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实录看什么是语文味

发布时间:2017-03-14 18:27

小编导语:如果说,语文味就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语文就是学习语文,而不是学习数学,这当然没有什么错,问题在于我们说“语文味”的时候,是把语文教学的语文从大语文中脱离开来,它的区别对象是大语文,即我们所用所写的语文。

语文教学是为学生学习我们所说所写的语文服务的,也就是为形成人的语文积累和语文素养服务的。这种积累和素养,乃是人们进行大语文活动的结果,而且只有这种活动,才能以最经济实惠的方式,大量地吸纳字词句篇,并且以生命存在的方式,同生命的本能、潜能、天性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并保存在生命里,其特点是有机的,广泛的,深刻的,待命的,它将与生命遭遇的情境相结合,生成当时当地所需要的形态,例如字词句篇的使用和相关的知识描述,见于灵活的、丰富的应用,甚至是考试的准备。这样,语文教学超越了小语文教学的语文味,不再是那种游离在人的普遍语文活动之外的语文说教,而是走向依靠人的语言本能,以及文法敏感的本能,去直接地进行阅读带动的听说读写的实践,从中直接地、非刻意却自然而深刻广泛地获取语文素养和能力。这就是语文教学回归既育人,又借助于人自己获得浩如烟海的知识的方式。

孤立来说,“语文味”教学会使人觉得头头是道。因为每个教导都会是当时学生眼前的需要。例如,学生可能有错别字,可能读到了一篇好文章他们还不自知,如果我们引导他在何处体会,会比他自己读要快很多甚至是才有可能触及这样的深度。但是,我们却忘记了,当我们给他教导的时候,给他们具体的要求或指引的时候,这些学习的项目,首先要通过我们的语言或课本的描述,去提取出来。而提取的时候,就失去了这些项目所依存的基本环境,生命的环境,它不仅不能得到生命方式的理解,也得不到生命方式的运用,一切成为僵化的堆栈,而成语文除了语文之外的第二个体系-----人们教学的不是语文本身,而是为“语文味”所字号的另类物。这就是参考书、考题和教者孤立的说教的致命伤,也是师本、考本、本本的语文教学和学习的致命伤。

回归到大语文的实践,拒绝语文味的说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计划,尽管它最后得到的不过是中国数千年来语文学习的方法:读书,写作和讨论。然而我们却回归了自然,就像我们拒绝了人造补品,而回归自然饮食一样,于是,我们为自然而设的机体和机能,生气勃勃地恢复了它的作用。如果说,对于某些大人来说,自然而不功利意味着笨拙,那么,对儿儿童,学生,自然的教学意味着培育。当我们的一切行动都考虑培育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找到了本真,就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去实现教育。

我把我的一位研究生关于语文味的文章刊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记一节生本语文课

陈丽端

在教育者的传统观念中,上什么学科就得有什么学科的味道。比如语文课,就得上出语文的味道来。这里所谓的“语文味”指的是语文课要有字词句篇、语修逻辑的研究和学习。语文课堂少了这些,就体现不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说到这里,我们要先弄清楚语文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形成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言简意赅,语文学习最终就是为了表情达意。我们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就真的能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吗?可惜的是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锐减,学生不会说不会写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果我们通过阅读带动阅读,通过大量语文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那么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又何必紧紧抓住字词句篇、语修逻辑的符号研究不放呢?

下面是笔者听过的一节高一语文课----《我愿意是急流》(诗歌内容参见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或许你会觉得这不是语文课,语文课不应该是这样上的。然而就是这样一节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让人无比震撼和感动,震撼的是语文课可以如此纯粹,如此自然,感动的是学生可以如此精彩,如此投入。

环节一:学习课文《我愿意是急流》

课前授课教师先请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河流和一条小鱼,自告奋勇的学生画得栩栩如生。配合这幅画,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内容。

评析:这里教师的用意是由此画引出所学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急流指的是‘我’,小鱼指的是‘我’的爱人”。 由于这首抒情歌本身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基本都能读出其中大义,教师并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来剖析文本。课文内容点到为止,并没有象传统教学那样进行文本内容的讲解和分析。该诗歌的教学目标就是掌握本诗运用句式反复、意象对比的写作技巧,但这节课没有强调出来,而是让学生自由鉴赏。学习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固然重要,但鉴赏一首诗歌,我们总是从整体感悟开始,是文本中所传达的某种思想或某种情感在打动着我们,而不是诗歌的表现手法。

接着教师要求大声、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并及时作出点评:“读得很好,符合我所说的两个要求----大声,有感情。但是有些地方读错了,谁发现?”没人发现,教师指出“窠”字读错音,这时全班也没人能知道正确的读音。于是,教师让学生回去查一查。

评析:传统的语文课,教师自认为是知识的拥有者,如遇到以上这种情况,一定急于把正确的读音告诉学生好展示自己的知识权威性。这位授课教师愣是忍住没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回去查。这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包含了教师“相信学生,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她相信学生课后会去查阅此字,因为一方面他们急于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一方面他们可以在下节课展示查阅的成果以满足表现自我的需要。而且,依靠学生自己去查阅此字的读音,不但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更能牢靠地记住它的读音,还可能查阅到关于这个字的其它内容。在这里,教师的行为体现了让学生“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教学观。把字词句篇、语修逻辑的符号研究变成了学生自己的活动,把教转化为做和学,似乎没有了语文讲解字词句篇的味道,却实实在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 力。

环节二:从这首诗歌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起了“百年修来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还有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既然要500次回眸才换来擦肩而过,时间太久了,没有必要为爱人付出那么多。

生2:我很敬佩为了爱情一往直前,奋不顾身的精神,但这是不现实的。我想起汉武帝刘彻和卫子夫的故事。卫子夫陪伴刘彻走过人生最低落的时期,后来虽然做了皇后,但是下场是很悲惨的,她的儿子和女儿都被迫害而死,而她自己也自杀死了。作为皇后,她是成功的,但是作为妻子,她是可怜的,作为母亲,她是失败的。卫子夫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生3:我要反驳XX同学(指生2)。历史上陪伴刘彻走过人生最艰难的时期的人不是卫子夫,而是陈啊娇。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金屋藏娇”,说的就是刘彻和陈啊娇的故事,因为刘彻的出身不是很好,他是宫女所生的,所以早年的经历是很艰难的,陈啊娇为他付出了很多,最后却被冷落在长乐宫,有谁能明白陈啊娇终老一生,见不到心爱的人的感受呢?

生4:我觉得卫子夫付出是有收获的。卫子夫出身卑贱,但是她后来却做了皇后,而且她的弟弟卫青也成为了西汉有名的大将。所以卫子夫是有收获的。另外,女生还是不要太依赖别人,要靠自己。

生2:为爱情太冲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生5:(对生2)你认为付出是要代价的。那么你希望你的爱人为你付出吗?

生2:我的意思是双方都要付出,只是不能太冲动。为爱情奋不顾身,有可能换来幸福,也可能换来终身后悔,就像卫子夫那样下场很悲惨。

生5:我认为爱情需要付出,但要先让对方知道你的付出。

评析:从传统的语文课堂来看,这个环节似乎已经偏离了课文文本的教学了。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和挖掘,也没有象教学要求的那样对该诗歌进行意象分析。而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这首诗歌联想到了什么?其他的诗歌、爱情故事、文章都可以,只要是你自己从这篇课文联想到的都可以”。就是因为有了开放空间如此大的问题,才引发了学生接下来如此激烈的讨论和精彩的发言。如果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思维局限在课文文本,那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文本思想,不能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感体验,更不能开放自己的经验。就如这首诗歌,给我们传达的爱情观就是牺牲自己,无私奉献,按照传统的教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一观念。但是如果我们放开了,敢于去接纳学生的个性体验,那么学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惊奇。由学生的发言内容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当代中学生独特的爱情观和思想。没有了传统语文对文本的条分缕析,却更大限度地容纳了学生不同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环节三:小组讨论:爱情要不要付出?

生6:大家还记得写《乡愁》的余光中吗?他的未婚妻被检查出患了严重的疾病,但是他还是执意要和她结婚,坚守他们的爱情,最后他们幸福地过了一生。所以爱情是需要付出的,我要反对XX同学(指生5),她要求别人付出是很功利的。

生5:要付出但也要收获,无私付出,下场就像卫子夫、陈啊娇那样。

生7:我觉得付出之前要先看看对方是不是喜欢你,付出是要建立在相爱的基础上的。

生8:我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指生7)。徒劳付出不但得不到对方的感激,还有可能遭遇对方的厌恶。就像朱安和鲁迅。朱安为鲁迅付出了一生,但是鲁迅身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倡导自由婚嫁,而朱安是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鲁迅不喜欢女人缠小脚,她是小脚,为了鲁迅就穿起了大鞋,结婚那天差点跌倒,鲁迅不但没扶她,还生气地离去,新婚之夜,留下朱安一个人独守空房。所以毫不保留地付出是要看对象的,不然就会是悲剧。

师:你们知道鲁迅是怎么评价朱安的吗?他说,朱安是母亲送给自己的礼物。朱安是母亲的妻子,她一生都在照顾服侍母亲。

生9:双方都要付出才会幸福。

生10:我想起了汉代的西马相如和卓文君。司马相如是个大才子,长得也很帅。他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使卓文君怦然心动,然后两人私奔,回到司马相如老家卖酒,最后岳父实在看不下去,承认了他们的爱情,给他们资助。后来西马相如被皇帝赏识,入京做了官,沉迷于官场生活,写了一封家书给卓文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众生:什么意思?

生10: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无“意”。卓文君明白司马相如的心思,于是给她回了信,“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终于感动了司马相如,使他回心转意。

师:卓文君后来得到了幸福,是因为她有才华,她的回信使西马相如回心转意。所以为了幸福,你们也要好好学习。

生11:我发现上面所有故事悲剧的主角都是女性。莎士比亚说过,“不爱自己的人怎么爱别人?”现代的女生一定要爱自己,要自立,即使受了伤害也要独立、坚强。

生12:真正的爱情应该像娥皇女英那样,她们是尧帝的女儿,舜的妻子,后来舜死了,她俩也投湘水而亡,追随舜而去。他们的感情是很纯洁的。

评析:这个环节是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讨论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的,属于课堂的生成部分。在上一个环节由一个学生的发言引发了其他学生对爱情需不需要付出的大讨论,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需要,教师能敏锐地觉察到,并及时引导其对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更深的讨论,因此生成了更多的思考和体验,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处处“以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生本的语文观认为课文文本只是一个引子,它提供了讨论的主题,由这个主题引发学生更多的阅读和思考。由上可见,学生在课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阅读了很多资料。在这节课上,他们不仅仅学到了裴多菲的这首抒情诗,还有金屋藏娇的典故,莎士比亚等人的名言名句,汉武帝和卫子夫、陈阿娇的故事,朱安和鲁迅的故事,余光中和他妻子的故事,西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 娥皇、女英和舜的故事等等。如果学生乐于去阅读大量的资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非要把学生限制在一篇小小的诗歌上呢?学生们思想丰富,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这不正是语文教育所要培养的吗?这时候,有没有“语文味”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在思考,在进步。

以传统的语文评课标准来看,或许你在这堂课找不到语文学科的特点,嗅不到语文课的味道。以上课例,课堂的设计虽很简单,只有三个大环节,但是满满地充溢着学生精彩的发言、活跃的思维、独到的见解。纵观整个课堂流程,环环相扣,流畅有序,学生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思想得到启发,情感得到熏陶,这不就是语文学科所要达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要求吗?睿智的教育者,看了以上的课例,请你自己也来判断一下,是有“语文味”的传统语文课,还是这样一类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更能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呢?

从课堂实录看什么是语文味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