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恋的政治论文

发布时间:2017-03-31 23:09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早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发生得很自然,很纯洁。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早恋的政治论文,仅供参考!

关于早恋的政治论文篇一

浅谈中学生的早恋现象

摘 要: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早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发生得很自然,很纯洁。但有个别学生将这种异性的吸引误认为是爱情,过早地陷入情网无力自拔。这将引起学校、家长的全面关注。

关键词:青春期;早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093-01

一、早恋形成的原因

1.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一定的程度,对恋爱产生好奇和神秘感,对异性产生好感,继而产生早恋。

2.父母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学生感到寂寞,导致性格较弱。虚荣心强,希望有一个依靠,经常跟异性同学玩,日久生情,产生好感,于是接受异性的殷请、赞美。

3.不健康的影视节目和读物的影响,特别是沉迷于爱情小说、感情丰富的人,常产生一种想要的欲望去追求“理想的爱情”。

4.某些老师和家长错误地将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误认为是早恋,采取不适当的教育方法,使得学生将错就错。

5.父母离异,心情苦闷,向异性同学倾诉时,能得到极大的安慰,从而产生好感。

6、.学习不投入,成绩较差,没有远大理想。他们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很少受到特殊的关心,又无法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于是自甘坠落,将精力和时间投上感情。

7.同学中的消极影响。当早恋成为一道越来越常见的“风景线”时,孩子们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或者一向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校花”、“清华娇子”也居然参加到早恋的行动去时,同学们心理上的冲击和诱惑,是相当可怕的,这时,如果又冒出一个还不让人讨厌的异性朋友通过打电话、QQ聊天、献殷勤,此时的学生很容易越过同学的边界线,坠入爱河。

8.在高考压力下,许多同学为了不辜负教师和家长的希望,忽略自己的心理和精神需要,结果产生心理和精神压力。同学们又无法诉说,偶尔遇到一个谈的投机的异性“知音”,就将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二、早恋造成的危害

1.早恋者容易受到伤害,青少年态度还不稳定,恋爱中容易产生矛盾,心理上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容易在感情上受到伤害。有的青少年因早恋受伤害而怀疑人生,甚至不相信他人,给自己感情生活造成阴影,导致影响成年后的婚姻生活。

2.早恋荒废不少优秀学生的学业,毁了不少孩子的前程。早恋者往往把精力集中于感情,学习不由自主的分心,成绩不自觉的下降,有的孩子错认为:“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或者认为“相爱产生动力,促进两人的学习”,这些都是不客观的。

3.早恋就像“昙花”瞬间即逝。很难修成正果,早恋使父母、学校的干涉,两人感情的裂痕、转学、升学,工作等太多的因素,都使这个不健康的婴孩中途夭折,青少年应从别人的现状想到自己早恋可能面对的结果,尽可能健康的度过青春期的躁动。

4.感情冲动,种下苦果。早恋往往和性相伴而行,青少年性意识萌发,对异性欲望强烈,容易激动,感情难以控制,容易冲动。一旦心理和生理防线被冲破,容易出现一些出轨的行为,如未婚先孕会使双方惊恐不安和无所适从。于是有的少女怕别人知道,便偷偷到远离家的医院去做人流,术后又得不到充分休息,给身体造成极大地伤害。有的少女甚至因自行买药打胎而死于非命,更有的少女在事情被露后,难以面对现实,继而轻生。

5.涣散意志,影响风气。一些人把早恋事件当作课余饭后讨论的焦点,探听恋爱者的行踪和隐私活动,相互传闻取笑。转移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的甚至羡慕、向往、仿效他人,影响了学校的风气,

6.早恋的男女学生热衷于单独与恋人一起,为避人耳目,他们常找一些没有熟人、偏僻的曲径幽巷,讨厌别人的干扰。长此以往,这种二人世界会逐渐脱离大众,他们也很少与班级多数同学正常交往,与集体和同学逐步形成隔阂,把自己推到孤立的位置上去。

三、早恋的预防措施

1.开展好中学生青春期教育。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注意做到不渲染、不描述、不庸俗,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要知识、消除“神秘感”,并认识早恋的危害。

2.加强青春、理想、前途教育和法制教育。在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的同时,应根据青少年学生记忆力好、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精力充沛等特点,进行青春期理想前途教育,“五自”教育(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法制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人身最紧的只有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

3.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利用班会、团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学生充沛的精力引导到正当高尚志趣和对各种知识的探求上。要形成一种健康的环境和正确的舆论,使学生各种朦胧的感情得到束缚和自制,对抵抗社会的一些不良影响,如不健康的小报、书画、录像等,也有很好的作用。除了进行一般的人生观青春期教育以外,还有两点必须予以注视:一是开展青少年应该怎样正常交往的教育;二是开展高尚情操教育,让青少年进行专心、勤奋地学习和经常参加健康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转移他们自然产生的性兴奋,增强他们的理智水平和自制能力。

4.努力建设一个严肃活泼的、积极向上的校分和班集体。建立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友爱的优良校分和班集体。有了这样的环境,他们感到充实、感到有意义、感到温暖。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局面,提倡男女之间一种兄弟姐妹般的纯真友谊,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有利于良好的性格和个性的形成。

5.得当的运用“异性效应”。教师应注意异性学生间互助互补,编排座位时注意男女的搭配,安排班干部注意男女声的配合等,增加男女生接近的机会,有利于消除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产生的烦恼和对异性的神秘感,使男女同学间保持和发展正常的同学友谊。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刻,这个时期既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自我意识和智慧的增长期,又是确立人生理想、形成人格品质、培养道德责任感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正确认识和对待“早恋”,在理智中成长,健康而愉快地走向自己人生的成熟。使自己安全健康地渡过青春期。

关于早恋的政治论文篇二

试析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中学阶段,是决定个体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时期,常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而中学生早恋,已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严重地困扰着大多数教师、父母。本文从中学生恋爱的生理基础写起,针对中学生恋爱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三个方面的特点进行描述,对当代中学生早恋类型进行归因分类,并结合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探究早恋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正负面影响。最后,从当今社会环境出发,结合中学生恋爱的特点简要论述了学校、家长和社会对早恋问题的责任与应对策略。

中学生早恋心理过程危害对策中学生早恋已成为一个被家长老师们所熟悉的普遍问题。尽管它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由于目前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加之中学阶段的学生身体状态的巨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等一系列独有特征,这个非常时期被心理学家界定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它是决定个体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因此,如何解决早恋问题,仍需要进行不断探讨、不断研究。

一、简述中学生恋爱

1.心理过程简述。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人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活动过程体现出来的特点。

2.中学生早恋及其生理基础。早恋也叫做青春期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中学阶段正式进入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成熟,性功能逐步完善,形成第二性征。男生15~16岁出现遗精现象,阴毛、腋毛、胡须、胸毛生长,喉结的膨大。女生乳房显著变化,同时音调变得尖而细。这些生理区别使男女同学之间相互好奇吸引。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产生效应。加之诸多媒体对不良信息的宣传,中学生对异性、恋爱的认识快速发展,并很容易对所看到、听到的不良信息盲目认可,从而造成错误模仿。

二、中学生恋爱的特点

1.中学生恋爱的认知特点。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其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变得更加成熟,并以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其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力、有意记忆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

2.中学生恋爱的情感特点。所谓情感是情的感受方面,即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现。它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它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人需要为中介的。中学生的情感丰富,具有少年的热情与冲动,容易兴奋、被激怒,情感体验更加深刻细腻。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希望,情感的社会性更为明朗,对爱恨分明且更有自觉意识。好交友,重情义,具有活泼愉快的心境。这些一般情感特点同样也贯穿于整个恋爱的过程,具体恋爱情感特征表现如下:首先,中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体现出了自相矛盾的情感。一个初中生有时可能自觉地帮助老弱病残,充满同情心理,但有时又会蛮不讲理地欺侮他人;有时会对父母老师比较顺从尊重、怀有强烈朴质的爱,有时又讨厌甚至怨恨父母老师。其次,中学生在恋爱过程中还体现出了难舍难分而又喜怒无常的对立情感特点。陷入早恋的中学生所激起的爱的情感,其强烈程度不亚于青年人。这种难舍难分、缠绵温柔的心境状态与他们容易激活激情,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甚至会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怄气、愤怒的情感特征形成鲜明对照。最后,中学生在恋爱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过于美化对方、迷恋对方的情感倾向。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女生们对早恋大都有着“美”的概念意识。他们眼中的对方,他们口中的中意人往往并不是最真实的原版,而是经过自我无意识的美化后的结果。俗语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用于中学生早恋是太合适不过的。

3.中学生恋爱的意志行为特点。所谓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心理目标的过程。中学生意志特点主要表现在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几个心理品质上。意志是在人的行动过程中形成的,又在行动过程中表现出来,因此意志与行动紧密相连,人们的大多数行动都是意志行动。而中学生对早恋的行为与认知、意志产生了矛盾。根据调查,对于“您认为中学生应该早恋吗?”有47%的学生选择“应该”;53%的学生选择“不应该”,但实际有过恋爱经历的占到85%。这反映了中学生思想认知与实际行为的矛盾性。有69%的学生认为早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爱,这说明许多人将异性交往过程中的友谊、浪漫、喜欢等情感统称为早恋了,由此也看出,如果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学生大都能够较理智地看待异性同学间的感情,而身临其境时就难以判断或把握。这说明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的中学生尽管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但自我抑制力较差,表现出感性与理性的矛盾。总结中学生恋爱时的行为特点如下:(1)突然变得特别爱打扮,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和发型,常对着镜子左顾右盼,迫切要求父母添置时髦的服装、首饰或通讯工具。(2)家长反映孩子上学突然变的早出晚归,时间上没有规律;老师却发现孩子在校经常迟到、早退,上课时魂不守舍,请假频繁,甚至旷课外出。瞒着父母和老师、班主任去公园、溜冰场、音乐茶座等场所。(3)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心事重重甚至精神恍惚,学习成绩呈急剧下降趋势。(4)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不语,精神萎靡,经常逃避集体活动,在家也不愿和父母说话,对弟、妹的态度也粗暴了。比较文静的孩子也可能突然变的表现欲极强,急于表现出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事实上并不一定有这方面的专长)。(5)回到宿舍或自己家里时喜欢一个人躲在床上或房间一角想心事,常走神发呆,一经人提醒,往往搪塞敷衍,逐渐疏远了与集体、他人的交往。(6)在异性面前表现失常,如女学生在喜欢的男生面前往往有些忸怩作态,行为表情不自然;而男生在喜欢的女生面前往往勇于表现,展示自己能干,灵活、聪明和智慧。独处时情绪起伏大,有时兴奋,有时忧郁,有时烦躁不安,做事没耐心。

三、中学生恋爱的类型

根据前文对中学生恋爱过程中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不同特点,把中学生的恋爱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自然纯真型。由于进入初中后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自然的对异性同学产生爱慕之情。再加上没有适当的教育引导,使其将这种正常的好感、好奇同真正的爱情混淆,从而处处“留心”,这种情况往往女生多于男生,带有纯情言情小说的色彩。

2.叛逆逆反型。由于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如果老师、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不但不能防止早恋,反而会成为它的“催化剂”。

3.浪漫炫耀型。出于炫耀、攀比、虚荣的心理。一部分中学生爱赶时髦,颇具浪漫情怀,模仿成人行为玩潇洒,从而达成变为班里焦点被众人关注的结果。他们认为围着自己的异性朋友越多,越能表现出自己的魅力或风度。此类学生大都有长相漂亮或显著的文体艺术特长,因而也容易成为“中心人物”。

4.情感寄托型。有些学生的家长是典型的严厉专制型,或已经离异型。孩子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关爱,心灵产生了一定的创伤。于是便到学校里寻找自己的知音,自我的精神寄托。他们由于相同的经历或感受自然的走到一起,很快转向恋爱关系。

5.成熟型。这类学生大体生活在民主化的家庭气氛中,他们乐观、开朗,很少与父母有太深的鸿沟。他们的认知特点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稳重,对“爱情”也有较同龄人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够正确地对待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这一类型的学生数量是非常少的。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分析

根据前文中学生恋爱的心理过程特点的阐述可以看出,中学生的生理、心理都还不够成熟,自制力较弱,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社会大风气基本没有抵抗力。

首先,是应试教育使学习枯燥乏味,素质教育名存实亡,成人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学生的各种娱乐活动被剥夺,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学习辅导班,学生们只好在学校里通过恋爱自娱自乐。所以,社会应在强调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娱乐生活的关心。

其次,是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关于爱情方面的刺激信息越来越多。电视剧、电影、广告片、杂志、网络中关于爱情的问题频频出现,仿佛所有都是以爱情为主题而创作的。这些信息中所传递的中成年人特别是现代的一些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与一些传统大不相同的情爱观,严重地影响着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使他们感到迷茫,感到一种好奇,进而开始模仿成人的行为。除此之外,更有些报刊杂志,尤其是街头小摊上的书刊,甚至还有一些医院、药业公司都唯利是图的雇用营报人员公然地在街道或学校附近传送带有露骨的性描写的各种宣传小报,所有这些对处于青春期又缺乏正确的性知识和性观念的中学生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刺激。针对这点,社会中的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机制,狠抓落实,排查控制各种不良信息的宣传。

无论中学生自己还是家长,老师都对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概念极其模糊,尤其是大部分成人只要一提及中学生恋爱就吹胡子瞪眼,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认为好学生是不会早恋的。其实不然,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追求“爱”是人的本能。之所以说早恋对中学生有危害,是因为中学生生理心理都不够成熟,不能正确的面对恋爱,不能合理的规划时间精力去的处理好早恋中的各种问题,平衡恋爱、生活与学习。所以,在解决早恋问题时,也要顺应人的心理规律,以疏导,引导为主,不用或少用硬手段。

1.学校方面。学生对外界的认识是随着自身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所以,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认识观念,学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关注,及时了解学生恋爱的心理。及早的发现,干预,及时和家长联系,说服家长教育孩子时不责骂不辱骂,与家长统一解决对策,多方面配合。

其次,是开设相关课程,进行恋爱观教育。由于我国对恋爱和性教育的欠缺,导致不少学生对恋爱和性问题好奇,迷茫又困惑。因此应加强有关方面的教育。针对中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特点讲解一定的生理卫生知识,可消除异性间神秘正如前文所说,恋爱这个社会活动本身没有错,“爱”是人类永恒的美好的主题,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爱与被爱,人类只有在充满爱的世界里发展才会建立出更美好的未来。

再次,是开设心理咨询港湾,加强心理辅导,积极干预早恋问题。让更多的专业心理医生或专家给予这方面更多的指导,采用心理学方法解决问题。

2.家长方面。根据前文阐述的中学生恋爱过程中的情感特点,家长应从“关怀、理解、尊重”入手,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方法,仔细观察并深入了解学生,分清学生早恋的不同原因,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措施。

(1)针对自然纯真型,鼓励指导

由于这类学生是由于生理心理变化和好奇心的驱使而恋爱,往往把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混为一谈。家长应鼓励他们与更多的异性朋友交往,并从观念上让学生明白,男女同学接触交往是正常的,是美好纯真的友谊。异性交往只不过是与同性间交往不同的一种人际关系罢了。

(2)针对叛逆逆反型,以理动情。教育孩子时不要责骂不辱骂。以粗暴的方式指责或制止,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会使这类学生自觉产生免疫力。家长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把学生这股叛逆劲引导到努力学习上。

(3)针对浪漫炫耀型,沟通引导。由于这类学生是出于炫耀、攀比、虚荣的心理而恋爱。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学会自我反省,自我调节。引导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增长内涵上。这类学生需要的是一盏明灯,一盏心灯,照亮他们前进的路。

(4)针对情感寄托型,加强关爱。造成这类学生早恋的原因在于家庭,那么家长自然应付主要责任。家长应腾出一定精力和时间关心孩子,让他们感到被关爱,被心疼。尤其是当代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做伴,许多心事压在心里,很容易对异性产生移情。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包括与孩子谈自己成长的历程,谈当今的社会现状,谈未来的理想等等,目的就是要减少孩子的孤独感,空虚感。和他们搞好关系是处理此类学生早恋的根本途径。

(5)针对成熟型,扬长避短。对于这类少数学生,家长应抱有相信但时刻关注的心态,帮助他们更好的扬长避短,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慢慢成长。没有必要一概的反对禁止。教会孩子如何去爱,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有时候比学习具体的学科知识更为重要。

早恋是父母最担心的青春期问题,害怕孩子因此而耽误了学业,害怕他们做出这个年龄不该做的事情,更害怕他们因此而造成感情上的伤害。这些都可以理解,但要解决问题,要先处理好情绪,再处理事情。因此,父母要以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以平常心处之,不夸大它的严重性,不伤害孩子纯真的感情,当然也不可小视它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中学生早恋的应对策略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过度时期,是个体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各种问题的多发季节。其中,中学生早恋问题是被众多老师、家长最为担心关注的问题之一。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们有着显著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前文对中学生早恋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特点的分析与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当前中学阶段的早恋问题越发严重,是由于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共同影响形成的。要想消除或降低早恋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必须从多方面着手,联合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客观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耿步健.健全人格的标准与人格教育.当代青年研究,2006,(8).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金乐.当代女学生恋爱观的研究与思考.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4).

[4]林丰勋.教育心理学.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关于早恋的政治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