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的故事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不足。以下是取长补短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孟子的人。他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受人们的尊敬。无论人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不懂的,都去向他请教。他会给人们提供好的建议,从而帮助人们排忧解难。
当时的滕国是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很多大国都想欺侮它。滕国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去寻求大国的保护。滕文公觉得一味让大国保护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让滕国真正富强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于是,他就和大臣们商量这件事,但讨论了半天,一直没有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办法。
后来,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励滕文公,要想使国家真正富强,就必须实行仁政。孟子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意思是说,现在的滕国,如果把长的地方去掉,然后补到短的地方,方圆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来治理,滕国肯定能变得富裕强大。
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相关阅读:
成语概述
【注音】 取长补短 ( qǔ cháng bǔ duǎn )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解 释】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弥补自己的不足。
【示 例】曹禺《王昭君》第三幕:“~,使两家百姓欢乐富足,这就是我们的体面。”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
【近义词】扬长避短【反义词】故步自封
【歇后语】长衫子改夹袄;瞎子背跛子
【灯谜】截了大褂补短裤
成语出处编辑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推荐阅读文章:
1.取长补短的故事
2.洗耳恭听的经典故事
3.管鲍之交的故事介绍
4.上行下效的故事
5.关于固若金汤的故事
6.柳暗花明的故事
取长补短的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