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研究论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06 11:53

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职业教育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篇一

中国职业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

【摘 要】职业教育是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由于社会的经济结构是多层次的,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需要大批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各种中级技术人才,以及受过职业训练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后备力量。因此,职业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 技能 经济结构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今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人数激增至611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2万,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有调查结果显示,2008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不足70%,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也呈下降趋势,在大中城市接受1000-1500元工资的大学生大有人在。使投入了大量教育资金的大学生及其家庭面临一个投入产出失衡的窘境。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都在95%左右,数千元月薪招聘技能型人才、学生入校就已被企业“预订”的报道屡见不鲜,很多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又重返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以求一技之长。中等职业教育悄然成为社会的热点。经历了前几年的“乱并萧条着”,

职业教育终于又焕发了生机。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代职业教育于18世纪末产生于欧洲,它是在进行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了解生产过程、工艺原理和不断地提高技术熟练程度。在这样情况下,用传统的手工业学徒制方式培训劳动力,已不适应生产的需求。于是,生产部门培训劳动力的任务就逐渐为专门的职业学校所代替,各国纷纷设立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职业教育广泛发展,成为各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些工业发达国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着重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开办了短期职业大学等,而且发展很快。现在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趋势已日益明显。

中国职业教育体制确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钦定学堂章程》。当时把实施职业教育的学堂叫实业学堂,分实业学堂为三级:简易实业学堂、中等实业学堂及高等实业学堂。1927~1949年,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根据地的职业教育一直很重视。强调"教育与生产结合","教育与劳动结合"。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了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专科学院在学制中的地位。1966年以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业教育遭到很大破坏,造成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及教育水平低下,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极不适应,给中国的教育事业和国家建设带来了严重的恶果。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政府特别强调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据1982年统计,全国普通中学高中阶段在校学生640.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03.9万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68万人,职业中学和农业中学在校学生70.4万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为 242.3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27.4%。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状况有所改善。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级中学四类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是建国后在接管并改造旧中国的高级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结合我国的情况进行一系列改革与调整,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技工学校也是在建国后学习苏联和技工教育的模式等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经过改革和调整后发展起来的。职业高中主要是在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原来的普通高中改造而成,有些是在普通高中中附设的职业高中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以后被纳入到“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范畴,包括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农民中等专业学校、函授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等。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类似,主要要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企事业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承担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5000多万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到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总计有14000多所。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有着强劲的需求。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仅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约占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依靠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是不行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及进城农民工文化技术素质普遍较低,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仅占18.3%,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仍相当严峻,正面临着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存的局面,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初、高中毕业生还不能继续升学,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2400万人以上。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劳动者转岗、再就业的主要载体,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就业,推进劳动力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是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审时度势,高度重视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和支持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并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的三大战略重点。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并建立健全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增长明显加快,职业教育走出低谷,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加快培养培训技能型紧缺人才。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同时,每年将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坚持“四个服务”,实施“四大工程”,即坚持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国家将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使学生能获得高质量“真刀真枪”的实际技能训练。为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将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国家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使其成为农村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促进扶贫开发的重要基地,为中等职业教育扩大规模、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为加强示范性院校建设,将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扩大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引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一支能够支撑高质量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和培训的骨干教师队伍。“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每年将投入8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80万名家庭经济贫困学生顺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公平,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三、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挑战,任重道远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菲薄职业教育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忽视职业教育的倾向,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与一般教育不同,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还不够灵活,尤其是学校与市场的结合、与企业的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结合等,不能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另投入增长远跟不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随着中职近三年每年扩招100万的任务下,很多学校的资源并不能适应扩招的需要,相当一批学校校舍紧缺,教学设施设备跟不上,尤其是实验实训设备缺乏、陈旧,实训基地面积不足,工位不够,师资力量跟不上,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及外聘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缺乏。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基本都已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转。

我是浙江交通技师学院的一名教师,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已工作了26年,我认为要培养优秀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后备力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必须有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又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从教师队伍整体结构来说,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既有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专业技能教学的。从教师个体来说,既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既使是专门从事文化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也要走向社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职业教育中,“双师型”师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经有:A.培训,培训是提高教师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B.科研,以科技项目为载体锻炼教师队伍,既增强了院校科研实力,扩大对外影响,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C.“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走出去”是指组织教师到相关优秀企业及学校进修学习以及多与社会进行交流。“请进来”是指请进国内外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从面提职业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以及聘请优秀的有实际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来执教。

2.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2006年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进一步提出,“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是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需求。我院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办学,与“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合作办学,从企业需求出发,校企双方共同研究课程体系,共同研发教材,共同培育师资,共同实施培育计划,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零距离。

3.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育资源

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投入高,实验器材,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学院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吸收相关行业企业及其它职业院校参与,共同组建教育集团,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如校与校、校与企联合办学。

4.打造品牌,发展内涵

专业设置应贴近企业的需求;教学内容教材教法应反映岗位需求;毕业生应是品行优秀、技能突出,适应企业需求;学校应主动服务、请进来、走出去,吸引市场目光,挖掘潜能,且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的运行机制,合适的育人模式,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吸引企业。对于教学模式应进行结构性调整,应以行为导向教学为主导,理论与实操一体化进行教学,让学生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理论和实际的统一。结合生产实际注重抓细节教学,充分抓实操训练,让企业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来等。

展望中等职业教育的未来,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务院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形势下,有职教战线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有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种种困难、矛盾会在改革与发展中得到克服与解决。“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愿望、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舞台上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钦定学堂章程.1902-08-15.

[2]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

[4]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2006.

[5]信息时报,2007-12-02.

[6]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2007-06-21.

[7]有才网,2008-11-21.

[8]张骞.新闻晚报,2009-01-23.

[9]许廷山.关于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2009-02-26.

中国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篇二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一、如何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1.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科学评价职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关键是要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指标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职业教育的多种因素,从学校发展的不同角度和侧面来评估就业的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该指标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起着极其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方向,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指挥棒。同时,该指标体系还应体现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指标体系的质量保障作用,引导教育产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2.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观念上的转变。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尤其是职业教育,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于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都要转变观念,逐步认识到就业是大众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与方向,通过市场选择,使以岗位准人制度为标志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的香悖悖,通过“双证书”、定单培养等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3.健全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促进就业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证。其原因一是因为我国的就业压力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二是现行的有关法律未能有效地解决就业和保障就业问题;三是制定促进就业的专门法律、法规有利于社会转变观念,加快劳动就业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将劳动就业的有关政策__匕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来加以规范。

4.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政策机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各级政府当在政策_L予以支持和保障。一要千方百计为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门路;二要落实职业资格的确认和就业资格准人制度,促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就业;三要积极调整教育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初中后高中后生源向职业教育的分流,构建人才立交桥,让更多的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谋生的手段和技能;四要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支持员工的在岗、离岗、转岗及再就业培训,鼓励员工创新技能的获得,提高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五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扶贫与救济制度,以技术激活就业,以就业带动脱贫致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以市场为前提的教育,建立紧跟市场、贴近行业、依托企业的职业教育体制,将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教育有效性。为此,要积极探索多种多样的联合办学模式,如中外合作、定单培养、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以及与政府合作的办学模式。同时,引进和借鉴国外成熟的办学经验,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连锁经营等办学模式,实现办学主体产权的多元化,培育生源市场,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共赢。

6.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引人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德国“项目教学法”以及“行业导向教学法”,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强化能力培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使教师对社会岗位性质和需求有直接的认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私}实践教学水平。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

1.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

去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人才的内涵做出了全新的阐述。认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力、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同时指出要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正是基于这一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评价机制而设计的。

2.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与内涵

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三大功能,一是用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评估,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借鉴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的是培养能力概括了它的4个一级指标,反映学校条件与教学过程的指标成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重要程度下降了,而把就业率提升到了一级指标;二是用于学校进行排行的,是一个结果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即培养结果部分;三是用于进行质量控制的,是一个过程评价指标体系。

用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评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套指标体系,即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

标。显示性指标从技能人才培养效果上表达学校的办学水平,包括客观可计量的毕业生就业率和主观的社会满意度两部分,解释性指标从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上表达学校的办学水平,这正符合以业绩和能力为主要评价依据的新的人才观。

在这里重点介绍用于学校排行的结果评价指标体系。排行指标体系是一个以就业率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他指标也是紧紧围绕就业率这个核心指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进一步说明就业的质量,也就是说高质量的就业到底应该由哪些指标来衡量,初步没计以就业为导向的用于学校排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附表中培养效果部分)。下面对指标体系做如下解释:

一是学生就业率。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的高低,一所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容易就业,学校就容易招生,即只有出口畅,进口才能旺,学校才能走上良性循环之路,越办越好。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时的就业率,毕业后几个月再业就不算在里边;专业对口率、专业稳定率、专业晋升率这几个指标,主要是从就业后的质量上做进一步考虑的,专业对目、工作稳定、晋升较快反映就业的质量高。

二是就业收人。这是指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与同类学校的学生相比工资收人所处的状况,以及与自己的过去相比工资增长情况。这一指标可分解为初始工资、工资率、工资增长率。

三是学生教育投资效益。学生教育投资效益主要是从投人产出比的角度来进一步说明学生教育总投资的效益如何。教育是一种投资,而巨是一种投资收益最大的投资,通过比较不同学校的学生的投资收益率,更进一步说明教育的质量。教育投资效益以教育总投资、投资回报期两个指标来衡量。

3.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与特点

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内含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全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是业绩,以一个人为

社会所做的贡献来衡量个人价值;二是假设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竟争的市场,没有任何垄断成分,当劳动力供求达到平衡时的工资正好反映了劳动力的价值。

该指标体系的设计借鉴了国内外学校评价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概括该指标体系的有以下特征:

第一,指标体系的先进性。该指标体系超越了传统的评估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体现了新的人才观和最新的职业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

第二,指标体系的经济性。无论是学生的就业率,还是学生的就业收人,以及学生的教育投资回收期等都是经济指标,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规律的必然反映。

第三,指标体系的结果性,即“以成败论英雄”。而以往的评价往往是以过程评价指标为主。指标体系侧重于从结果来衡量技能人才培养的水平,这是与以往的评价根本不同的特点之一。

第四,指标体系的动态性。该指标体系既有静态指标也有动态指标,而以动态指标为主,如工资增长率,而以往的评价指标体系往往是以静态评价为主,而静态评价只要查阅学校准备好的各种文件资料就可以了。

第五,指标体系的定量性。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都有量化的标准,因此可以排除主观的因素,使评价的结果更具有效性和可信度。

第六,指标体系的阳光性。任何一个数据都是可以查实的,评价结果可以公开核实。

第七,指标体系的对策性。技能人才培养的评价不仅回答一个培养机构处于什么位置,更要说明为什么处于这个位置,以便为培养机构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尚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有关指标和权重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中国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篇三

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摘要: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领域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当采取的思路和对策,包括培养目标具体化、文化教育功能化、专业教育实际化、教学过程行动化、质量评价社会化、管理重心基层化。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经济走上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两年来,中国经济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形成更加开放、互惠互利的新格局。

制造业是中国的比较优势之所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几十年仍然是中国竞争力的主要基础,市场扩展的主要源泉。“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已经争取到比较有利的地位,正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而且在不少行业中,中国制造业已拥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正在推进经济的转型,为中国创造了争取得到投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的良好机遇,只要能抓住这个机遇,中国完全可以成为“世界工厂”,跻身于世界制造业的强国。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表现在: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更加激烈,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全球化生产和工作分工趋势非常明显,世界主要的制造和贸易集团纷纷落户中国,给中国产业带来巨大压力;越来越多的国际交往,国际间人员交往更加频繁,不同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习惯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碰撞;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知识、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凸现,老思路、老经验、老办法难以继续发挥作用,必须不断进行知识和技术的更新。

在这样的挑战面前,中国经济和产业界正在采取新的战略战术进行积极的回应。一是在发展思路上,持续改进,不断创新,下大力气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摆脱被动局面;在生产和经营战略上,注意形成集团专门化和核心产品,突出竞争优势;在生产运行机制上,以客户为导向的“订单化”生产,发挥市场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上,加快各个生产流程的速度,优化生产环节;在保障措施上,创建学习型组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中国经济和产业界对挑战的回应,最根本的因素是“人”。令人遗憾的是,产业界的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严重缺乏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2000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7.85年,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与美国100年前的水平相仿。 2001年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日本为 12.33年,中国为9.47年。①

职业教育直接依存经济发展,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应需要的人力资源。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领域,采取以下八个方面的思路和对策:

一、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

就业问题是中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出口”拉动“进口”,正在成为职业教育战线的共识,并取得了很好效果。据对23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调查统计,1999年、2000年、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分别为:85.1%、85.4%、88.6%。2003年6月,对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河南、四川、湖北、广东、厦门、宁波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100所学校2002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平均就业率为94.6%,有的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②

教育部正在组织制定的《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工程”,这将在政策层面上更加促进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直接为就业服务的办学方向。根据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和相关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教育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即将启动“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优先确定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这将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

二、以能力为本位,努力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使学生获得在合适的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在国际上已达成广泛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中提出:职业教育应当“为工作能力强、愉快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③国际上公认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加拿大的社区和初级学院教育、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等,提供了很好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开发模式。

近几年来,教育领域逐步引入“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与职业教育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并不矛盾。“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当然不仅仅是指“技能”,就业岗位需要的当然不仅仅是“技能”,而是包括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关键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总体上看,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职业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活动中知识灌输较多,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对职业道德、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数量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如果不能正视这些基本问题,离开职业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去谈“以人为本”,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中国整个教育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不是太“实用”、太“实际”了,而是大而化之、脱离实际的所谓“全面”和“打基础”讲多了,这不仅影响着自身教育的持续、健康地发展,也影响着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职业教育就是要“眼睛向外”,从劳动力市场实际需要出发,真正做到就业岗位需要什么就办什么。这不仅不是“短视”,也不是所谓的“实用主义”,而是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在办真正的职业教育。

三、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化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行业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战略成为行业企业“第一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讲,行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为行业企业提供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也需要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新形势下建立校企合作的基础。 1999年,教育部与有关行业部门共同建立了33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它们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本行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影响,提出行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提出行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标准、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开发本行业有关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指导本行业教学改革试验等。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即将启动的“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在全国将确定420多个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与1200多个企事业单位合作,2003- 2007年共输送毕业生607人,共提供短期技能提高培训200万人次。参与合作的企事业单位要充分依托职业院校进行新职工的培养和在职职工的培训提高,与职业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并要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企事业单位有责任为合作院校提供专业师资、实训设备,并应接受教师和学生进行见习和实习。行业与企业要支持相关职业院校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建立主要由企事业单位代表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技术院校要关注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根据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要把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四、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促进文化基础教育功能化

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教育不同于现行普通教育中的文化基础教育,要有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功能,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教育的合理定位可以用“必需”和“够用”来概括。职业院校要按照行业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防止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削弱职业技能训练,片面追求对口升学考试的做法。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机构要支持职业院校根据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安排进行必要的调整,要避免简单地组织和安排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程的统一考试和质量评价。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时,要按培养职业教育特点的要求确定考试科目和考试标准,要有利于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完成培养与训练目标,防止把职业教育办成应试教育。

五、适应行业企业劳动组织和技术发展需要,促进专业教育实际化

这是对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本质特点的准确描述。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弊端。

根据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要。在课程开发中,既可将原有若干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也可以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项目。

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过程行动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1SCED:1997)》中把“教育”定义为:引发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而把“学习”定义为:任何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或技能方面的长进。④这对理解教育和学习的本质,对认识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有目的地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尊重。传统教育观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学习过程中的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

国际上先进的“行动导向”的模式为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⑤职业院校要努力创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条件,努力实现个性化教学。学生应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定具体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使其经历从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职业教育实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对教师而言,必须研究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等,这就要求教师更多地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尽可能成为职业实践者,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分析学生普遍的和特殊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照本宜科。对学生而言,要积极、主动地投身教学过程,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工作等活动来体验学习。

七、促进质量评价社会化,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能否满足需要。应按照有利于满足就业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有利于办出专业特色的原则,完善对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机制。要把毕业生专业基本对口的就业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主要依据。在学历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

科学的职业资格标准是重要的社会化质量评价标准,职业教育要做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精神,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可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

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其他证书,在有条件的职业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或职业资格考试机构。建立学分转换等相应的机制,把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职业资格的相关要求结合起来。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

八、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扩大基层管理权限

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中指出:“对一个组织来说顾客是最重要的人;那些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位居其次;而管理部门则是为那些为顾客服务的人服务的。⑥职业院校向顾客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服务,而政府管理部门则应为职业院校提供服务,这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现状明显滞后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003年暑期,笔者分别利用参加一个直辖市和一个行业职业院校负责人研讨会(培训班)的机会,对与会的职业院校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当问及“职业院校在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问题时,答案中排列第一位的是:“政府管理部门思想陈旧,对学校限制多,支持少,学校缺乏自主权。”这说明,体制问题特别是管理体制问题已成为限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机构,都要按照改进公共治理结构、规范行政许可的要求,增强为学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力戒为管理而管理、为收费而管理的做法。要减少全国性整齐划一的政策或方案,把权利和责任交给直接与“顾客”打交道的机构和人员的手中,特别要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院校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就不要干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能做好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就不要干涉。职业教育的顾客和服务对象对职业教育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职业教育服务同样应该多样化,并具有灵活性。

在相对微观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方面,200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职业学校开展学分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全国大多数省市选择职业学校开展了实行学分制试点工作,共有数百所职业学校推行了学分制,取得初步成效。教育部将在总结前一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进一步推进学分制工作的意见和办法。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支持职业院校推行学分制等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支持职业院校针对生源状况和工作实际需要,实行分层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和分阶段教育,适应就业实际需要,把职业院校办成灵活地、适时地提供多样化教育和培训服务的“超市”。

[注 释]

①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报告课题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② 王湛.大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R].2003.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A].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④ 联合国教科丈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1997)[A].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⑤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⑥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有关中国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推荐:

1.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

2.浅谈职业教育的相关论文

3.职业教育论文

4.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5.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

6.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职业教育论文

中国职业教育研究论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