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相差9年左右。此外,在生活用品,如家电产品等得档次,数量上,城市家庭都有不可比拟的优越。
我国城乡居民不仅统计收入上存在较大差距,在收入统计之外,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也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社会福利实际上是居民的一种隐性收入。因此,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应比统计上的收入差距要大。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
这种差距有有形的和无形的,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是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非是减小城乡生活差距而特意建设的。
城乡之间的差距首先与城乡产业特性有关。现在的农村虽然已经包含了多种产业,但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是其与城市区别的一大特征。而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的特点,注定了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增长必然要慢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往后看,农村若想取得飞速的发展,单靠农业收入是绝对远远不够的,那么怎么才能让农民收入有质的飞跃呢这的确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但这同样也是一个迫在眉睫待解决的问题。
城乡之间基础设施的差距从目前来看不是缩小,而是在继续扩大。如果过去农村为企业发展所能提供的环境和条件与城市相差不大的话,那么今天城市在基础设施齐全、资金密集、信息畅通、市场活跃等方面优势已经将农村远远抛在后面。企业为了追求效益,新项目的上马普遍都选择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城市及其辐射地区。城乡物质基础的差距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差距。
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美国经历了70年的努力,工农收入才趋向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
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农村内部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并着手解决。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应给予高度重视。
最后我想问个问题,明天的农民是否还甘心做农民吗
参考文献:
《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1.大学生毛概论文3000字
2.毛概论文题目大全
3.大学生毛概课论文:马克思主义时间观解读
4.大学毛概论文: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5.毛概论文范文
2016毛概论文1500字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