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英语考试的建议仓促且鲁莽

发布时间:2017-06-06 13:23

相关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学习英语已经不再纯粹由国家决定了,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取消英语考试的建议仓促且鲁莽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取消英语考试的建议仓促且鲁莽

政协委员俞敏洪:取消英语考试的建议仓促且鲁莽

俞敏洪告诉记者,即使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孩子们都有第二外语(课程)的考试。“这标志着现在的世界不再是孤立的世界,所以学习英语对孩子来说仍然是一件有好处的事情。”

虽然俞敏洪并不赞成取消英语考试,但他提出降低英语在高考(精品课)中的比重,或者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难度。“如果有的家庭希望孩子未来出国深造,自然会给孩子增加英语学习的量,但英语对于普通老百姓,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孩子来说,学习起来依然有一定的困难。”

俞敏洪举例说,北京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山西、四川山区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但是高考却使用同样的英语试题,“这就会导致对孩子的不公平竞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是主张英语难度下降,但我不主张取消。”

高考取消英语是短视的“有限理性”

这是一种纠结的处境,也是一种尬尴的现实。当下的英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沦为应付高考、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职称考试等各种考试的需要,而非出于教育和引导人们使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的目的。所以,即便人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大多数人始终无法熟练地利用英语听说读写,难以和“老外”无障碍交流。

“高考取消英语”的初衷,在于给中小学生减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运动锻炼、发展兴趣爱好、休息和睡眠。然而,这样的想法只是看上去美好,却很难落到实处。高考作为一种纵向的社会流动渠道,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与梦想。即使“高考取消英语”,中小学生依然会在其他科目、其他考试上进行激烈的“分数争夺战”。指望通过“高考取消英语”来减负,难免事与愿违。

在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盛行的当下,“高考取消英语”的社会基础就在于不少人认为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用不上”。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看,英语学习入不敷出、划不来,让一些人对英语学习缺乏价值认同。

实际上,不是“英语无用”,通过英语这一媒介去打开“另一扇窗户”,了解其他国家的科学技术与思想精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当今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开放、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掌握好英语这一语言工具,让沟通更加低成本、高效率,有助于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俞敏洪也直言,即使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孩子们都有第二外语的考试。“这标志着现在的世界不再是孤立的世界,所以学习英语对孩子来说仍然是一件有好处的事情。”往大了说,世界上70%以上的邮件是用英文写或用英文写地址的;全世界的广播节目中,有60%是用英语进行的;国际上的资料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发表的;大部分的国际会议是以英语为第一通用语言;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程序还是用英语编写。我们学习英语,是为更好地了解世界,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若以一种封闭、排斥的态度来对外英语教育,表面上契合理性选择,实际上却是一种功利、短视的“有限理性”。

取消英语考试,也会加剧中西部、城乡教育不平衡。大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厚,即便取消英语考试,也有各种途径和资源获取学习英语的机会。但对于乡村、尤其是贫困乡村来说,取消英语考试,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切断了英语学习之路。没有了强制力保障,“英语鸿沟”的拉大,也势必影响着“知识鸿沟”随之拉大。俞敏洪并不赞成取消英语考试,但他也提出可以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或者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难度,如此来平衡地区学习差异,体现公平竞争。

一些人将英语教育和国学教育、汉语教育对立起来,认为“高考取消英语”有助于“救汉语”。高考和教育改革,不能简单、生硬地顾此失彼,而是要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形式的转型和创新。推动英语教育以及考核形式的改革,关键在于尊重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让英语回归语言工具的本位,而并非提升人们的应试技能。

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发动全身,考试制度的完善堪称“天下难事”,“十分重要、十分复杂、十分敏感”。高考作为一个“指挥棒”,不仅要把握当下,更要着眼未来。“高考取消英语”表面上是一种“减负”,实际上却是一种“因噎废食”。

猜你喜欢:

1.取消用英文怎么说

2.2016年高考为什么要取消英语考试

3.如何用英语打电话取消预订好的房间

4.淘汰用英语怎么说

5.北京2016年高考改革或取消英语

取消英语考试的建议仓促且鲁莽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