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青年故事
创业是一辈子的过程,成长也是一辈子的过程,所以任何在大学时候注重班内名次的人都是很少有出息的。看看那些成功创业的青年故事,学习他们,坚定自己创业的决心。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创新创业青年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创新创业青年故事一:
陈少军和吴继明:大学生废旧手机中炼黄金
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手机市场历经多次“换机潮”,每年被淘汰丢弃的废旧手机成为污染环境的隐形“杀手”。殊不知,废旧手机也是一座富矿,湖北大学环创团队的4名成员就从废旧手机中炼出了黄金,近日还获得了20万元天使投资。
旧手机里藏“金”
这个项目有做头
环创团队成员,湖北大学2013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陈少军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日常生活中他发现,很多人对如何处理闲置的旧手机感到头疼。
而做过近2年手机代理和二手手机买卖的同班同学吴继明却认为,这些令人生厌的电子垃圾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因为,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的一项数据显示,经过加工提炼,6700部废旧手机可以产生700克至1400克黄金。
去年11月,通过市场调查和实地走访,陈少军和吴继明发现,目前废旧手机回收渠道主要依靠街头小贩和废品站回收。“一边是每年数以亿计的废旧手机,一边是不饱和的回收市场,让废旧手机炼出‘金’应该不是梦。”二人一拍即合,打算从废旧手机中“掘金”。
门外汉找来技术支援
O2O收手机潜心“炼金”
为了弄清项目的技术难度、市场可行性和落地可行性,两个体育专业的学生成了化学院和商学院的“常客”。后来,他们结识了化学化工学院2011级学生刘建松,并请到了化学化工学院的陈怀侠教授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团队就这样组建起来。
据介绍,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对18部手机的主板部分进行提炼,通过与化学试剂进行反应和生物技术处理,1公斤的手机主板中大约可以提炼金0.28克,银2克,铜100克,钯0.1克。大约25部废旧手机可以提炼出1克黄金。
“我们提炼出的黄金纯度达99.95%,铜可作工业用铜。目前项目处于投资对接阶段,我们正在加紧研究和改进提炼技术,提高提炼效率。”刘建松说,在前期技术和提炼工厂方面,他们还取得了武汉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并在回收渠道方面与电信达成合作协议。
近日举行的“武汉光彩·促进创业创新公益活动暨Top Doer全球创业周创业孵化行动”中,他们的“炼金”项目获得20万元天使投资。陈少军说,目前团队正加紧筹建自己的网上旧手机回收站,以O2O模式打破传统旧手机回收格局。
创新创业青年故事二:
肖煌和陶亮:名校生不要过万月薪辞职当菜贩卖菜
“你一个大学生,是怎么放下面子来卖菜的?”“工作不分高低贵贱,难道沾了油渍的钱不能买阿玛尼?”肖煌把两斤卤牛肉递给顾客,将油腻腻的双手在格子衬衫上擦了擦,转头笑着对记者说。
这名武汉理工大学2007届的毕业生,在一家IT公司做了6年,月薪过万,因为厌倦了朝九晚五的打工仔生活,大半个月前辞职,联手自己的大舅子——武汉工程大学2012届毕业生陶亮,在南湖风华天城小区旁承包了一个生鲜超市,干起了菜贩的活计。
现在——戴眼镜穿衬衫的菜贩
11日早上9点,武昌南湖风华天城小区枇杷坊小街,肖煌和陶亮的生鲜超市立于一排门面房中间,并不打眼。
超市里面分左右两区,右边专卖新鲜菜蔬,由陶亮经营;左边专卖各类卤菜,由肖煌经营。
“一共是7.8元,这是找您的零钱。慢走。”23岁的陶亮穿着蓝色格子衬衫、黑西裤、黑皮鞋,每送走一个客人,他就习惯性地推一推眼镜,擦一擦收银台前冰柜的玻璃,又擦一擦沾了菜根泥土的手。“习惯了,以前做完实验都要擦擦桌子、擦擦手。”这个曾经就读于生物专业的大学“理科男”说。
在陶亮对面,戴黑框眼镜的肖煌斯文有礼地招呼着客人:“卤肉开张,先尝后买,阿姨,尝尝我们的卤猪蹄吧,前三天特价,卤肉每斤减两块。”送走客人,他小心翼翼地放下菜刀,有点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我是学计算机的,弄得满身都是油,还是有点不习惯。”
据肖煌介绍,现在店里除了他和陶亮之外,还有三个员工,是自己的岳父岳母和妻子。“自己家的生意嘛!现在只靠家里还忙得过来,等过些日子,业务再有了扩展,我打算再雇几个员工。”
过去——为创业放弃万元月薪
肖煌2007年毕业后,在武汉一家IT公司做软件开发,经过几年的打拼,已经当上了业务主管,月薪过万元;陶亮去年毕业后,就去了深圳一家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做医药研究,月薪也有3000多元。照道理,两人都算是找到了专业对口且收入不错的工作,但两人都有一颗创业的心,所以辞了职,专心卖菜。
“我在IT行业做了6年,东跑西颠的卖软件、搞开发,才熬到了业务主管,也不过是月薪万元。我再做下去,还是一路颠簸给别人打工,再做几十年也就是一个月挣1万多块,没意思。”肖煌毫不掩饰自己当老板的雄心壮志。而陶亮下海的原因,则是因为在实验室的工作太枯燥,他创业是为了追求一种“有激情的生活”。
对那些说卖菜不体面的人,他们不以为然:“搞IT、搞生物工程就一定比卖菜有前途?我们以前是给别人打工,现在是自己当老板,当然是做老板更有前途。”对于选择卖菜这一行,两人均表示不是盲目做的决定,而是一个理性的选择:“生鲜超市是未来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现在有商务部的政策支持,前途无量。”
肖煌说,现在店里每个月的流水账能达到六、七万元,经营的成本开销大概在1万元左右。“我们经过了大半个月的考查,走遍了这周边所有的店铺,发现南湖这边的市场还是蛮多机会的,可以进一步开发。”肖煌自信地表示。
未来——立志要“数字化”卖菜
采访中,肖煌不止一次的提到大学专业背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而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莫过于他的“数字化经营”卖菜理念。“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大型企业正在向信息化、现代化转型,卖菜也可以实现。”打开电脑,肖煌熟练地把各项销售指标添加到Word文档、Excel表格之中。“我现在正打算把我的成本、销售额、账目等具体的数据绘成曲线图和表格,用直观的数字化形式管理和分析我的经营。”肖煌认为,数据化、信息化的卖菜方式可以让他的管理和计划变得精细、科学。
肖煌觉得,他的专业优势和工作经验都与IT产业有关,而南湖这个区域的居民有着自己的消费偏好,而生鲜产品的流通、管理也需要专业的电子化监测,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财务和市场运行管理,根据相关数据做出合理的市场预期,有利于自己扩大经营,为自己的连锁店计划打下基础。
创新创业青年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