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赏析整理

发布时间:2017-06-17 10:06

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八年级语文课程设置中,古诗的学习占据了重要位置,学习古诗对于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之美、学习民族情感和爱国之情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赏析整理,希望你们喜欢。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赏析整理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整理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比喻事物发展的趋势无法阻挡或者说明人的思想感情是日无法斩断(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所激起的愤怒,似水难断的愁思)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眷恋岁月飞逝难留的句子是(弃我去者,昨日之不可留。)

3感叹人生的烦恼的诗句是(乱我心者,今日之多烦忧。)

4李白在行路难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5诗中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二、《渔家傲》(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与“衡阳燕去无留意”想照应,写将士们因为没有建功立业,击败敌人而无法回家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抒发征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上阕写了哪些景,有何作用?

(一是大雁南飞,二是边声四起,三是孤城落日。“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凄凉,和边塞将士时刻御敌的情况。也暗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4“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将士们什么样的感情?(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5主题: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表现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浓重的乡思之情。)

三、《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最能表现游子思乡这种朗两萧瑟之情的诗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回忆被贬生活的诗句是(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以及世界的变迁,回归后的畅想与生疏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坚信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比喻腐朽势力必然衰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感谢白居易的同情和勉励的诗句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怀旧”句借向秀怀念嵇康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已逝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到乡”句借王质的故事,暗示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的心情。)

8诗歌第三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好在何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以“沉舟””病树”比喻,“形象生动地提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五、《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形容一个人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 ,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4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境。

(这是诗人对情人真挚感情的自我表述,诗人巧设比喻,形象地表述心中的思恋之情。)

六、《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七、《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常用来表达怀念亲友,盼望有时在相聚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全诗内容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夜雨寄北》从时间、空间的变化中写出(人的悲欢离合),展示(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4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阐发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5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6“问“、“话”二字好在何处? (“问”写出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话”照应“问”,写出宦游人的乡愁和歉意。)

7赏析两处“巴山夜雨”妙在何处?

(①次句中的“巴山夜雨”是现实中的,描绘秋雨连绵,阻隔了回家的路,增添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作者借凄凉的秋景抒写孤寂凄凉的心情。②尾句中的“巴山夜雨”虚写未来欢聚时回忆的话题,衬托眼下的孤寂和思乡之情.两处“巴山夜雨”相对照,更深刻的表达现在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之情。)

七、《论诗》(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人才的出现,人才辈出,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过去,又将有新一代人出现。)

2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李白和杜甫)。

3“风骚”原来指(《诗经》里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4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同意。①“万口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不新鲜”并不是贬低李杜。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

八年级语文课外描写夏天的诗句

【描写夏天的诗句大全】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描写夏天的诗

【标题】:观刈麦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内容】: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标题】:晚晴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五律

【内容】:

深居府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标题】:游赤石进帆海诗

【年代】:南北

【作者】:谢灵运

【内容】: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标题】:夏日联句

【年代】:唐

【作者】:李昂

【内容】: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

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主--柳公权

【标题】: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得潭字)

【年代】:唐

【作者】:岑参

【内容】: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

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

【初夏】

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店沽浮蜡酒,步檥载秧船。古俗交情久,丰年乐事偏。

出波莼菜滑,上市鮆鱼鲜。僧阁梅山麓,渔扉禹庙壖。丹青不可画,得句一欣然。

【初夏】

已作梅黄雨,犹余麦秀寒。穿林红练带,拔地碧琅玕。酒向愁边薄,衣从病后宽。所欣消渴减,乳酪正甘酸。

【初夏】

麦秀微寒后,梅黄细雨前。湖滩初集鹭,堤柳未鸣蝉。琴带轻阴润,巾因小醉偏。晚来幽兴极,又上钓鱼船。

【初夏】

白白糍筒美,青青米果新。衰迟重时节,薄少遍乡邻。梅市花成幄,兰亭草作茵。极知欢意尽,强起伴游人。

【初夏】

淡霭轻颸入夏初,一窗新绿鸟相呼。出门易倦常归卧,著句难工但自娱。

花径蝶闲无堕蕊,酒楼人散有空垆。闽川茶笼犹沾及,肺渴朝来顿欲苏。

【初夏】

雨足移秧后,风和剥茧初。昏昏时就枕,贸贸却寻书。晚步身须杖,晨兴发废梳。满城车马客,谁复问何如?

【初夏】

百叶盆榴照眼明,桐阴初密暑犹清。深深帘幕度香缕,寂寂房栊闻燕声。

细煆诗聊凭棐几,静思棋劫对楸枰。浣花光景应如昨,回首西州一怆情。

【初夏】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榖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初夏】

翦韭腌荠粟作浆,新炊麦饭满村香。先生醉后骑黄犊,北陌东阡看戏场。

【初夏】

稻未分秧麦已秋,豚蹄不用祝瓯窭。老翁七十犹强健,没膝春泥夜叱牛。

【初夏】

买得新船疾似飞,蚕饥遥望采桑归。越罗蜀锦吾何用,且备豳人卒岁衣。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赏析整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