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上台的新朝皇帝王莽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11-12 17:40

西汉与东汉之间,隔了一个短短的朝代,这就是历时十八年的王莽新朝。一般的历史着作不大提这一朝代,认为是西汉和东汉两个朝代的衔接过渡阶段,是汉朝的暂时中断。其实,这还是应当算作是一个独立的朝代,这不仅因为王莽正式称帝建年号,还因为他掌握了实际政权、颁布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策法令。

当了十五年新朝皇帝的王莽,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由书生通过干仕的和平方式而走上帝位的书生皇帝。也是近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有人称他是改革家,有人斥他为复古狂。有人把他比作“周公再世”,是忠臣孝子的楷模;有人把他看成“曹瞒前身”,是奸雄贼子的榜首。有人赞他救世主,有人骂他野心家。有人说他虚伪奸诈,有人说他坦荡无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他“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依附家族入仕途

公元前45年王莽出生在一个煌赫的家庭,他的祖先原来是被秦国所灭的齐国王氏子弟,到了汉武帝时,家族中有个叫王贺的进宫做了绣衣御史,这本是一个小官吏,但这使王氏有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王贺的儿子是王禁,王禁的妻妾共给他生了八个儿子四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王政君后来成了汉元帝的皇后,而王禁的八个儿子中就有一个是王莽的父亲王曼,也就是说王莽是王皇后的侄子。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病死,王政君的儿子刘骜即位,这就是汉成帝。汉成帝尊生母王皇后为皇太后。于是,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但王莽父亲早死,没有轮到封侯;哥哥也年纪轻轻就死了,留下了孤儿寡母。王莽自幼丧父,母亲虽然被太后怜悯得以住进太后的宫里,但自己由于失去父荫,一直默默无闻,而他的堂兄弟们则因为父亲或者是大将军大司马,或者是这侯那侯的,都过着王孙贵族的生活,一味声色犬马。但王莽并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反而使他从小养成了与富贵的堂兄弟们不同的习惯,他谦恭好学,节俭勤奋,拜名士为师,虚心学习,苦读经书。平时恭敬地侍奉母亲和寡居的嫂子,负责教育已亡兄长的孩子。他还广交朋友,对待掌握朝政大权的叔叔伯伯们更是恭敬有加。

公元前22年,王莽的伯父、独掌朝政的王凤生病在家休养时,王莽对其侍奉得无微不至,一连几个月衣不解带地陪夜陪聊,为了避免烫着伯父,他每次都亲尝汤药,其孝道超过了伯父的亲生儿女,这使王凤极其感动,王莽的辛苦没有白白付出,王凤的临死时请求皇太后和成帝委任王莽官职,太后和成帝都答应了。不久,王莽就做上了黄门郎,虽然官品很低,但这是皇帝身边的官职,升迁的机会很多也很快。果然,没多少时间成帝便升王莽做了射声校尉,品秩二千石,相当于地方的郡守,官职已经很高了。这时的王莽仅仅24岁,可谓前途无量。

公元前16年,王莽的另一个叔父、继王凤而主持朝政的大司马王商又请求成帝将自己的户邑分封给王莽,实际上也就是为王莽向皇帝讨封,同时,戴崇、金涉等当世很多名士也都联名上书,赞誉王莽的人品和才德,再加上太后的一再推荐,汉成帝便顺水推舟,封王莽为新都侯,食邑1500户,晋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其中的骑都尉表示武官,而加上光禄大夫便可以参与朝政大事了,至于侍中更加重了他的权势,因为侍中可以侍奉皇帝身边。

和平上台的新朝皇帝王莽的故事

巧用心机踏青云

三十来岁的王莽已是掌握大权的重臣了,但王莽并没有显露出一点骄横之气,相反,他为人更加谦恭了。不仅广交名士,和众大臣友好往来,还经常将家财分发救济贫寒的宾客。一时之间,王莽不但得到在朝者的推荐,还得到在野者的褒扬,名声超过了他的几位位高权重的叔伯。

王莽当时之所以不敢太放肆,是因为他还有一个强大的对手,这就是淳于长。淳于长是王太后的外甥,也就是王莽的表兄。当初淳于长为了能巴结汉成帝,以便日后高升,就极力说服了太后,将成帝宠爱的妃子赵飞燕立为皇后,这使汉称帝对淳于长感激不尽。很快便封他做了关内侯,然后又封定陵侯,使之名列九卿之首,按惯例应继任大司马。应该说当时他的官位和声势在王莽之上。

这个淳于长虽然有计谋,但没有长久的大谋略,在得志之后便忘乎所以,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个王莽正在盯着找他的短处。大权在握的淳于长骄横过度,大肆收受地方官的贿赂,妻妾成群,生活侈靡。还和被废的许皇后的寡居姐姐许嬷私通,后来又纳其为妾。

被废的许皇后想求淳于长在皇帝面前替自己求情,请汉成帝给她复位,因此送给淳于长大批宫中的用品和财物。淳于长则一边通过许嬷不断给皇后写调情的信,一边为了讨被废许后的欢心,向成帝说情,使成帝又将许后升为婕妤。

此事让王莽知道后,他马上报告自己的又一叔父曲阳侯王根,王根担任大司马己多年,因一直有病,几次要求退休。因此王莽在前去探病时,不仅揭发了淳于长但淳于长胆大包天,对许后也敢调戏这件事,而且还添油加醋地说:“淳于长见您久病,好不高兴,自以为应该代您辅政了,已经给不少人封官许愿。”王根大怒,要他赶快向太后汇报,太后气得让成帝免了淳于长的官,淳于长丧失了所有的要职,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不久,王莽的另一位叔父红阳侯王立接受了淳于长通过儿子王融送来的大批珍宝后为他在成帝前说情。成帝让有关部门调查,王立让王融自杀灭口。成帝更怀疑他们间有阴谋,将淳于长关押在洛阳的诏狱中反复审讯,查清了他的罪行,将他定为大逆之罪,这是封建社会“十恶不赦”的大罪之一,最后淳于长死于狱中。

王莽主动揭发表兄,大义灭亲,赢得了群臣的一致赞赏,为他在仕途上昂首挺进增加了一枚重重的砝码。不久,任大司马大将军的叔叔王根推荐王莽代替自己摄政。在公元前8年,成帝升王莽为大司马,当时他三十八岁。

坎坷之时韬光养晦

王莽做了大司马,决心要在名声上超出他的上辈,于是,就礼贤下士,延揽名士作为幕僚;每当从朝廷上得了赏赐,他都全部分给宾客僚属,自己分文不取;在生活上,他也格外节俭,穿的是破旧的衣服,吃的是素淡的饭菜,几乎和一般的百姓没有什么两样。一次,王莽的母亲有病,朝廷上的公卿侯爵多派夫人前来探视,这些人都穿着绫罗缎匹,头上戴着珠宝首饰,王莽的妻子急忙出门迎接,穿的是粗布衣服,衣不拖地,裙子才刚刚盖过膝盖。客人们以为她是王家的仆妇,等悄悄问过别人之后,才知道她就是王莽的妻子。王莽家招待客人礼数十分周到,但仅是清茶一杯而已。自这以后,王莽开始有了清廉俭约的名声。

当然,王莽也有自己不检点的时候,有次悄悄买了个侍妾,被他的堂弟们知道了,王莽怕他们坏了自己的名声,就死不认账,一口咬定说,“后将军朱博无子,听说此女有多子相,就悄悄为朱博买了此女。”当日就把自己的侍妾送给了朱博。也就是说王莽善于遮掩自己的丑陋之处,而总是将自己美好的一面拿来示人。

正当王莽声誉日隆时,成帝驾崩,成帝无子,太子继位,太子是侄儿原定陶王刘欣,也就是汉哀帝。哀帝继位后,他想恢复皇权的权威,在他的锋芒之下,王家却受到沉重打击,被迫淡出政坛,历年来由王家荐举的官员统统革职。而他的母家——新的外戚傅氏、丁氏掌权,王太后由于儿子死了,没有孙子接承大统,只得暂避其锋,处处忍让元帝的傅妃——哀帝的祖母傅太后,而王莽更是因为曾经得罪傅太后,只得“主动辞职”回到新都侯国。原来,当年王莽得意时,曾博得直臣的美名。也就是说,他敢于“犯上”。一次,太皇太后王氏设宴邀请傅太后、赵太后、丁皇后等人一同聚会,主事官员在座位正中摆下一把椅子,归太皇太后坐,在旁边又摆下一把椅子,归傅太后坐,其余则排列两边。这时王莽走进来,大声喝问:“上面为什么设着两个座位?”主事官员回答说:“一个是太皇太后的,一个是傅太后的。”王莽说:“傅太后乃是藩妾,怎得与至尊并坐,快撤下来!”

傅太后听说她的座位被撤掉,就没来赴宴。后来,傅太后胁迫哀帝罢免王莽,王莽听到了消息,马上自请免职,哀帝也未加挽留,就这样,王莽又回到了他的新都封地。不过,这件事虽使他遭到罢官,却为他赢得了更多的名声,大众都认为王莽有古代大臣的风范。

回去之后,他一直闭门不出,对地方官极其恭敬,丝毫没有侯爷的架子。他的儿子杀了一名奴婢,被他痛骂一顿,逼令自杀,由此王莽得到了大义灭亲、公而忘私的美名。三年间,官员们为王莽鸣冤的上书数以百计。

汉哀帝即位后,本想改变王氏家族一统天下的局面,但由于其昏庸无道,宠信小人,从而使得忠直见斥,正道下沉,再加上天不假年,不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反而加速了权力转移。汉哀帝想强皇权,却滥杀名臣立威,他杀了将军朱博,逼死了丞相王嘉,杀尚书仆射郑崇,黜退忠直之臣师丹、傅喜等。尤其是其逼死王嘉、杀害郑崇让满朝文武寒心。再加上他私生活过于放荡,姑息、重用他的同性恋人董贤,甚至为了董贤,竟是到了不要江山社稷的地步,这就使得自汉成帝以来本已衰落的汉室,经他的错误整顿后,进一步走向败落。

汉哀帝统治的六年间,西汉各方面均已显得十分腐败,别的不说,仅举汉哀帝宠爱男色的一件事就足以说明。

董贤的父亲曾任御史,因此董贤得以为太子舍人,当时年纪才十五六岁,常以美丽自喜。

哀帝即位后,董贤因为太子舍人之故而官进侍郎。一天轮到董贤传报时辰,哀帝从殿中看见他,还以为他是女扮男妆,后来一问才知是个不折不扣的男子,哀帝心想,男子中有此姿色,真是绝无仅有,就是六宫粉黛,也相形见细。于是哀帝让董贤坐到自己腿上,与之促膝而谈,并当下授董贤黄门郎的官职,让他随侍左右。

董贤生就一种女性的柔媚,娇声下气,搔首弄姿,使得哀帝对其越来越爱恋,两人很快就成了同性恋人,于是董贤一月三迁,升任驸马都尉诗中,出则与哀帝同车乘,入则共床榻。

一天哀帝早晨醒来,见董贤还睡着,哀帝欲将衣袖掣回,却又不忍惊动董贤。可是衣袖被董贤的身体压住,不能取出,待要仍然睡下,自己又有事不能待他醒来,一时性急,哀帝竟从床头拔出佩刀,将衣袖割断,然后悄悄出去。等董贤醒来一看,见自己身下压着哀帝的断袖,也感到哀帝对自己用情之深,从此越发柔媚,须臾不离帝侧。连自己的妻子也不回去看望了,借口哀帝多病,得在旁煎药伺候。哀帝本不能一日离开董贤,见他连家都不回,心中很是过意不去,过意不会,特破例让董贤的家眷移入宫中居住,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与董贤时刻见面了。

董贤有个妹妹,还未结婚,长得跟董贤非常相象,哀帝对其是一见钟情,于是封她为昭仪,位仅于次皇后。皇后的宫殿称“椒房”,董昭仪所居处特赐号“椒风”,表示与皇后名号相等。

董贤的妻子美艳非常,她出入宫禁,被哀帝看见。哀帝不禁心动,令她与董贤同侍左右。从此董贤与妻妹三人,轮流值宿在汉哀帝身边。

仅仅一月之间,董贤所得赏赐已不计其数。哀帝替董贤筑造华丽的屋宇,规模与皇宫相同。房屋重叠,内有五座大殿,皆雕梁画栋,云气花草山灵水怪彩绘其间,水土之功究极技巧,殿室梁柱都是华美的锦缎捣烂成浆,围涂成彩。第中楼阁台讲,连亘如云。引御沟水流入董府后园中。兵器库房中的名重兵器,皇宫密室中的珍玩宝贝,都流到董贤家里去了。甚至连皇宫御园中的秘宝珍器,珠衫玉匣,哀帝统统都送给董贤。哀帝还在自己的陵墓旁,专门为董贤另造一墓家,使董贤可以死后陪伴黄泉。

后来哀帝加封董贤为高安侯,丞相王嘉竭力上书劝阻,被哀帝嫌恶,不久借故处死。

而大司马丁明同情王嘉,被哀帝知道,就将丁明免官,让董贤代任。董贤故意推辞,哀帝于是先让光禄大夫薛赏为大司马,薛赏任职才几天,忽然不明不白地死去。接着董贤做了大司马,总领尚书之职,百官都要向他奉事。当时董贤只有二十二岁,已是位超三公,掌握天下的兵权。一人成仙,鸡犬升天。董贤的父亲迁为光禄大夫;董贤弟为驸马都尉,其余董氏亲属均被封赏。每次董贤家有婚丧嫁娶等大事时,哀帝便命百官各备礼物前往祝贺。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一天,哀帝和群臣正一起饮酒,突然间他竟对董贤说:“联欲效仿尧禅舜,把帝位传给你。”一时间众大臣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而董贤虽然内心极为高兴,但由于事出突然,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这时忽然中常侍王闳进言:“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非陛下所私有。陛下上承宗庙,应该传授子孙,世世相继,天子岂能出戏言!”哀帝当下十分恼怒,竟将王闳赶了出去。王太后听说此事,代王闳向哀帝道歉,哀帝才慢慢平息了怒气。可能后来他仔细想想也觉得自己当时说的那句话有点太出格了吧,因此就没有重提禅位的话题。

哀帝因纵欲过度,不久一病不起,元寿二年六月去世。只有二十六岁,在位仅六年。董贤虽对哀帝忠心耿耿,怎奈不习事务,当王太后召董贤问丧事该如何调度时,他一时对答不出。王太后便命王莽入宫帮助董贤治理丧事,这又给了王莽一个捞取政治资本的大好机会。王莽入朝,先不说丧事如何办理,而是先顺应人心,罢黜了董贤,他首先对王太后说董贤无功无德,不应尸位素餐,接着禁止董贤出入宫殿。董贤惊惶失措,站在大门前,脱官帽,赤双脚,向内谢罪。不久王莽假太后命令,收走皇帝玺绶,董贤这个现任大司马就像吓傻了一样,一任王莽作为,任凭宰割,后来董贤自思王莽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还不如自尽,董妻情愿同死,两人抱头对哭一场,先后自杀。其不敢报丧,悄悄将董贤夫妇棺殓,趁夜埋葬。此事被王莽听到,怀疑他诈死,命有司开棺验尸。因为董贤棺用沙金画棺材,涂上了四时之色,左苍龙,右白虎,上面还镶上了金银打制的日月之像,穿的是玉片做的衣服,四周是珍珠满缀的棺壁,王莽便指责他借越王制,把董贤的尸体拖出棺外,剥去衣服饰物,用草席裹起来,埋在了狱中。家属俱受牵连,家产抄封,约值钱四十三万绍。然后王莽才料理了哀帝的丧事。这时的王莽实际上已独掌汉的大权,王莽与王太后商议,迎立中山王箕子即位,是为汉平帝。

当时平帝只有九岁,由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听政。王莽位居首辅,一切政令,都出自王莽。因为太皇太后王氏,已被王莽哄得团团转:王莽将皇太后赵氏贬为孝成皇后,令皇后傅氏徙居桂宫。又追贬傅太后为定陶共王母,贬丁太后为丁姬,接着再废傅太后、赵皇后为庶人,二人后皆自杀。丁、傅两家亲属都被免去官职,流放蛮荒之地。这些做法使得王太后是满心欢喜,以为王莽替她出了口恶气,其实这是王莽在为自己以后进一步夺取政权扫清道路。

和平上台的新朝皇帝王莽的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