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奋学习的故事
攀登科学高峰,就象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勤奋学习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勤奋学习的故事篇一:恩格斯的读书方法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信,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好。恩格斯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
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关于勤奋学习的故事篇二:自信的李远哲
李远哲是台湾著名的科学家,他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被誉为“物理化学界的贝多芬”。
李远哲出生在台湾,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从小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方面的知识。在各种思想的冲击下,李远哲养成了什么都靠自己思考得出结论的惯性,并且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中的时候,李远哲除了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牢牢掌握外,还自学了不少更高深的课程。一次考试,他每道题目都至少用了三种解题方法进行计算,卷子所有空白的地方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
老师批改试卷的时候吓了一跳,他知道李远哲成绩好,可是这张试卷上运用的解题方法,好多都是大学才学和知识。想了想,老师故意给了李远哲零分。
果然,一会儿李远哲就跑到办公室来了,不服气地对老师说:“老师,我明明做对了,为什么给我零分?应该给我一百分啊。”
老师看着自信的李远哲,说:“你这几道题的确做对了,可是我考试是为了检验大家有没有听懂课堂上的知识。你这样答题,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掌握了呢?”
李远哲说:“那些知识我都懂,就是因为懂了我才不用,希望用新的方法来解题。”
老师说:“那你准备一下,下节课由你来给大家讲讲你的解题思路。如果大家都赞成,我就给你打一百分。”
上课了,同学们端端正正地坐着,李远哲大步走上讲台说:“同学们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讲几种新的解题思路。”然后开始边写板书边解题。
同学们大开眼界,对李远哲十分佩服:“哎呀,这种方法真简便!”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我也要向他学习,多学点知识,多想几种解题方法!”
看着这一幕,老师满意地笑了,提起笔在李远哲的卷子上写了一百分。
关于勤奋学习的故事篇三:载酒问字的典故
汉代,有一个人叫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他是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扬雄在青年时期学习很刻苦,博览群书,知识丰富。他不善言谈,善于思考问题,清静寡欲,不追求富贵,不贪图虚名。一生喜爱文学,尤其偏爱辞赋。他虽家境贫寒,但却全心写作,著述很多。晚年在新莽朝当了一个大中大夫。
扬雄曾经因病辞了官,后来又被任为大夫。由于他的家境贫穷,又喜欢喝酒,所以很少有人去拜访他。因而每有爱好学问的人都是带着酒菜向他讨教,巨鹿的侯芭经常和扬雄住在一起,学习他著的《太玄经》、《法言》等哲学著作。
关于勤奋学习的故事篇四:陈毅元帅喝墨水
陈毅元帅自幼好学,酷爱读书。他看起书来,有时废寝忘食,达到入神入迷的程度。
有一次,陈毅到一位亲戚家去过仲秋节。进门后,他意外地发现了一本自己渴求日久的好书,于是便不顾几十里跋涉的疲劳,一头扎进一间空屋子里,兴致勃勃地读起来,一边读还一边用毛笔作笔记。亲戚几次催他吃饭,他都舍不得放下。后来,亲戚只好把蒸好的糍粑和糖给他端到了书桌上。糍粑本该蘸着糖吃,谁知陈毅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书上去了,竟然把糍粑伸到砚台里蘸上墨汁往嘴里送。
过了一会儿,亲戚给他端面条来,见他满嘴都是墨,大吃一惊,不由自主地“啊”了一声。这下子,把外屋的人全引进来了,大家一看陈毅那滑稽的样子,都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陈毅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之后,诙谐地说:“喝点墨水没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
关于勤奋学习的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