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模仿创新 模仿创新注意的问题
模仿创新即通过模仿而进行的创新活动,一般包括完全模仿创新,模仿后再创新两种模式,另外模仿创新还有积极跟随性等特点。那么你对模仿创新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模仿创新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模仿创新的特性
模仿创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积极跟随性
(1)积极跟随性。一是体现在技术方面,二是体现在市场方面。在技术方面,模仿创新不做新技术的开拓探索者和率先使用者,而是做有价值的新技术的积极追随学习和改进者。在市场方面,模仿创新者也不独自去开辟全新的市场,而是充分利用并进一步发展率先者所开辟的市场。
市场开拓性
(2)市场开拓性。模仿创新在市场方面同样具有开拓性。开辟新市场,激发新需求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和内容,模仿创新亦不例外。模仿创新不仅是抢占率先创新者已开辟的市场空间,而且包含着对新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和扩充。
“看中学”的积累性
(3)“看中学”的积累性。学习积累机制是技术创新中的核心问题,是支持技术创新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率先创新的学习积累主要依赖于自我探索,除了基础知识可来源于外部外,大部分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是企业“干中学”的结果。而模仿创新的技术积累来源是多方面的,开始主要是通过“看中学”,即通过观察、选择、节俭、模仿率先创新者的行为,从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中学习,在模仿中吸取大量的外部知识,培养提高自身的技能。这样有投资少、时间短、效率高的特点,这是模仿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根基。
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
(4)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模仿创新省去了新技术探索性开发的大量早期投入和新市场开发建设的大量风险投入,因而能够集中力量在创新链的中游环节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使得创新链上的资源分布向总部聚积。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模仿创新企业并不丰富的创新资源的集中利用,另一方面保证了在工艺改进,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大批量生产管理等方面形成强势技术积累,造成了模仿创新竞争力的又一重要根基。
可选择的模仿创新方式
中小企业可选择的模仿创新方式
内部开发型方式
内部开发是指没有其他企业的参与和介入,仅依靠企业内部的人员进行模仿创新项目的开发。这种模仿创新方式不仅可以防止技术专长的泄露,也可以杜绝合作伙伴有意的机会主义行为。更重要的是,技术开发通常都伴随着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开发工作效率和自身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但这种模仿创新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要求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和足够的资金,这也是多数中小企业所缺乏的条件。
联合开发型方式
联合开发是指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创新和发展。采用联合开发战略的中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弱弱联合,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取得模仿创新成果。
我国中小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行业协作性模仿创新联合方式,即产业相关度较高的若干小企业组成联盟,利用本行业的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二是区域联合创新方式,即由地方科委、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参加,地方科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协调企业、科研院所、金融部门为某一项目成立专门的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依托型方式
所谓依托,即中小企业选择大企业配套的技术项目,作为大型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积极与大型企业保持技术协作,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这种方式一方面可尽量减少与大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大企业以求得自身生存。由于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庞大、市场销售稳定,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稳定的市场,因而减少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且中小企业通过为大企业配套生产,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信息等诸多方面会得到大企业的支持,技术提升速度会大大加快,可以获得高水平的经营管理经验尤其是创新能力。这些因素都有利于中小企业缩短研究开发周期,降低创新成本。如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与它协作的中小企业约有1200多家,所需的零部件70%-80%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
开放型方式
所谓开放,指的是中小企业自身模仿创新的能力很低,不能做到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最后依托社会力量来实现技术创新项目的开发,企业所需的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管理等等,都可靠社会力量来提供。中小企业依据自身某一项或几项特长,如有资金、有设备、有市场、有组织协调能力等,处于模仿创新的主体地位,吸引社会开发力量向企业聚集。
这种方式要求企业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宽容性,因为企业不可能独占技术创新成果,技术创新成果会由多位开发者共享,但是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小企业来说,这是一种合适的选择。这种选择的主要方式是企业与地方科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之间的合作。地方科委、高校与科研院所是我国智力最密集的地带,聚集着各研究领域的人才。
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较为薄弱,无法推动模仿创新活动或难以提高模仿创新的层次水平,只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实行技术和资源的互补,才能达到缩短模仿创新周期,提高模仿创新质量,降低创新风险,实现成果共享和共同发展的目标。据美国小企业管理署的资料,在没有大学参与的 R&D活动中,大小企业的回报率都为14%,而在有大学参与的R&D中,大企业的支出回报率为30%,中小企业为44%。
虚拟R&D机构方式
随着社会由工业社会步入知识经济社会,企业R&D活动创新的来源无处不在。中小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密切的关系,把它们作为企业的R&D机构,但在行政上不存在隶属关系,即作为企业的虚拟的R&D机构。虚拟R&D机构的虚拟性不在于职能上,而在于组织方式和体制上。对于虚拟R&D机构技术研究成果可以作为一种投入要素,折价入股,也可以采用技术买断方式,一次性收购,这种方式对缺乏技术力量的中小企业进行模仿创新是极大的补充和加强。
以上这些模仿创新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对于具体的中小企业模仿创新行为而言,其状况是复杂的,中小企业可根据企业的情况选择单一的模仿创新方式,也可以综合地选择模仿创新方式。
模仿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中小企业模仿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自满是模仿创新大敌
首先,自满是模仿创新的大敌。如果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满足于现状,技术进步和模仿创新停滞不前,那么不管这个企业过去经营多好,照样会在市场上落伍。因此,自满是模仿创新的大敌。
需求是模仿创新根本
其次,需求是模仿创新的根本。纵观现代国际市场,精明的企业决策者无不把眼光紧紧盯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找市场,寻求发展,把自己的事业植根于人们的生活需要中,并视为制胜于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例如,日本“尼西奇”公司原是一家仅有30多人的生产雨衣的小企业,因产品滞销,公司陷入困境。董事长多博川先生从人口普查材料中发现,日本每年出生婴儿有250万人,这一信息立即引起他的深思。尿布这一不显眼的小商品,大企业不屑为之,但却是婴儿的必需品,就算每个婴儿每年最低消费限度只有两条,一年就是500万条,何况还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于是他就当机立断转产婴儿尿布。尿布投入市场果然备受年轻父母的青睐,并很快遍及全球,其销量占世界尿布销量的1/3。
技术积累是前提
技术积累是模仿创新前提
第三,技术积蓄是模仿创新的前提。技术是不会飞跃发展的,最初的技术可能只限定在极小的独特技术范围,但企业技术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会像滚雪球一样地逐渐扩大。技术进步看起来是非连续的,但是技术积蓄,作为技术进步的前提,实际上是一直存在的。
什么是模仿创新 模仿创新注意的问题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