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记账法的借贷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2017-06-16 21:59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复式记账法的借贷怎么理解,希望能帮到你。

复式记账法的借贷怎么理解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称之为贷方。一般在账户借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贷记某账户”。至于借方和贷方究竟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减少,则要根据账户的性质来决定,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不同的。

复式记账法的历史发展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借贷记账法"借"、"贷"两字,最初是以其本来含义记账的,反映的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账符号。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账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账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卢卡 · 帕乔利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借贷记账法有哪些优点

答: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有利于分析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

(2) 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

(3) 在账户设置上较为灵活;

(4) 有利于会计电算化。

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通常把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分别反映经济业务的增加和减少。其中左方被称为借方,右方被称为贷方。

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要按照相反的方向记录其增减变动,即:一方登记资金的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资金的减少额。

(1)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增加数记入账户的借方,减少数记入账户的贷方。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是:增加数记入账户的贷方,减少数记入账户的借方。账户若有余额,一般为贷方余额,表示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结余数。

(3)成本费用类账户

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是:增加数记入账户的借方,减少数或转销数记入账户的贷方,该类账户在期末结转后一般没有余额。

(4)收入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是:增加数记入账户的贷方,减少数或转销数记入账户的借方,该类账户在期末结转后一般没有余额。

复式记账法的借贷怎么理解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