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莫言先生的一封信
莫言堪称中国新时期文学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帜。莫言不断给读者和评论界带来崭新的阅读审美冲击。莫言是我国伟大的文学作家。下面小编整理了给莫言先生的一封信,欢迎大家阅读。
给莫言先生的一封信篇一
尊敬的莫言先生:
您好!当我在电视机前看见您莫言爷爷高举奖杯,站在领奖台上时,我激动地流泪了!因为您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爷爷,您从小生活在农村,因为家境贫穷,您五年级时就辍学帮家打工维持生计。但您嗜好读书,冒着家长惩罚的风险读书,甚至出力推磨换书看,推10圈磨才能获准看1页书。您生活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还不忘学习,如今我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可一点都不懂得珍惜,我们简直和您差远了。您笔耕不辍,在劳动之余写出了那么多作品,比如:《蛙》、《生死疲劳》、《酒国》......您的《红高粱家族》还被张艺谋拍成了电影,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你的伟大了!莫言爷爷,您是我最崇拜的人,我好想和您学习写作技巧。在学习中,我一定要学习您那高尚的品质和坚持写作的精神,也成为有名的作家!祝莫言爷爷身体健康!
您的崇拜者
侯泽彬
11.2
给莫言先生的一封信篇二
尊敬的莫言先生:
您好,
酝酿了很久,才提笔写下这封信。
当笔下肆意挥洒的心情化为文字,我将用它记录永生。也许这是您一生创作的原因。可是想要从您的作品中挖掘些什么,却总是不易的。因为没人了解你的一生你如何度过的,只有从那字里行间品出点什么,才能了解其中滋味。
我不会向您那样在六岁就敢直呼老师是奴隶主,也不会在大热天躲在草堆里看借来的《封神英雄榜》,更不会在无书可读的时候看《新华字典》。我无法理解您的内心世界,因为您总是无法逾越的,是令人敬仰的大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这个奖的地位是触手不及的,是数以万计的人一辈子都不敢奢望,奋斗不来的。
您的第一篇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我是从姥爷那得到的,书是老版的,已经泛黄,好似饱经风霜的老人,但依稀能看出骨子里的那股倔劲。第一次我是怀着好奇和敬畏的心打开它的,我用一天下午的时间了解了它。其中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能感受到那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但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其实正是演绎着一段现代革命的历史。您的丰富想像空间与澎湃辗转的辞锋总是能叫人惊叹不已诚如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所言: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现在的学生总是讨厌写作的,即使作出来了,那也大多是流水账,裹脚布。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空间也越来越受限制,不敢大胆创新,勇敢尝试。曾经有人在小学,中学,高中分别做了相同的实验,一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个类似鸡蛋的图形让同学们猜测是什么,小学教室里很热闹,问题一出,孩子们粉嫩的小手就像雨后春笋一样齐刷刷的举起来了,答案个不相同,说是飞船,是鸡蛋,是和尚的光头等各种匪夷所思的答案。但同样的问题在中学和高中课堂上一出,结果差强人意,同学们一个个都埋着头思考,只有几个胆子稍微大点的同学举起手来说着自己分析的椭圆。
在那个习惯于悲春伤秋的年代,你让我看到了多少个日薄西山的景致,你陪我看了多少个破晓阑珊的夜,我们彼此静默的坐着,不言朝夕。
此致
祝您事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您的忠实粉丝张晶晶
4月2日
给莫言先生的一封信篇三
尊敬的莫言先生:
您好!
请原谅我用“同志”来称呼您。我知道,现在人们很少用“同志”作为称呼语了,但您的小眼睛以及略显秃顶的亮脑门,让我想起我的姥爷,想起姥爷对有学问的人、对他所尊敬的人都亲切地称呼为“同志”,于是,我也就借用了这一称呼,您不会怪罪吧?
我们这辈人,如同“早晨八九点钟的”,人微言轻,但我还是要真诚地祝贺您。您获得诺奖,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能提高中华民族心与自豪感,能给中国文学带来一些人气,还能带动中国图书业的发展,怎不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呢?
您众多的作品中,我特别《生死疲劳》。说实话,初遇您的笔名“莫言”,一股清新味便扑面而来,您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被定义为龙应台那样的知性美女。但一读您的文字,让不戴眼镜的我也大跌眼镜,语言通俗易懂且句句入心,钟期既遇,奏千遍流水又何妨!我便不分昼夜地读,便读得不分昼夜了。再说说《生死疲劳》的内容吧!您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九五零年一月一日说起,主角西门角色数度变化:从地主阶级转世为驴,牛、猪、狗。跨度也大:从土改到大跃进,从人民公社到文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改革开放。新中国的曲折坎坷的历程,您书写得淋漓尽致。您知道吗,您的魔幻手法和人物视角的转化让我着了迷,像是戏子入戏,我也似乎辗转六道轮回,与您跳跃的文字结伴而行……也许是涉世不深,肤浅,我不能从更深层次深入地剖析您的作品,但我也要坦诚地告诉您,西门的每一次转世都赢得了我这个纯情少女的。我感受的驴的折腾,牛的倔强、猪的撒欢以及狗的精神。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转世三次的西门猪,他(它)乐观,少许自满,对充满,肥猪赛,像极了它!我最同情的是西门牛,许是因为这一章节是站在小蓝脸角度描写的,侧面描写才更让人印象深刻,像最后金龙鞭打西门牛,竟像是把暴行实施在我身上一样痛!《生死疲劳》现在还躺在我的包中,我每次翻开,都有新的感觉!
莫言同志,作为您的粉丝,我还想问您几个问题:您下一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是什么?诺奖的获得会使您的作品有怎样的改变?您对青少年写作方面有什么希望?您对所有作品中最满意的是哪一部?问题这么多,您不会嫌我?嗦吧?
最后,我想说,对于您获诺奖一事,社会上众说纷纭,其中难免有令人气馁的言论。说诺奖在巴结中国文坛,说您写作文格与几名外国作家相似……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不是主观臆断,更不是个人崇拜,而是客观评价。我是通过“生死疲劳”爱上了您的文字,我相信您是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最棒的一位。希望您能不受外界舆论的影响,把您的风格继续下去,让中国味儿弥漫世界!而我,或者说我们青少年,业已倍受鼓舞,早已磨刀霍霍,蓄势待发,我们会,写出中国好文字,高三作文,并推向世界,让“中国热”、“中文热”持续席卷世界。有人说,“莫言”空前,莫言绝后,请允许我把这稍稍带有沮咒意味的贺词中不好的成份过滤掉,改为莫言获奖“空前但不绝后”,我相信会有更多优秀中国作家问鼎诺贝尔文学奖,我也把这句话当作给我们青少年的激励密封在这里。
莫言同志,期待您的回信!此致
文安!
崇拜您的读者
十月二十一日
写给莫言先生的一封信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