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励志日志摘抄3篇

发布时间:2016-12-02 22:44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人生就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励志文字和励志日志伴随我们一路前行,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经典励志日志摘抄3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经典励志日志摘抄: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一个人看上去从生到死几十年不算短,但却用尽一生精力也难写好一个“人”字。人们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觉得,这句颇具哲理的警语,其重要意义在于给人以自信,鼓舞我们去奋斗、去争取、去拼搏,写下人生最壮丽的诗篇。其实,你若仔细想一想,认真观察一下现实,仔细推敲推敲,就会发现,这句话本来就是错的,正确的答案是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

你本来就是偶然地稀里糊涂来到这个世界上,你不能事先拟定诞生计划,你小时候树立理想,想当科学家、画家、作家、诗人,那是你“想”,最后为你安排工作的是别人,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并不是说人生一点主动权也没有,我是说,人生的主动权是十分有限的,我们常常体味到的是身不由己,想干的事不能干,不想干的事干不完,人的一生,总是处于被动之中。要说主动,只是相对而言。弄清人生的被动状况并非自我放弃,听天由命,而是树立一种人生的达观态度,不应由于自己命运不济而怨天尤人,也不可自渐形秽,妄自菲薄。积极做好自己的事情。当你一个人,没有别人干扰的时候,你可以静静地想:自己到底干了些什么?能否做到问心无愧。

人生是不断的自我否定的过程。当我们漫忆往事的时候,往往感到过去的自己是那样的愚蠢,那样的傻、那么无聊,似乎觉得现在的自己和原来的自己截然不同。但事实上,你在别人眼中,过去和现在没有什么两样,你还是你。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我们到底信别人还是信自己?窃以为,别人看自己和自己看自己往往走两个极端,别人总是用不变的眼光看你,你的印象在别人的大脑中形成后,往往不易改变,即使你真的判若两人了,由于思维惯性的作用,别人也很难接受。而自己往往也走极端,往往夸张地肯定现在的自己,而否定原来的自己。比如,作家写东西,往往是这样,认为过去写的东西都不满意,满意的是手中正在写的东西,实事上,手中写的东西未必比过去写得好,但自己总是固执地相信现在。其实,很多人即使不写稿也有这种心态,过于喜欢现在的自己,而鄙视过去的自己,从而走入形而上学的怪圈。因此,哲人说:认识自己是一件最难的事情。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把这句话中的人解释为自己的努力,把天解释为机遇、形势、巧合等客观存在,那么这句话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唯物论,在现实生活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司空见惯。我们常常拥有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但费尽千辛万苦,也未必能实现,这导致了很多人陷于失落和忧心忡忡的境地。

当你认真地读《老子》时,你就会弄明白,人本来是一种自然的东西,我们的所有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我们拥有过多的欲望,而迷失了自己,使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越来越远。当我们蓦然回首,重新审视品味人生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人没有满足,就没有欢乐,记住“知足常乐”这句古语是多么的重要。人往往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知道珍惜,而对自己设计的所谓宏伟蓝图心驰神往,这本来就是本末倒置。当你换一种目光,看到自己的富有,那么你就会找到真正的幸福。当然,知足的实质是乐观态度,而不是小富即安,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消极人生态度。

“生死有命”,是唯心的;而命有生死,却是每个人都要严肃思考和认真对待的。只有生命之炬的热情燃烧,才能绘出生的彩卷,才会谱下死的壮歌。生前无私奉献并不断创造财富的人,死后他的精神就会成为更可贵的财富。生是漫漫人生的开始;死,是短暂人生的终点,但作为生命的价值,却不该有也永远不会有句号。

人生,就意义而言,一般生更重要,就价值而言,死更关键。一个有价值的生命,死后比生前更悠远。人类的历史,不仅是生与死的相衔,而且是死与生的接力。因此,生与死都是人生的里程碑。生是乐章,但人生仅只一次;死是憾事,但这是大自然的法规。而真正可悲的,是不死的苟活和厌世的浮生。惟有珍惜生命,生命才有价值;惟有奉献生命,生命才会永生!

不朽,不是用碑石筑成;心灵的纪念,才是不朽的丰碑。生着,如果不活在活人的心里,那他就早已经死掉了。诞生,每个人所处的位置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生存,使每个人在运动中渐渐拉开距离;而死亡,有的人甚至可以一下子冲到最前面。人,战胜了死,便有辉煌的生。生是播种,死是储藏,人生就是耕耘与收藏。不管谁的生,总会有种种莫测的变幻;有的人的死,却在一瞬间铸就了一生。患者只知道死的可怕,却把生看得特别轻松;智者把死看得十分严肃,因此更懂得妄生的可悲。死是教会人类认识生之宝贵的最好教师。对生而言,死并非结束,而是一种改变;死亦非死,而是一次新生。这样,人类才可以洞穿死亡的阴影,从而更加强烈地感受生的光亮。生,总有一死;死,有时却意味着永生。正像诗人臧克家曾经概括的那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就是生与死的辩证法。

生是一支歌,死是一把火。英雄用生命的第一声礼赞和死的最后一团烈火来谱写人生。从死的角度思索生,才可能把生说透;从死的视角审视生,才可能把生悟彻;就生论生,往往流于肤浅,正像柏拉图所说:“求知是学生和学死。”死,于不同的人,其内涵往往也是不同的。有的人,死即意味着肉体与灵魂的一并消逝;有的人,死只是肉体的消亡,而灵魂却可能成倍地延长甚至不朽。生与死,人们津津乐道的常常是生,但真正震撼灵魂、牵动人心和耐人寻味的却是死。生原本是死的畅想,死要成为生的绝唱。有的死,是生命不朽由有限通向无限的驿站。死,有时是生的诠释,有时是生的飞腾,有时是生的升华,甚至有时是生的转折。生,展现着比出生更丰富的内涵;死,包容了比死亡更深刻的内涵。人,只有把信念作为人生的支点,把精神作为生命的支柱,才可能战胜甚至超越死亡。

英雄,视死如归。因而,诗人赞美英雄气贯长虹,哲学家却赋予死美学价值。珍惜生命所得到的,忽略生命该得到的,忘记生命没得到的,人才会活得无愧、无怨和无悔。丰子恺先生曾经将人生比作“三层楼”。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衣食无忧,这样的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这样的人,在世界上也很多,即所谓的“知识分子”、“艺术家”。还有一种人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而在他看来,弘一法师的人生就很好地贯彻了这个理论,他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他早年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便是迁居在二楼,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出家、修净土、持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

想想自己走过的这半生,现在也只不过是住在第一层楼里,虽然有时会登上楼梯到二楼看看,转转,但终归因为惰性或不专心,不能久居其中,顶多是去“玩玩”,而至于更深奥的“探求人生的究竟”之类的东西则不曾想过。但正如丰先生所说,住在一楼和二楼的人占了绝大部分,所以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能将“一楼”经营好,闲暇时登上“二楼”陶冶一番,也算不虚度年华,如果人们都能做到这点,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也会更多一些温馨和可爱。由此可见,只有饱蘸心灵之墨才能写好人生,走好人生路,唱好人生这首歌。

经典励志日志摘抄3篇

经典励志日志摘抄:奋斗是人生的过程,不是结果

1、在那段泪水冲刷的日子里,本应放弃,却坚强地挺过来了。因为总有那么一些人,那些爱我的人,那些对我好的人,让我坚信,即使全世界都放弃了我,只要他们还在默默支持我,我就不该轻言放弃,只要还有爱的存在,我就应该勇敢地走下去。阳光总在风雨后,阴云上总会有晴空。珍惜人生中的每一段岁月,无论它是充满悲苦,还是充满欢欣,那都是你成长的印证。曾经的伤痛,曾经的欣喜在追忆中幻化成永恒的旋律,穿透时空,超越爱与恨的界限,诠释着人生经历中最真实的感悟,最真诚的心声。

2、生命的真谛在于不屑的奋斗与追求,生命的价值在于一次次失败中的从新站立与起程,并非每一颗星星都会辉煌,并不是每一次付出都会有收获,并不是每一回奋斗都会成功,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块顽石,我们都要尽力去清除;生活永远是美好的,即使你拥有不了太阳,你还可以拥有月亮;即使你不能摘得月亮,你还有星星为你闪光。生活不需要我们悲观失望,生活只要求我们乐观坚强。积极、乐观、坚强、向上、拼搏、奋斗。中国将因我们而强壮,世界将因我们而精彩。

3、鲜花和掌声从来不会赐予守株待兔者,而只馈赠给那些风雨无阻的前行者;空谈和阔论从来不会让你的梦想成真,到头来只会留下“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慨叹;只有风雨无阻的前行才是到达成功彼岸的唯一路途。只呐喊而不冲锋的不是好士兵,只瞄准而不射击的不是好猎手,躺在摇篮里的婴儿永远不会站立而行,把自己关在黑暗的屋子里永远不会看到外面的世界的光明和精彩!只有风雨无阻的前行才不会浪费我们宝贵的光阴,让生命之树结满丰硕的果实;只有风雨无阻的前行,才会向我们理想的目标靠近。从而有机会和成功握手;只有风雨无阻的前行,我们才会创造崭新的自我,让执着的追求书写无愧的人生!

4、朋友,也许你航行了终生也没有到达彼岸;也许你攀登了一世,也没有到达颠峰;也许所有的耕耘都没有收获;也许所有的汗水都白白地挥洒……但是,敢为天下先的,未必不是勇士;敢于面对失败的,未必不是英雄。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不必太在乎奋斗的结果,奋斗了就应问心无愧;生命其实就是一次播种,播种了不一定都有结果;但不播种却永远不会结果。所有的退却都是逃避的借口,所有的徘徊都是懦弱的外现。其实真正的启程,才是坚强的证明和诠释。“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你迈步,路就会在脚下延伸;只要你上路,就会发现诱人的风景;只要你启程,就会体会到跋涉的快乐。

5、不要因为我们曾经跌倒,就再也不愿站起来而忘记赶路,到头来只会使自己一无所有;不要因为前方一路风雨,就犹豫、徘徊、畏缩不前,到头来只会使充满希望的生命之花凋谢枯萎;不要因为往昔的辉煌而忘乎所以,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到头来只会使如火的激情悄然熄灭。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拥有什么、失去什么,都不要忘记启程,不要忘记赶路,不要忘记风雨无阻、坚持不懈的前行。

6、“自信人生二百年”,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坚强的自信,没有坚强自信的一切行动,在前行的路上遇到急流险滩时,要么是畏缩不前,要么是半途而废。如同险峻的高山挡不住汹涌的波涛,汹涌的波涛也挡不住你前行的孤舟;就像广阔的晴空挡不住突来的风暴,突来的风暴也挡不住你远行的背影。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了你万丈的豪情,但决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即使厚重的夜幕挡住了满天的星斗,但决挡不住你心中点燃的一盏灯火;即使岁月的樊篱挡住了你坚强的躯体,但决挡不住你渴望的信念。故“自信人生二百年”!坚持就是胜利。黎明前的黑暗最难熬,挺过去曙光就在眼前!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学一点会一点,积少成多。现在多吃一点苦,将来少受一点罪。

经典励志日志摘抄:生活再难也要奋斗

原以为自己考上大学,就可以成为城里人,向他们一样幸福的生活,可是当自己走进城市后才发现自己只能是蜕变的一代,艰难的一代,已经十年了,这十年的生活让我忽然有一种后悔的感觉,如果我没考上大学,如果我不在城里安家,如果我真能像蝼蚁一样的生,像猪一样的活,像牛一样的卖力气,那样我是不是会很幸福。我不知道我还会不会选择像今天这样艰难的蜕变。

在城市里生活面对最难得是房子的问题,找对象的时候,不知道因为房子的问题错过多少好的姻缘,每次回到老家时,周围的邻居就问:“什么时候结婚呀?”我总是无奈的笑笑说:“快了。”就在这无奈的苦笑中,自己不知不觉中二十七岁了。我不能要求父母什么,他们供我上完大学已经很不容易,面对这天价的房款,我不时的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后来我结婚了,每次看到“恩爱夫妻”这四个字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对很对,我爱我的妻,同时心底更多的是对妻子的感恩,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很有条件的她走进了我的生活。我们租赁别人的房子,中间搬了几次所谓的家。我决定卖房子,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时,我知道我很残忍,父母最终给我送来十万,后来我听姐姐说了关于父亲给我借钱的事,年迈的父亲,借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中间受了好多的委屈,再后来我感觉自己很混蛋很混蛋,这种混蛋的感觉一直到现在。

房子买了,面对银行的贷款,面对家里近八万的帐,不到三十岁的我,开始夜里睡不着觉。妻子和我结婚五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到饭店吃过一顿饭,我心里十分的愧疚,只是每当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妻子总是说:“我的胃不好,今天你给我做一顿炸酱面吧”。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我很不男人。结婚的那身西装一直放着,有点舍不得穿的味道,结婚五年了,五年就有那两件廉价的羽绒服和一件结婚时姐姐给我买的毛衣。每次买一点肉我和妻也总是推来让去的,这段日子过的很艰难。

平凡的日子里,我艰难的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奔波,大到房子小到钉子,日常生活琐事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忽然间感觉学生时代的日子是那么的单纯,是那么让人魂牵梦绕。有时候也想回老家看看,为了省那几个可怜的路费,启程的日期总是一拖再拖,一元钱也是钱,父母挣钱不容易,我在还钱的时候随便花一元钱,都是对父母的一种愧疚。妻子和我共患难,她总是劝我,生活就是一张床,一个碗,我们尽力把老的侍候好,把儿子抚养好,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就行了,妻子是一个幸福感很强的人,她很是知道我的心。

我真的很累。有时候到老家看看父母,和周围的邻居聊天。总会涉及一个话题,他们问我:“一个月有多少工资?”当我说出低的可怜的工资的时候,乡邻总像杨二嫂一样的反应:“这么多钱怎么花。”两千块钱的工资,在一个中等城市里,还要还房贷,从牙缝里省下的钱还要帮年迈的父亲还账。我不想过多的解释,我知道我的乡邻日子过得也比较苦,也许两千块钱,够他们在农村里生活上用大半年的。

努力的改变一种生活,需要很多的精力,贫穷的人想在异乡生根、发芽、成长,其过程中的汗水和心血自然要比一般的人多出好多。张爱玲曾说:“人漂泊异乡,就像一颗种子飘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根、发芽、成长过程中要经受风吹雨打,要和别人争养分,自然比别人要苦。”我今天再读此言,我信如此之语甚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经典励志日志摘抄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经典励志日志摘抄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