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的境界
健身气功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形体动作的松柔匀缓,圆活连贯;内在的精神内涵是清雅脱俗,虚心静神。练习健身气功是放松身心,超越僵拙束缚,开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它是健身气功的基本要素之一0放松本身似乎无形无相,却隐藏于健身气功练习的全过程,处处彰显着它的存在与作用;同时也蕴含着健身气功的养生理念。本文从健身气功•五禽戏入手,浅析健身气功放松的内涵、层次、方法以及健身养生机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放松的境界。欢迎阅读!
放松的境界一、放松在立身修德中
从修身层面看放松。健身气功锻炼的基本要求是身心放松。松是进入练功态的前提条件。放松渗透在练功的全过程。只有当身心放松后,气血运行才能节节贯通;才能使肢体动作柔活连贯;才能引发身体的松沉之感;才能产生心神清静空灵之感;才能内心生发恬淡的神韵。也就是说,放松乃是一种从肉体到气息、从大脑到心神的彻底放松,此时的身心表现为气功态。所以,也可以把这种放松状态称为“松静”状态,松静状态就是形气神合一的状态。练功中肢体动作、气息及精神皆融摄于松静状态中,使形气神协调一致,形成了旺盛的生命活动统一体。
从修德层面看放松。健身气功所指的放松,具有浓郁的修德韵味。也就是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放松入静以修德。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到的“静为躁君”“清静,为天下正,不欲故静”“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等,虽然没有直接讲放松,却处处都在提倡虚无、柔弱、清静、无为而为。不言而喻身心放松也就在其中了。那种虚无清静的境界必然是身与心完全放松的状态。例如,“致虚极,守静驾”,通过长期练功,练功者会进入层次不等的虚静状态,而“虚极静笃”是心与道冥合的境界,是心与天地万物相合相融——天人合一的最髙境界。在不同程度的虚静状态中,大脑思维活动明显减缓乃至停止,即精神彻底放松、脑无杂思?“虚其心,实其腹”,亦为松静柔和的练功态。心意虚寂,了然无物,丹田处经络畅达,这就是上虚下实、气沉丹田的放松入静状态。“专气至柔,能如婴儿乎”,就是形容心神专一,气机相随,从而达到婴儿那样,身体松柔、无知无欲的清静状态。
放松的境界
放松的境界二、放松在循序渐进中
放松是一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过程。
1、松开:要有序地使全身肌肉、器官、韧带、关节处处松开、松展。松开各关节,连接骨缝间的韧带则可伸长,通过放开抻拉筋肌和关节,使形体动作轻盈、灵活、流畅。如五禽戏起势、收势中,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虚领顶劲等功法要求,都是为了让关节松展,韧带伸长。
2、松通:在心意清净的练功态中,全身各部位处处放松,连绵不断,节节贯穿,通达无滞。有意识地减少身体本身骨骼肌肉等的约束力,心意气劲从体内向外扩散,有身心融入天地之感。
3、松沉:包括内气下沉,气沉丹田,除百会虚领有微微上顶之劲外,全身都应处于松沉状态。功夫到一定阶段,练功中会自然将松传导全身,产生一种松沉之感。身形由于沉而略显挺拔,动作因为沉而圆活连贯,流畅自如。如在肢体松沉的状态下做五禽戏鸟飞动作,犹如一只无忧无虑的大鹏舒展羽翼,自由自在地翱翔于万里无云的天空中,练功者融入了一种洒脱惬意清净无为的境界。
4、松柔:松柔中处处体现着“和”,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肢体动作松柔,即各个关节等部位柔韧性好,以腰部为核心带动肢体做各种动作柔和圆润,周身运动皆轻盈灵动;二是心意宁静,神态祥和;三是气息平稳顺畅,人体阴阳调和;四是刚柔融和,贯通周身,浩然气畅;五是形气神和合为一。
放松的境界三、放松在技术应用中
1、形正体直显放松
放松一定要在身形中正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容易出现松懈。身体不正直,肢体动作则不柔缓、不圆活、不连贯,就会影响呼吸的顺畅,身心就不能放松,这就需要初练者用心意进行调控,从头顶贯穿脊柱直达尾闾的连接线,在肢体运动中尽量保持在一条线上,也叫尾闾中正。如做五禽戏虎戏动作时,不论前扑后仰、两脚平行或是移动脚步,这条中正线始终正直。
2、缓慢平稳求放松
健身气功要求动作缓慢和谐,避免产生忽悠不稳,影响放松效果。初学者要先练慢,从缓慢的运动中逐节放松全身各部位,逐渐感受放松的过程。移动的状态应该是两脚虚实变换分明,才能使重心起伏平稳。出脚迈步时,一脚移动时为虚,身体重心保持在支撑腿为实,待移动脚落地踏实时,重心慢慢转移,虚实分明,完成了动作从一个姿势向另一个姿势的平稳过渡,无摇晃起伏之状。足稳则身不可摇,要想做到足稳,步型、步法、腿法中的两脚的位置、方向、角度、距离、进退路线等,都要符合规格和要求。
3、一紧一松知放松
初学者动作紧张僵硬,顾此失彼,最难过放松关。通过一紧一松的变化,来感受和体会放松。如两脚并拢的直立动作,虽然要求全身放松,但很难达到,特别是两膝似曲非曲的动作很难把握,最易犯的毛病是屈膝,屈膝肌肉又是紧张状态,影响膝关节气的上下运行。方法是下颏微收,百会虚领,全身收紧,略停,先感受紧张,再瞬间放松,体会全身松的状态。反复练习,把这种感觉贯穿到整个功法练习中,松的要求自然达到。膝关节保持放松的状态,有利于气血通过、上通下达,同时保证身体重力顺利通过膝关节到达两脚,有利于久站不疲。若膝关节伸直或过屈,则关节紧张,负荷加大,不利于气血及身体重力的通过。
4、伸筋拔骨会放松
从伸筋拔骨的动作中学会放松。如五禽戏虎举动作,十指撑开举至头顶上方,掌心“劳宫六”与脚心的“涌泉穴”两点对拔拉伸,充分拔长身体。从表面上看是做直线伸展运动,但因为在拔伸的基础上要求松腰、松腹、沉肩,同时做到了心胸豁达、无物缠缚、轻松自在,整个人处于安恬虚静的状态中,故身心不但感觉不到紧张,相反,有种肢体舒展身心自在之感。其结果是拉伸了两点之间的组织,有利于物质的释放和气血的畅通,舒缓了直线的缺点,而成为一个“外方内圆”“外直内曲”的气血循环,周流不止。在伸筋拔骨、心旷神清的静态中做伸展动作,最能品味“在伸展中放松,在放松中伸展”的精义。
5、肩胯之间悟放松
肩与胯的放松是全身放松的关键。如五禽戏起势动作,左脚向左平开一步,两膝微屈,首先沉肩,用意念带动肩胛向两侧撑开,由此而生发的松劲随即将肩关节打开,并带动两肩下沉,顺势将松传导至两肘,松劲贯注腕部、手掌及四梢。即劲由脊发,由肩胛开始递相传导,上下相随,节节贯通,沉肩、坠肘、松腕,整个手臂便自然放松。放松了两肩及两肘,也就放松了胸部,这主要指形体上的。胸部放松不但指形体,更指心胸空旷,廓然无物。圆裆松胯则留下了放松的空间,体内气机才能顺利地腿、脚、胯腰及全身循环传递。
6、舍得之中有放松
健身气功的放松是一个不断舍弃的过程,松静总是在舍弃中不求自达。要放得开,放得下,心胸坦荡,虚怀若谷。如果把生活琐事当成一种负担,心就会烦躁,神就会昏暗不明,气就会散乱不固。因此,练习健身气功是要练掉限制肢体自由运动的僵滞呆板;释放束缚心神的胡思乱想,超越狭小的自我世界;练掉覆盖了先天真性的愚痴和贪嗔,进入悠然清朗的状态,以令身心轻安自在。如果练功时有念头从心中升起,马上对自己说:不想了,练完再说。慢慢地,你会在练功时自然而然进入不同层次的松静状态,这正是健身气功遵循无为而为、不求自得的自然法则。
放松的境界四、放松在恬淡虚静中
1、放松之中生灵动
放松入静的理论及方法,是古代圣贤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现代医学对静极生动的解释如下:当身体放松、心神清安、气息平和时,肠胃蠕动则相对加快,特别是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等微循环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而人体内脏各器官和肌肉、血管、骨骼等组织和及神经系统的修复功能正是通过微循环系统的正常运化来实现的。从松静中生出灵动之意有二:其一,练功时身心松静,能降低身体及大脑的消耗,增加人体所需营养,增强肌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其二,通过长期练功,人身与生俱来的真元之气自然而然生发于恬淡虚静中,流通百脉,温养脏腑,调和营卫,平衡阴阳。
2、放松之中得平和
放松,会使身形安稔不躁动,动作缓慢柔匀,气息平稳顺畅,神意淸爽明慧,从而调动形、神、气既各司其职又和合为一。亦如匀缓流淌的小溪,给人宁静和顺的感觉。“和”在人体中表现为:身体慶活,肢体各关节部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脉络通达,血融气畅,阴阳调和;心绪清净,感觉灵敏,身心安康。这种“视动犹静,视静犹动,以动御静,动静混融”的状态,自然而然达到一种“和”的健康状态。“心平气和”所蕴含的哲理:心意平静,气息流动就平缓和顺,身心则健康安舒,这是几千年古德圣贤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养生之道。通过习练健身气功,可以在松静中求得身心的“和”。
3、放松之中增智慧
健身气功的放松机理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对人的智慧开发具有积极作用。一个人处于放松入静状态,其心性道德自然而然得以涵养,遇到事情能够冷静思考,处理事物时清晰明智,不为外物所惑,人生境界不断升华,造就坚强、乐观、自信的人格魅力。放松入静是培养智慧的温床。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入静可令人“聪明曰开,德性坚定”,即清静能够激活人体内在的智慧。众人攀缘外境而动,逐物利而不安,圣人守护真性而静,合天道而安居。古代圣人并非一味地寻求清静逃避世事才教育大家修静的,乃是因为他们能够从寂静中获得生命的智慧,了悟天地万物生化机理。大量科学实验研究表明,气功能够调动和开发人的智力,增强记忆力、学习和运动成绩。放松入静能够使得大脑耗氧量降低,增加人体所需精微营养,增强肌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健脑补气的功效。
人身乃一小宇宙,在动作舒柔、心意安然、气息平和的状态中,形气神三者自然而然相守相应,与天地能量交融互换,形成融合一体的大宇宙,从而实现健身气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身心健康的养生目的。
放松的境界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