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的文章

发布时间:2016-12-09 11:03

无论怎样的写人文章,都必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主要人物在文章中既是情节描写的中心,也是文章主题塑造的中心。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人物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人物的文章:我们的好老师

老师,是我们的第二父母,老师是园丁,我们则是花朵,老师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着我们,老师是广阔的蓝天,我们在里面自由地翱翔,oh,老师,我们的好老师呀。

每天,老师都早早的来到学校给我们上课,看我们有没有预习,批改我们写完的作业。当她一发现哪个写错了就皱一下眉头,脑袋摇摇。就这么一件小事,老师就愁眉苦脸了好几天。我们为了不让老师这样,尽量把会做做完,不会做的也要绞尽脑汁做对,为了就是让老师开心起来。真的,方法成功了,过了几天,老师那欢乐的笑颜又跑回了脸上,我们也气喘吁吁地笑着。不想让老师担心,不想让老师难过,我们只好这样。这事被老师知道了,她关心地问了句‘‘不会的就问老师嘛,干嘛要累着自己。’’顿时,一股暖流冲上了我的心头,好温暖的感觉。我们说了句‘‘老师,请你不要难过,也无需担心我们,您开心就好。’’老师的眼眶红了,几滴泪滴在了地板上。我们急忙说‘‘老师不哭不哭,我们以后不会累坏自己了。’’老师又笑了,看着老师的脸上的笑容,我们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老师很关心我们,一次,李雅洁的脚被开水烫伤了,老师把自己的课让给了数学老师王老师。不顾一切地跑去李雅洁家探望她,问她痛不痛,问她受伤了没,还亲自为她涂药呢。还有一次,朱兰因为低血糖,早读时在讲台上昏倒了,老师以为她摔倒了,等着她站起来。过了几分钟,见朱兰还没起来,觉得不对,急忙将朱兰扶起送到医务室。每天都去看她,为她补习功课。

老师,我们的好老师呀,你对我们的关心,我们都记在心里,我们能给你的就是不让你生气和担心

描写人物的文章:最完美的永恒---我的老师

文/风致嫣然

他并不伟大、而是平凡、亲和。在同学们心灵深处犹如一股清泉,似乎一直在耳边轻轻流淌,沁入肺腑,滋润心田。

-----题记

我的老师吴老师,三尺讲台上站立了大半个人生,用平凡而又庄严的汉字演好了最后一幕。现已退休。任教期间.多次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他的优秀事迹在任教期间多次在报上,杂志上报道过.这些虽然过了很久,也许很多人已经淡忘了,可在我们学生心理已经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永恒的记忆。

今年四月,初中同学45人相约在重庆.为吴老师的70诞辰庆祝。我很久没有看望吴老师了。 去年同学们相邀看望吴老师,我由于工作忙走不开没去。所以一直歉着。这次吴老师还特别嘱咐来的同学在他70诞辰 的时候要我去.同学们怪罪没有去,我不敢说话,任凭他们批评。

到了重庆,生日宴地点是在渝洲饭店举行.一下车就看见了吴老师在饭店门口,十几年没见老师,老师已经添了满头白发,戴一副眼镜。1.80米左右的身高,精神和从前没什么两样,学者风度.我和同学走过去老师不加思考的叫出我的名字,把我紧紧的抱在怀里,说了一句话,来了真好!我看见老师的眼泪流出,我也不由自主的掉下了激动的眼泪.....这时想起我在学校的时候,我住校。吴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初中三年班主任,有这样优秀的老师,我们班每学期都是优秀班级。老师要求我们全班住校的学生除下雨。几乎天天早上跑公路,早上天黑有时候怕怕的。而且天天对我例外布置作业。写一首诗和一篇文章,不管好与坏。放在每天跑步的终点,公路旁边一个小洞用石头砸好,然后老师去取,第二天帮我修改,并加上评语。放在我放的地方。再取回我的新作业,开始我非常反感,老师看在眼里不管我的小情绪。但惧师心里让我坚持下来。老师还把我的文章寄去报上或者杂志上发表。这样的成就感和我的一点点虚荣心让我写文字的习惯一直到坚持离开学校。现在想起来老师的苦心,谢谢您!亲爱的老师。

生日宴会开始,吴老师和师母坐在大厅的正中,吴老师胸前挂了好多奖章,这些都是老师渊博的知识,对学生丝丝关怀,参与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的荣誉.这是老师人格魅力的体现,使在场的人肃然起敬,记忆犹新老师得全国优秀教师是我在上初二的时候.吴老师给我们班上的同学讲了一堂他得奖的感受,使我受到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同学们被老师的崇高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吸引着,感染着,震撼着。祝寿词后,是学生代表讲话.稿是我写的由于晕车我换献花了,礼式一项一项进行着.高朋满坐,多高兴的场面,全体同学向老师深深的鞠躬,结束了生日宴会。

描写人物的文章

生日宴会结束后,老师带我们去他现在生活的地方,老师在重庆市南坪有住房,不喜欢城市的喧哗,去远离城市的老人公寓.我们一行经过1小时30分钟左右的车程来到了老年公寓.晕车的我被眼前的风景所陶醉,空气是那样的清新,景色是那么迷人,仿佛进入世外桃源。一下洗去了我的疲倦.恢复原来的我.休息片刻,老师领我们来到森林里,我们栽下了师生树,留影后。我和陈园左右搀缚着老师.老师给我们讲了这些年在这里生活情况,他手指前面的一座山给我们讲,他才到这里的时候这座山杂草丛生,荒无死寂.我和同学们诧异,这么美的森林是怎么来的.老师说是他劳动的结果.我和同学们都惊呆了,天啦!山,这么一座高的大山,不可思议.我惊讶地看着老师,老师说不相信我的能力,我逗趣的说:相信老师,愚公精神在老师身上发扬光大了。老师拍了我一下脑袋笑着说,还是这样调皮。然后讲述道,才来这里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看见面前的大山发呆,怎么没有树呢?就去问当地的农民,农民说被砍伐完了.老师就突发其想,把荒山变成绿州.行动就这样开始了,山走路的人少了,已经不是路了.老师还在山上摔过,住院2个月.家人反对不准在去山上.刚刚开始的计划又要落空.老师做了师母一个礼拜的思想工作.师母说你老师救济贫困大学生出钱我不反对,栽树还受伤,又不是年轻人了。师母阻拦无效,无赖师母只有答应了。还一块加入了栽树行动。买树苗,用他自己的积蓄.从早到晚,披星戴月修出了种树的梯田,用老师的汗水浇灌着,一天一天延伸,一片一片连着。青山翠谷,那郁郁葱葱的绿色,那阵阵的松涛,那悦耳的鸟鸣,老师把对学生的爱,给予大山,老师和师母大山作伴,与绿树相依.饱吸精华,缀饮山川之灵气,身心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并融人大自然,所以,大自然才赋予老师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田园诗般的生存环境,无欲无求的人生态度,为善一方,造福百姓的崇高精神,才使老师的生命乐章与大自然的水乳交融,奏出一曲感天动地的诗篇。栽树大有好处,可以保水保土,只有大山的绿才叫山.老师的话在耳边想起,打断了我的思绪。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稀之年,还有这样的成就,欣赏着刚才走过的森林,无限感慨到:大自然是多么的美丽啊!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多言语,再多华丽的词澡都无法说出心中的感动,落日的余晖。染红了老师的脸庞,那是最美的夕阳红。天快黑了,我们同学一行告别老师和师母,各自返回。返程的路上,在我心只一直回荡着一句话,老师,你的文品和人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难忘师恩。祝您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健康长寿 !你的人生是最完美的永恒。

描写人物的文章:苏老伯

清晨的雾还没有散去,听见小船划过水面的声音,我知道是苏老伯过来了。水声越来越近,隐隐约约看到小船的轮廓,那船上的弓着腰的人影就是苏老伯了。

“苏爹爹,您早啊!”我用武汉人对老人的称呼大声呼喊着。

“是哥哥啊,哎呀是哥哥啊!你起来得这么早啊!我的腰不好,眼也不行了。”苏老伯抱歉的笑笑,向我挥了挥手。他七十多岁的人了,称呼我为哥哥,是向我表示的尊敬和谦和。

我认识苏老伯是在五年前。那时,我是银河湾的第一批入住的八户业主之一。银河湾的风景很美,周边尚未开发的时候,景色更美,充满了野趣。湖水清澈见底,小河沟里的水草荡漾着,小鱼小虾小螃蟹随处可见,水鸟轻展翅膀,像精灵一样从天空划过,欢快的鸣叫着。这里的景色太像儿时生活的家乡了,潜意识里的乡情使我下定决心买下了这里的房子。

我与老伴像探险一样走遍了银河湾四周的荒野。好多地方是无路可走的,我们小心的前行,享受着大自然的拥抱,有时候几个小时也见不到一个人,天空湛蓝,太阳暖洋洋的照在身上,空气里弥漫着草香,不时传来秋虫低低的哼鸣,太美了!好一个世外桃源!

当我们沿着小河沟溜达的时候,一只小船慢悠悠的划过来了,一位老人在小河里撒网。

“喂!您好!有鱼卖吗?”

老人没有搭理,我又喊了几声,他才慢慢的抬起头来,朝我这儿望着,好一会儿才“啊!”了一声,一脸茫然。他嘴里不停的嘟囔着,又低下头去整理他的渔网,我察觉到,他的听觉可能有问题。

后来向村民打听,才知道这位老人姓苏,他有儿有女,却孤身一人生活在这里,究其原因,说是习惯了这自由的生活,闲谈中,知道了苏老伯的过去。

再一次见到他,我就直呼他“苏爹爹”,他满脸的皱纹向外拉开,笑得非常灿烂。也许是听惯了人们对他的称呼 “老头”之类,突然有人叫他“苏爹爹”,尊敬而又亲切,老人高兴了。

他仔细端详着我的脸,全身上下打量者,他的眼睛很黑很亮,发着幽幽的光,他却告诉我他的视力不好。我不知道是否是真话,那么黑那么亮的眼睛,老年人是非常少见的,我觉得他的视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也许是老人的自我保护的需要,是一句善意的谎言。

“您的眼睛好黑啊,很有神!您有什么诀窍?”我赞美着。

“哥哥啊!哪里有什么诀窍,我年轻的时候那才叫好哩”。老人愉快的回忆着他的过去,讲到年轻时的风流韵事,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那眼里分明闪着明亮的光,眼睛显得更黑更亮了,透着一丝狡黠。讲完他的故事,脸上的皱纹平复下来,慢慢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老人家年轻的时候也很快乐啊,我想。难道他现在不快乐?不一定,也许,老人家也是快乐的。

这条小河沟就是他现在的全部生活。小河沟连绵数里,与杨桥湖相连。杨桥湖水面宽阔,是乡里的养殖场放养鱼鳖的地方,有铁丝网隔着,养殖场在杨桥湖放养的鱼一般游不过来,乡里让他在这里打鱼谋生,他依靠这条小河沟每年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

他就住在小河边自己搭建的窝棚里,生火煮饭,睡觉休息都在那里,行囊非常简单。儿女有时来看望老人,带来一些米面和做好的饭菜,我曾经两次遇见他的女儿送饭来,老人很高兴,说不了几句话,女儿就骑着摩托车离开了。

“那是我女儿!”老人告诉我,似乎有些自豪和得意。

“您没有和他们住一起?”我问道。

“我一个人习惯了,这里也离不开哟!”老人回答道。

听村民说,只有每年春节的那几天他才回家团聚。老人的几个钱都给了儿女,他的消费很少,水往低处流嘛。

银河湾的住户多了,不少喜欢钓鱼的人找到了好去处,他们拿着各式各样的渔具在小河边垂钓,撑一把太阳伞,欣赏着两岸的美景,好不悠闲得意!回家的时候,小桶里满是小鱼小虾,太过瘾了!

这河沟是苏老伯的领地,是他赖以生存的地方,他立在船头,弓着腰,横握竹竿,大声吼叫着,凶神恶煞般的瞪着双眼,嘴里骂着粗话。人们看到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发怒了,也就收拾渔具回家了事。

偏偏有几个后生不买账。有一次,几个愣小子同样粗口对骂,抄起竹竿对打,苏老伯哪是年轻人的对手,混战中,头被打破了,血流如注,还到医院去缝了几针。

此后,苏老伯没有了先前的霸气,虽然还是竭力阻止人们钓鱼,言语却和缓了许多。

老陈的父亲年近八旬,也喜欢钓鱼。老陈找到苏老伯说:“这样对峙下去不是办法,不如网开一面,让人们在这里钓鱼,你可以收钱,你有收入,人们也有玩的地方,两全其美嚒,不好吗?”老陈到底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办公室主任,说出来的话就是有水平。

苏老伯静静地听着,半晌才抬起头来,点了点头。

人们又回到小河边钓鱼,苏老伯挨个收钱,五元钱一个人,并不限定时间,他也没有办法限定时间。

再往后,不常见到苏老伯收钱了。钓鱼的人越来越多,万豪、镜湖园等小区都有很多人钓鱼。鱼好像少多了,水也污染了,这鱼和五年前打起来的鱼没法比,不好吃了!

苏老伯好像没有了往日的精神,鱼也少了,他任然是早出晚归。

入秋后,天气渐凉,一连好多天没有看见苏老伯了,我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兆:他孤身一人,生活条件是那样的艰苦,遇到刮风下雨,或大雪纷飞的时候,那小小的窝棚能够顶风避雨吗?生病怎么办?有人照顾他吗?他还活着吗?我越想越觉得很玄,心里很不安。

突然,我听到了轻轻的水声!小船划过水面的声音越来越近,啊!是他,是苏老伯!我注视着划过来的小船,看到那匍匐在船上的熟悉的人影,才觉得刚才的担心是多余的了,不由得笑出声来。

“苏爹爹!您好啊!您哪里去了?好长时间没看到您了。”

“啊!是哥哥啊!哎呀是哥哥啊!我在家住了几天,身上有些不好。”老人很高兴的看着我,他口中的牙掉得差不多了,嘴巴瘪瘪的,脸色也没有过去好了,看来,是病了一场。

我不由得从心里涌出一丝悲凉:这老人怪可怜的,他很孤独。可是,他却要孤身一人到这小河沟边孤独的生活,那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

人世间的事有时是说不清楚的,有些事也难分出个子、丑、寅、卯来,他心里如何想,只有他自己知道。况且,我是局外人,并不知道他的感受,也许,我是杞人忧天吧。

夜色越来越重了,远处的景物融入暮色中,分不清楚了。小船向远处慢慢的划去,静静地、静静地去了......

描写人物的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