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内外因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9 10:26

论文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 环境 机制

论文摘 要: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要从加强青年教师的自身修养、加强外部环境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应机制等方面着手,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高校教师的数量也快速增长,致使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同时,高学历趋势明显。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好,具有时代赋予的新特点,但也有少数青年教师表现出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对青年教师的期望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外因分析研究对于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

德是对教师操行修养的基本规范,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保证。

1?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风范

青年教师应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端正教风,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风范。“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堰。”(《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揭示了上行下效的道理,深刻揭示了从政或从教者的榜样作用的重要性。师道贵表,以身作则[1]。行道贵在表率、示范、引领,故“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青年教师应始终将个人的思想情感、前途命运与学校事业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加强品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

2?努力培养脚踏实地、勤于研究的学习习惯

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即教师必须首先完善自己的道德。“君子务本”(《论语?学而》)。所谓“务本”,就是修养德性。“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荀子?儒效》)。孔子毕生致力于传道,并不断完善和修养自己,是我国古代大力提倡师道并且努力实践师道的教育家,其在道德修养、教书育人、学术贡献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年教师要被学生所尊敬或爱戴,必须要克服自身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认真学习,勤于研究,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对学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3?感悟职业,教书育人

长期以来,高校大多都十分重视教师师德的教育,比如,以学习、讨论、心得体会、师德标兵的评选以及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形式为主的师德师风教育。这些做法的确十分重要而且必要,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师德现状。但与此同时,在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上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教师领悟教师岗位的真谛,从而使得每一位教师能够从内心热爱这个职业。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而不至于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流于形式。

笔者非常认同“感悟”这个词。一个人一生成长和进步的关键在于“感悟”。每一个人的处事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最终的工作成效都取决于他对事物的思想认识,而思想认识程度的关键在于他对事物的“感悟”。“感”是感性的、物质的,“悟”是理性的、精神的,感悟的关键在“悟”。《土生说字》曰:“悟”从心,吾声。“心”为内心。“悟”为我心而悟,我心而觉,强调了悟是靠自己的本心去领悟、开悟、觉悟,本意是觉醒、明白。“悟”不仅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悟”是人的一种认识转变过程,即由迷惑到清醒、由模糊到清楚、由错误到正确的认识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由愚痴变得智慧,由贪嗔痴变成真善美。从心,说明要用心去体察、体验,去感悟人生和职业的道理,强调的是思考;从吾,说明思考是用自己的身心去认识客观世界,去省悟自身。

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源或者说是内动力,即在于“感悟”,感悟教师这个职业的真谛和本质属性。人们常说,教书育人是一种“良心活”,本身就说明师德的评判标准和考核体系不可能完全科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对这一职业的正确感悟,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所以要想真正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还得从“心”抓起,还需修炼“内功”,还要真正“觉悟”。

浅析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内外因分析研究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