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小论文格式模板

发布时间:2017-04-08 19:20

论文只要有好的模板,那论文也不会差了。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写小论文格式模板,仅供参考!

手写小论文格式模板篇一

试论初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观与数学教学

论文关键词:数学观 数学教学 新课程理念

论文摘 要:数学教师是数学学科新课程最直接最关键的实施者、开发者、使用者之一,数学教师除了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之外,还应树立 科学的数学观,理清数学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一代新人。而数学教师是数学学科新课程最直接最关键的实施者、开发者、使用者之一,其自身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以及人格魅力会对数学学科新课程教学效益产生正相关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除了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之外,还应树立科学的数学观,理清数学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数学教师应认识数学本质,树立科学的数学观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什么是数学,数学的本质是什么以及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创新精神等问题缺乏清楚的认识。从宏观讲,认识数学首先得认识数学的本质,也就是数学是什么的问题。因为数学的本质问题是学习和研究数学所不能回避、首要的和最基本的问题。虽然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完整的答案,但无论是数学学术专著,还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把数学的本质问题放在开篇的位置。当代对数学本质的较为普遍的描述是: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数量关系、模式和秩序的科学。

数学是人类理解 自然、征服自然的有力武器;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 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 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人类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有力武器,是掌握自然的一把钥匙。

二、数学教师应认清数学的 教育形态,树立新课程理念下开放的数学教材观

像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形态一样,数学有原始形态、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三种基本形式。原始形态是指数学家发现数学真理、证明数学命题时所进行的繁复曲折的数学思考。它具有后人仿效的 历史价值。数学的学术形态(科学数学)是一个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理性思辨系统,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运用符号和逻辑系统对抽象模式和结构进行严密的演绎和推理,各部分知识紧密联系,形成严格的科学体系。数学的学术形态的基本特征是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统一性、系统性、形式化和模型化。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等原因,不能用数学的学术形态和学生直接交流。数学的教育形态(学科数学)是教育专家或教师依据教育学、心 理学原理,依据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生活背景等,把数学的学术形态适当返璞归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回到数学家当初创新发明的状态,把数学的学术形态知识的线性排列“打乱”,融合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融合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入教师的理解,对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裁剪、充实、活化教学内容,赋予数学知识新的意义、价值。这样就把数学的学术形态激活,使数学知识变成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和容易理解的数学的教育形态。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就要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并且用生活化的语言表现出来;要把数学融入到本土社会、 自然、 历史、 政治和生活中去,从而使数学具有现实生活的原汁原味,从而形成具有民族色彩、乡土气息浓厚的数学。

三、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让数学回归数学的 教育形态,关注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而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寻找水源的问题。数学的本源从逻辑上说是数学的逻辑起点,即数学产生、 发展的源泉。学习数学就是要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生动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教育形态。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汇点、 网络点、关节点、联结点。从而探寻数学的本源,理解数学的本质。数学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源于社会。人是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中的,认识、理解和体验数学就是要探寻数学的生活、自然和社会本源。

新课程理念和 科学的数学观,对教师实施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至今天仍处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难境地之中。但是,我相信:我们只要具有新课程理念与科学的数学观,拥有较强的数学教学创新实践能力,就一定会有信心,有能力在追求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与素质提升之间实现最佳平衡。

参考 文献:

[1]上官子木.《创造力危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黄晓学.让鲜活的思想在数学课堂中流淌[J].数学教育学报(天津),2005,(14).

手写小论文格式模板篇二

浅谈初中数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摘 要: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因此,数学思想对于学好数学学科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渗透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方法,毋庸置疑,让学生紧紧抓住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这一数学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 本文结合以下几点进行说明;

一、渗透“方法”,了解“思想”

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维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

例如,在探究完“数轴”教学后,可以引出“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绝对值教学之后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令学生易于接受。

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等错误做法。

再如,在学习“二次不等式解集”时就可以结合二次函数图像来理解和记忆,总结归纳出解集在“两根之间”、“两根之外”,利用数形结合方法,从而比较顺利地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

二、初中阶段应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蕴涵下面几种数学思想方法,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些思想与方法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运用时不仅能够说出每种思想方法,还能够较准确的把握它们的本质。

首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类是通过比较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某一种属性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能克服思维的片面性,防止漏解。

其次,类比的思想方法。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间有部分属性相同,而推出它们某种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形式,被称为最有创造性的一种思想方法。

再次,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指将数( 量) 与( 图) 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

最后还要有整体的思想方法。整体的思想方法就是考虑数学问题时不是着眼于它的局部特征,而是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结构上,通过对其全面深刻地观察,从宏观上、整体上认识问题的实质,把一些彼此独立,但实质上又相互紧密联系着的量作为整体来处理的思想方法。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的原则

首先,渗透“方法”,了解“思想”。教材的编写尊重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初中生抽象思想能力也较为薄弱,不可能将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所以教师要认识到教材编写的意图,要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教学,更要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数学思维与方法的训练,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可用小学所学的“数”进行类比。经过多次重复与渗透,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类比的方法,从而灵活运用到今后新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解决之中去,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次,训练“方法”,理解“思想”。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引导学生先研究底数、指数为具体数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方法和运算结果,通过具体数字到字母的过程,必须在大量数据的练习中总结归纳得到。这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在得出用a 表示底数,用m 表示指数的一般法则以后,再要求学生应用一般法则来指导具体的运算。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渗透的条件和因素,对数学知识从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认真分析、系统归纳、科学概括,形成全面完整的认知和梳理。

再次,掌握“方法”,运用“思想”。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运用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的获得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将简单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中,才能形成必备的技能。通过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建立起学生自我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这需要一个反复训练、不断完善的过程。比如,类比的数学方法的渗透,教师在新概念提出、新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然后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如果配合针对性的练习,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效果会更好。

数学思想与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材并没有直接给予列出来,教学中要适时恰当地对数学方法给予提炼和概括,形成自己的理解。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整个中学数学教材的知识点中,以内隐的方式融于数学知识的体系中,要使学生把这种思想内化成自己的观点并应用它来解决问题,就要努力把各种知识所表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表层化。要重视引导学生对章节知识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归纳和概括,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

手写小论文格式模板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