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诗词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

发布时间:2017-02-18 15:22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诗词鉴赏专题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诗词鉴赏专题练习

一、诗词鉴赏的常见类型:

(一)手法技巧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2.提问变体:

(1)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方法点拨:

(1)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2)必须熟悉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

4.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A抒情方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 ,融情于景、寓情于理 、寓情于事、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

B描写手法: 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渲染 、视角变化(远近、高低等)、比兴、白描;各种修辞手法……

C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对比、设问、反问、夸张、反复、借代、反语、对偶、典故、比兴…

D其它:联想、想象、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等

5. 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第三步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释】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问: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答: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二)语言风格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 的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4.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题:请体会下面一首诗的语言特色。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答:(步骤1)此诗语言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步骤2)首联借凤凰台的传说抒情写意,并点明题目。这一联中用了三个“凤”字,本为律诗大忌,而此处却不嫌重复,反觉圆转流美。全诗用韵自然天成,不假雕琢,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步骤3)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三)炼字赏析题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

3.方法点拨:注意区分类别,把握其深层含义

(1)典故性字词:挖掘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答题时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

(2)描写性字词:分析对营造意境的作用,答题时采用“生动准确”,"清新质朴”,“隽永”等词

(3)动作性字词: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可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

4.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题: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说说“尽”与“闲”两字在诗中的妙处。

答:(1)尽、闲本意为远去、清幽;(2)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显得环境特别寂静;(3)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4)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孤寂;(5)耐人寻味,意味深长。

(四)思想主旨题

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2.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3.方法点拨:

(1)古诗的思想内容大致有9种: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仁,离情别绪,伤春悲秋,怀才不遇,隐逸志趣,山水之情,吊古伤今。

(2)对思想主旨的把握仍需从景象入手分析意境。

4.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出诗歌的意象,归纳其特点和所营造的意境

第二步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意向,形象和诗歌主旨的关系

第三步明确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题: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通过描写“落日”“秋风”,营造了雄壮、开阔的意境,而“心犹壮”“病

欲苏”更明确地表现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诗词鉴赏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注]。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注] 谢家,即唐代著名歌伎谢秋娘家。古诗词中常用谢家代指歌伎家。

请说说本首词上下阕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并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抒怀的。

(二)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问: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三)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 浦 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被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集雨来。

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高一语文诗词鉴赏专题练习(答案)

一、答案:本首词上阕抒发了作者感慨年华已老、万事已休的心绪,下阕抒发了作者对国家败亡的痛惜心情。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连串的典故(或答巧妙地化用前人的诗句)来抒情:借刘禹锡《重游玄都观》诗“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刘郎”自谓,感叹自己漂泊的处境;借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桃花依旧笑春风”感叹“世事无常”,自己只有心灰意冷;借白居易在浔阳江上听琵琶因有感于天涯沦落而掉泪来写自己因国破家亡而流离失所,自己的泪要多于白居易。

二、答案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景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三、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四、答案: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放之情。

高一语文诗词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 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