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囚绿记随笔

发布时间:2017-02-20 09:09

《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文章。那么,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关于囚绿记随笔,希望你喜欢。

关于囚绿记随笔

关于囚绿记随笔篇一

人人往往喜欢囚住别人,可他却忘记了是谁真正被囚禁了。天地万物其实是平等的,只是人往往起主谋或主导作用。其本质都有一样的向往、追求、执着。可人类还略低一些,因为一般取决于思想冲突,矛盾的促使,往往会改变本质。使其朝另一个方向发展。

陆蠡的《囚绿记》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一个迷恋绿色的人,视它为生命、希望、安慰、快乐。疲累于灰暗的都市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怀念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更是为了它住进了简陋的公寓。因为外面长着常春藤,喜欢这片绿影。常春藤,众所周知,它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绳索,或一茎枯枝,就可以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黄,可这并不会改变什么,它纤细的脉络一直伸长,一种充满其自然本质所体现出来的美,吸引了人,囚住他的想法便油然而生,好的美景怎能错过,怎会舍得不去囚住它。于是一个自私的念头,趁它没注意,偷偷地把它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为了独占、接近、更亲密。以此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借它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借它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来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面长得更快。它从未放弃过,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我发现了这一点,产生了罪恶感,可魔念在心中生长了,同情它,是的,可矛盾产生了。我还是依然把它囚住了。

一个悲惨的结局,这都是因人的爱,却囚住了自己,本该爱的,却带来了痛。本该双方都快乐,却落得被囚与内疚,其实结局可以改变为两种。一种是常春藤放弃对生命的执着,大自然的天性和其本质,它可以把受宠当作一种幸福,另一种则就是作者没有“囚”的贪念,结果一定是截然不同的,可事实就是这样,不可能去改变,要改就恐怕是只有人了。

一个普通的生命都可以将本质保其完好,始终如一,不管结局是怎样,只要有固执的精神,一直保持原来的,原有的梦想往上攀缘,自称高等动物的人不就应该更是这样,不要因外界事物的改变,一时的失去或光彩夺目,却没有了像莲一样的“出淤泥而不染”,成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被墨、朱囚住,试问甘心吗?更不要成为囚住自己的人,却全然不知,原以为囚住的是别人。人,就是应该做一个不要被囚,始终保持其本质有的,保持其完美,使其发展到最高境界。

关于囚绿记随笔篇二

囚的是那一抹绿还是心底的爱?

因为喜欢绿,所以将它从大自然手里掠夺过来,囚在不足四十平米的狭小空间里。

但它或许并不想要只属于你一个人,它更想要的是在大自然的磨练下享受自己争取的那一缕暖阳。

所以,后来他开始泛黄,病恹恹的,毫无生机。

无奈,你只好舍弃它,放它回去。

这或许就是我们从喜欢一个人,到义无反顾地爱上他,直至因为爱情的自私,把他又从自己的世界里逼走,你无奈放手的整个过程吧。

我们就是这样,拥有的时候不知道来之不易;

失去了,开始懂得“爱其实不需要问值不值得。”

但一切都无济于事,你告诉它的是爱的痛苦与折磨。

想你的时候心痛;

爱你的时候心疼。

从头至尾,

我们囚的都不是因为喜欢,因为爱的那一抹绿,

而是心底的那份自私的爱,

我们无奈放手了,又会不舍。

何必!

关于囚绿记随笔篇三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版块中要求学生“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要体现课程标准的上述理念,问题教学法是一条捷径。

而问题教学法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问题的提出,谁来提出?因为要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老师自然最好不要越俎代庖去提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提出问题最好。因为文章比较简单,所以我没有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当我把课文题目“囚绿记”三个字写在黑板上并且告诉他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切入点时,学生很快提出了三个问题:

“绿”是什么?为什么要“囚”?如何“记”?

问题提出后怎么办?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找出答案吗?当然可以,但是对学生而言,他们的收获太少,因为他们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所以我没有着急让学生翻看课文,而是让他们先猜测一下这些问题的答案,算是分析问题吧。在这样一个猜测的过程中,学生调用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得出了一些答案:

“绿”是什么:“绿”可能是一种植物,而且“绿”绝对不只是简单的实物,而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比如旺盛的生命力。

为什么要“囚”:可能因为“绿”更给自己带来好处,比如希望。

如何“记”:不好说,可能用全篇会用象征手法,或者还有对比、欲扬先抑吧。

学生们猜测完答案之后,就急于翻看课本想印证他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比较强烈的阅读欲望。

考虑到课程标准提到要使学生“善于倾听”,却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建议。那么现在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么?于是,我没有让他们看书,并且告诉他们,要有全面提高自己语文素养的意识,当然不能少了对“听力”的训练。现在请大家静下心来,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仔细听老师朗诵课文,并且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写下来,看一看,我们不看课文,能不能只通过“倾听”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读完文章之后,我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记的笔记再来回答最初提出的三个问题:绿是什么,为什么要囚绿,怎样记的。我将学生的答案一一写到黑板上,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也进行了一些追问:比如,究竟什么是真爱?“卢沟桥事变发生了”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等,深化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学生们做了充分的探讨,不只是简单回答了最初提出的三个问题。挖掘了背后的东西。并没有满足于听到的只言片语,而是。

完了之后请他们将之前自己猜测出来的答案与听到答案做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学生们很兴奋,因为他们发现在没听课文之前自己猜测出来的答案与最后听到的答案八九不离十,非常接近。接下来,我请学生们看课后的题目,他们很快发现第一大题就是他们最初针对题目提出的几个问题;而第二大题不用看课文依然快速解决了。这个时候,学生们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很兴奋。

我趁机提出新的问题:这给你们什么启发?你有什么收获?

一个学生说:听的作用或者说听的意义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多多。没有想到自己没有看课文一个字,就仅仅凭听了一遍就可以很好的完成课后的题目,看来“听”真的对自己的学习很重要,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科目,以后一定要认真听讲,否则收获肯定比别人少的多。

一个学生接着说:其实听并不重要,关键是思考。首先是勤于思考,这节课我们从对题目的题目,到对问题答案的猜测,到带着问题去倾听,到最后的讨论,再到现在谈收获,我们一直都在思考,只有勤于思考才会有更多收获。其次是要会思考,以前我们都是先读课文,读完后看课后的问题,看完了再思考,再去文章中找答案,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是纯粹的被动学习,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而不是自己主动学习。我认为会思考起码自己首先会提出问题,然后去分析问题,最后再在阅读或者是和别人的交流中解决问题。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我很赞同他最后一句话,我们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靠大家一起交流,有个成语不是叫“集思广益”嘛。就比方刚才关于“绿”是什么的问题,我们是把很多人听到的答案合到一起才得到了准确的、完整的答案。所以我认为,合作学习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最后一个学生说道:我觉得很多时候作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高深莫测,那样高不可攀。其实,在以后做阅读题目的时候,只要我们能根据自己的人生积累设身处地的去替作者想一想,答案很容易就搞定了。当然,作者也有超出我们的地方,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而下一次阅读的时候,我们再把这些学到的知识提取出来,那样就会比现在更加游刃有余了。

最后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小结,告诉学生:语文其实就是我们思考交流的一个工具,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要有全面提高自己这四个方面的意识。特别是要重视听,因为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很多有用的信息都是通过耳朵收集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思考,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思考中不断总结、进步。

回顾这节课,总的来讲,比自己预先设想的要更成功。课后普遍学生反映他们觉得这节课因为不能看课本,只允许听,所以注意力比任何时候都集中,而且觉得时间过的非常快,虽然老师似乎什么都没讲,但是大家的思考量很大,收获也很多,不仅掌握了阅读的方法,还获得了自信,甚至对他们学习其他科目也很有启发。

后来我总结,这一节课之所能够比较好的落实新课标提出的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维目标,取得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设计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而不是自己的“教”,真正体现了课程标准里 学生地位 所以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结合的比较完美;

二是问题教学法使用巧妙,课堂问题来自于学生解决于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去思考甚至去解决

三是设计教学时想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考虑到了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四是扮演好了课标里对老师角色的要求。退居二线,我只是设计了框架,读了一遍文章而已。

关于囚绿记随笔相关文章:

1.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范文3篇

2.高考语文知识总结

关于囚绿记随笔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