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阅读方法

发布时间:2017-03-19 13:17

阅读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初中生语文阅读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初中生语文阅读方法(一)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

二,规定一定的阅读时间

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时的学生处于对任何事情都兴趣浓厚,但自身约束力不强,这就要求教师规定学生阅读时间,当习惯成自然,慢慢地他们就会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觉地读书。

三、优化阅读环境

为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读书意识和兴趣,老师要注意教室环境的布置,积极宣传课外阅读的益处和有关阅读的一些好做法。教室内除了张贴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外,还应设立班级图书角,定期向同学们推荐新书,举办交流读书心得的活动培养班级浓厚的读书氛围。

四、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如可根据文章特点教给学生运用泛读法、浏览法,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信息量;可以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

五、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指导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所以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认真读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用眼卫生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这些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不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语文阅读方法(二)

一、激发阅读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阅读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在阅读时如果有了动机的驱使,就容易读下去,钻进去。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前不能没有目的,没有“奔头”。张志公先生也说过:“阅读不仅仅是学习和继承前人和他人知识,它还影响到人类社会现状和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阅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③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相应要求,在给学生的阅读安排时也要做到精心设计,认真安排,由浅入深,田易到难,注意设“关”置疑,造成学生觉悟的机会,给学生以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要不断地相机诱导,培养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进行研究、探索和创造的良好习惯,毕竟,“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

其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用情感悟。

流传至今的历代文学作品,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盛传不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中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文章情铸成”

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和运用这个特点,通过读讲的训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叩击学生心灵,通过阅读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

初中生语文阅读方法

再次,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培养兴趣的方法。例如:比赛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采取各种读书竞赛,可以分排读书,也可以分男女进行读书比赛,诸如此类的方法能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健康阅读的主动性。但各年级不能盲目雷同,比赛的内容要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有所“升格”。使用这种方法同时要求教师在指导中应多做鼓励性评语,即使学生个别地方说的不尽准确,也要鼓励为主,不能横加指责,对学生要求过高。

要求学生阅读的方法很多,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要把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这样,阅读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阅读时易受个人情感的支配,会把自己的兴趣放在阅读一些不太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刊上,更有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具体引导,当然不管是以上所讲的三种方法,还是文学欣赏课、诗歌郎诵会、文学社活动等等形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阅读能力

(一)重视阅读方法的引导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要树立一个长远的观点。不仅是让学生读的书越多越好,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方法得当,就象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可以使学生抓住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吕叔湘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当然,阅读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以积累法为主,讲一讲在语文阅读中如何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必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而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

语文阅读的积累有多种方法,如:记、摘、剪等

记,也就是背诵。阅读不仅仅包括读,还包括背诵,而且背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要给学生规定一定的背诵篇目,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我在教学中围绕着“初中生必读书目”指导学生背诵,效果不错。许多作家都很重视背诵。背诵时要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记忆之后要注意巩固,每隔一段时间再复习一下,便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摘,就是摘抄,择要记录。在阅读过程中看到动人的章节,就把它摘抄下来,一来以备今后不时之需,二来能训练书写速度,益处很多,为广大语文爱好者所采用。我要求学生每人具备一本“摘抄本”,学生做的都很认真,好多学生的“摘抄本”都可以拿去展览了。

剪,是剪辑,一些废旧的报刊和书籍,上面有某些好的内容,便可剪下来。这样做,省时省力,但要破坏资料,所以不宜过分提倡。

(二)加强阅读训练

练习可算是能力之母。要想提高能力,重点性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从初一开始教师就要把阅读训练放在重要位置。怎样进行阅读训练呢?

首先,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以便使学生有基本的语文能力。

此外,在讲读课文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文章中一些重点段落分离出来,设计题目供学生练习,九年义务教材中的语文均是一些典范的文章,可供学生分析的内容很多。

第三,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中多下功夫,自己设计题目,自己练习。

第四,教师要编写练习教案,使训练系统化。

第五,要鼓励课外阅读,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自己搜集与课文相似语段编写练习,目前学生手中资料很多,每人拿出一个语段集少成多,可使练习多样化,又可补充教师练习教案的不足。

第六,要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要树立“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观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教材仅仅是例子”,通过“例子”的阅读教学,同类辐射,学生才能触类旁通,在课内“例子”“举一”的基础上,更好地在课外阅读中去“反三”,养成课内外相结合的习惯,课内外阅读,教师都要做好指导、督促和检查,才能收到实效。

三、养成阅读习惯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而习惯的养成要靠教师朝夕指点,初中生要养成以下阅读习惯:

(一)、经常诵读、默读的习惯。熟读成诵是培养语感、积累知识的有效方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与理解的关系。此外,囿于课内,就语文这门工具性基础学科来说是极其狭窄的,更为广阔的语文天地在课外,经常阅读书报杂志,可以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吸取丰富词汇,学习写作的技巧,可以说语文水平的高低与课外阅读关系很大。

(二)、积累整理的习惯。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是供学生学习的例文,文中有许多生字、生词、修辞用法等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督促学生经常分门别类,随时整理积累,以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语文能力的提高也在于这日积月累。

(三)、运用工具书的习惯。初中生在阅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懂不识的字、词,要求学生要自觉翻检工具书,并结合该字词的语境定其音义。这实际是一个分析、判断、筛选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形成。在判断筛选的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该字词所有的音项、义项,有利于知识的全面化、系统化。

(四)、提问答疑的习惯。阅读中善于提问并回答就会促进学生自己去推测分析领悟,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能力自然而然会在回答中培养起来。

(五)、思考想象的习惯。语文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思考想象的再现,培养思考想象的习惯。就是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力图自己读懂、读通所读材料,多思考包括与前文的比较思考,与该文有联系知识的联想思考及展开想象翅膀的创造性思维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使知识得以运用。

初中生语文阅读方法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