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理论与实践
创业板市场专门为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高科技公司提供融资平台,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小编整理了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理论与实践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理论与实践:
创业板市场的主要目标是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的发展,是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及支持处于成长期的创业企业的重要平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年均GDP增长率接近10%;在人类历史上,仅有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30年以上持续高增长。但应该看到,中国的高增长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高速发展阶段的典型表现,是建立在能源消耗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的。尤其是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弹性系数从1980年至1999年由0.5增加到0.88,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能源消费量从2000年的13.8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07年的26.2吨标准煤,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增长,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维持快速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是中国下一个十年面临的重大挑战。
展望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很可能而且十分有必要出现重大的结构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即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高能耗的增长方式转变为资源、环境和社会友好型增长方式。经济转型有赖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创新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的利用率,直接降低单位产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有必要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互联网产业、传媒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再生资源产业,倡导绿色制造理念,提高传统制造业技术和工艺水平,降低制造业的能耗和污染。
创业板市场建设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磨砺,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希望之路。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公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9年5月1日实施,创业板市场的大幕正徐徐拉开。
创业板市场的主要目标是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的发展,是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及支持处于成长期的创业企业的重要平台。创业板市场立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支持新经济、现代服务、新能源、文化产业和新商业模式企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支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形成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等。
创业板服务于成长型创业企业,要求拟上市公司具备一定的盈利基础,拥有一定的资产规模且须存续一定期限,有别于种子期、初创期的企业。从上市条件中的两个业绩量化指标来看,标准一是“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标准二是“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且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30%”,对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增长率提出明确要求。创业板上市公司以创新为根本,不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经营业绩在特定发展时期会呈现非线性增长特征。创业板市场对成长性的要求有利于创业板市场优中选优,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快速增长,有利于避免被“快鱼”遏制,有利于创业板市场出现微软、英特尔和谷歌等超一流高新技术企业,有利于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维持快速经济增长。
创业板市场重点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有别于低端制造业,尤其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所谓自主创新,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独特性、领先性、应用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的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工艺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各种创新元素的集成。自主创新,特别是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自主创新,能有效提高社会经济生活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降低消耗与成本。总之,创业板市场定位的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符合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对于维持快速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张明:创业板或将成为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的突破口
创业板的推出,为长期以来融资无门的民营企业,共同分享资本市场的“阳光雨”露开了一扇窗口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半壁江山。然而,迄今为止,中国还缺乏能够与国有垄断企业可堪匹敌的大型民营企业。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融资渠道的匮乏。在银行间接融资方面,民营企业天生处于弱势。一方面,民营企业难以提供合格的抵押品;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由于经营时间短而缺乏持续可靠的信用记录。
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面,迄今为止,中国A股市场还基本上是国有上市公司一统天下的格局,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不但受到资产规模、净利润等上市门槛的限制,而且在监管机构核准方面也处于弱势。虽然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形式有利于帮助中国民营企业获得融资,但由于目前风投与私募股权投资缺乏良好的退出通道,导致这一系列的直接融资形式不能获得充分发展。
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中,中国民营企业无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首先,民营企业集中的出口行业,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重灾区。随着美、日、欧三大经济体集体步入衰退,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急剧减速,中国出口行业面临外需骤然萎缩的局面,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其次,中国民营企业很难从中国政府的救市计划中获得支持。无论是4万亿的投资方案,还是自2008年11月以来的人民币信贷飙升,中国民营企业都很难获得好处;再次,十大产业振兴方案的推出实际上有助于国有垄断企业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综上所述,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事实上可能导致新一轮的“国进民退”。
在上述背景下,如果创业板能够在2009年成功推出,并在发展上落到实处的话,那么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将是一大幸事。
其一,创业板与主板的最大区别,在于创业板的上市门槛较低,从而有利于规模较小、经营历史较短,但成长性较高的中等企业上市融资。与中国主板市场的上市要求相比,创业板在经营历史与盈利水平上对潜在企业的限制明显降低,这更加符合中国民营企业的现状,有利于帮助更多的民营企业获得直接融资。
其二,创业板的推出事实上为中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打通了一条完整的通道。民营企业在创立之初可以申请风险投资,等企业上一定规模之后可以寻找私募股权投资,之后就可以进入创业板市场,最终甚至可以由创业板市场转向主板市场。风投、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板、主板,这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直接融资通道。创业板的开设为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提供了理想的退出机制,这也有助于促进上述投融资方式的发展。
然而,我们不能天真地期望,仅仅创业板的推出就能毕其功于一役,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首先,创业板仅仅是一种机制,这种机制能否成功运作、充分发挥作用,有赖于中国政府的充分支持。假如创业板推出之后,监管当局在审核上市公司方面步伐缓慢,这一方面会限制融资规模,另一方面也会限制创业板股票的流动性。
其次,创业板要建立对优秀民营企业的吸引力,就必须打通创业板与主板的连接机制。如果一家企业在上了创业板之后,转到主板市场的可能性太低,则好的企业可能选择等待,等规模上台阶之后直接上主板市场即可。毕竟创业板和主板市场在规模与流动性方面存在差距。
最后,即使创业板市场获得充分发展,中国民营企业也不能指望都能到创业板上市。因此,在发展直接融资渠道之外,通过促进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来解决中国民营企业的间接融资问题,才能够真正用两条腿走路,才能够真正改变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发展短板。
黄文夫:创业板可带动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建设
创业板实质上是启动一套新的制度体系,来支持和规范中小企业的发展,其成败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新股发行能否真正实现市场化
尽管至今仍有学者认为“短期内不适合推出创业板”,但正如多数人所言,创业板无论任何时候启航,对于中小企业都是一个莫大的福音。总的来看,创业板对民营企业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将起到的积极作用至少有三:
为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长期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融资手段匮乏,依靠银行间接融资并非易事。而在资本市场,由于上市标准太高,那些急需资金的成长型企业根本无法进入。而债券市场则是由国家发改委管理,主要为国家基本建设项目服务,并非真正意义的企业债市场。推出独立的创业板,意味着中国的金融资源不再由国有企业垄断性使用,将有利于更多的成长型企业获得资本支持,为民营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从而扩大企业资本实力,增强企业经营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促进企业规范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民营企业要进入创业板市场,必须先改制后上市,并剥离不良资产,注入优质资产,这样可以改善和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民营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使得企业成为公众公司,必须时刻接受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这将促使企业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最终建立起规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可以带动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已设立了负责企业改制上市的机构,东部沿海一带的地方政府都有上市办。最近各地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改制上市的政策措施,从财政、税收、人才、政府方面对上市企业进行支持。这进一步推动了地方党委政府不断完善其在政策支持体系当中的决策,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然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然水土异也。不同的事物生于不同地方,就有其不同特点,创业板亦然。从全球来看,香港的创业板失败了,德国也失败了,全球成功的就一个美国的纳斯达克。那么,内地在深圳搞个创业板就肯定能成功吗?
应该说中国内地的创业板还是具备成功的最大条件的,这就是中国真的拥有无数高成长的中小企业。这一点,德国和中国香港,最起码在整体经济发展与未来高增长的前景上,都不如中国内地。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如果没有可靠的制度条件,再好的资源也是无法发挥作用的。我们的市场制度远不如中国香港和德国完善,我们的市场也没有别人那么开放,行政管制仍然无处不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将收获柑橘还是酸枳呢?确实很让人担忧。
新股发行能否真正实现市场化。中国目前的证券交易所并未市场化,中国的证券监管部门事实上还承担了不少证券交易所的职能,特别是在新股发行这一问题上。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的几乎无风险套利的股票一级市场上,证券监管部门实际上是“利益中人”,很难做到真的“均衡”。而真正支撑新股市场的,正是行政权力带来的吸引力,并因此在新股发行这一市场吸引了无数“国字号”资金,以期获得无风险套利。如果创业板发行标准大大降低,并将发审委下放到交易所,建立起市场化发行制度,这毫无疑问将严重冲击主板的壳资源价值,主板的一级市场资金将一泻千里,主板批文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创业板会不会成为新的圈钱机器。从目前情况来看,创业板股票数量较少但需求很大,发行价和二级市场的价差也客观存在,创业板上市首日股价很容易被过分炒高。另一方面,创业板上市公司在符合退市条件时将实行直接退市,而不必要再进行转板。在当前股票市场信息严重不透明、不对称的情况下,在这一“入”一“退”之间,最终利益受损的肯定还是股票市场的弱势群体,即广大散户和没有信息来源的机构投资者。
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理论与实践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