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头晕是怎么回事
如今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坐车头晕的状况,晕车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是什么原因造成晕车的呢?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晕车的知识,一起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晕车在医学上称为“晕动病”,它与我们耳朵的前庭器官有直接关系。人的耳朵分内耳、中耳、外耳三部分,其中内耳的前庭器官具有调节身体平衡的能力,它经前庭神经与中枢神经连接。乘车时,车辆的变速运动、颠簸、旋转等,都会使人经常不规则地改变体位,使内耳的前庭器官受到刺激,并导致身体局部功能紊乱,出现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不过,每个人的耐受能力都不同,这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受视觉、体质、精神状态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相同的条件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晕车哦!
现在,科学家研究发现,晕车还受车辆运行时产生的次声波的影响。次声波是指振动频率低于20赫的声波振动,它低于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一般人的晕车是由每秒振动2~20次(即2~20赫)的次声波所引起的。
对晕车的人来说,可以通过特殊的体育锻炼,如荡秋千、练滚轮等,使自己适应回转运动和平衡运动,从而加强自己平衡器官的功能,克服晕车带来的不良反应。
为什么会晕船、晕车、晕机?
运动病又称晕动病,是晕车、晕船、晕机等的总称。它是指搭乘交通、运输设施时出现的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群。确切地讲,晕动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疾病,它仅仅是敏感个体对特殊运动刺激的应急反应。
已有的大量研究证明,晕动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密切相关。人体的前庭平衡感受器官位于内耳,包括三个半规管和椭园囊、球囊,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的刺激。半规管感受角加(减)速度运动刺激,而椭园囊、球囊的囊斑感受水平或垂直的直线加(减)速度的变化。当我们乘坐的交通、运输设施发生旋转或转弯时(如汽车转弯,飞机作园周运动),角加速度刺激两侧内耳半规管感受器产生生物电,这些电信号通过神经传向前庭中枢并感知此运动状态;同样当乘坐的设施发生直线加(减)速度变化,如汽车启动、加减速刹车,船舶晃动、颠簸,电梯和飞机升降时,这些刺激使前庭椭园囊和球囊的感受器产生形变放电,向中枢传递并感知,这些前庭电信号的产生、传递在一定限度和时间内人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的耐受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致晕阈值,如果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出现运动病症状。
另外,在前庭系统受到病理刺激时,传入大脑的病理体位信息与大脑原来的空间位置定向发生矛盾冲突,人们便产生天旋地转或自身旋转等眩晕感觉。如同眩晕产生的机理相似,交通工具带来的运动刺激犹如人体内部的前庭病理刺激,虽然人体会随车船的运动不知不觉地、下意地、反射性地重新进行空间定向,但它与人脑原来的空间位置定向还是也会产生部分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加强、累计突破一定限度,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的一系列症状便相继出现,只不过此刻称这些症状为晕车、或运动病,而不是眩晕。
人群个体对运动刺激的耐受性差别很大,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受视觉、体质、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空气异味)等因素影响,所以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现晕动病症状,或同一个体在类似的客观条件下只在某些时候产生晕动病。
有文献提道,晕动病也可能与声刺激、尤其是次声刺激有关,但该学说尚待进一步证实。
坐车头晕是怎么回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