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伟人心得

发布时间:2017-06-06 17:23

参观伟人故居后的心得,在这位老人的心底,似乎掀起了绵绵不绝的狂涛巨澜,带着安然,带着欣慰,带着伟人那种豪情壮志备受压抑后因后人的奋斗而初见成效带来的心情的释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伟人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伟人心得篇1

——感受韶山红色情怀

9月10号怀着无限的向往,我们来到了万人敬仰的韶山。虽然在火车上渡过了难熬的一夜,但当我们即将到达铜像广场的时候,我依然感到心情澎湃。此时此刻,我心里不断想着同一个问题:当年毛泽东是怎样从这里走上投身革命之路的。

首先,我们随着导游来到毛主席铜像广场,毛主席铜像广场规模宏大,四季常青的松柏树环绕四周。毛主席铜像坐南朝北,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巍然挺立正视着前方,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导游为我们讲解了几个关于主席铜像神奇的真实故事:1993年,毛主席铜像揭幕那天,发生了两件自然奇观,一是日月同辉,二是杜鹃开放。毛主席铜像揭幕仪式于19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之际正式举行。江泽民主席亲自从北京赶到韶山为毛主席铜像揭彩。当天艳阳高照万里无云,上午10:30左右,月亮突然也出来了。太阳与月亮相互照映在主席铜像的左边和右边,形成了千载难逢、非常神奇的天文奇观——日月同辉。当时寒冬腊月,积雪未化,韶山方圆几公里的杜鹃花也比往年提前了四个月开放,而且开得漫山遍野,灿烂无比。于是人们说:毛主席太伟大了,他能使天随人意变、花伴天意开,他的光辉名字和丰功伟业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另外在运送主席铜像回故乡途中,车队到达江西南昌时,装运铜像的汽车突然熄火,怎么也启不动,车子不得不停下来。当时江西的老乡说,毛主席曾在这里开辟了他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想在这里住上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车子很神奇地就开动了,一路顺风准时到达韶山。听完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后,仰望着高大的主席铜像,我们集体向主席铜像敬献了花篮,并向铜像三鞠躬,以表达我们对一代伟人的崇敬和哀思。

这尊铜像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重要的是毛主席的精神带给我心里灵的震撼,鞠躬仪式的过程使我们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先人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付出努力与奋斗,激励我们承担起一份责任,也要为未来奉献一份力量坚定信心。

走出毛主席铜像广场,我们又来到了毛泽东纪念馆。在展厅里,我们看到了毛主席当年胸怀革命大志走出韶山,历尽万水千山为寻求革命真理而走遍天下穿过的草鞋,用过的斗笠草帽,穿过的粗布衣服;看到了六位为革命献身毛主席亲人的遗像,看到了延安窟洞里不灭的灯光„„ 瞻仰着件件珍品遗物,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在中国革命的几次危急关头,都是毛泽东力挽狂澜,拨正了革命的航向,粉碎了旧世界,谛造了新中国。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中国人民将世世代代爱戴他,尊敬他。

接着,我们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这是一栋普普通通的江南农舍,屋前荷花塘绿水莹莹,杨柳依依。前来的人潮络绎不绝地涌向这里,排着队缓缓地走向主席曾经生活过的每一间房舍。流连在毛泽东少年时代游泳过的池塘边,想象出蛟龙即将出海那幅画卷;望着伟人曾经放过牛、砍过柴的小山,仿佛还听到伴随着巨人成长的韶乐;走在那耕种过的菜地和稻田的田埂上,想起了毛主席一家人为革命献身之举,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饮水思源,富不忘本。此次活动既是参观,又是学习,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更是一次提高对党认识的红色之旅和感恩之旅。毛主席生前的丰功伟绩让世人折服,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永泽千秋,他的思想永放光芒。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这次参观带给我的心灵震撼与精神洗礼,让我们感受到奋进、责任,激励着我们时刻都要努力,奋斗!

参观伟人心得篇2

为了迎接建党90周年,年级支部活动之一,红色旅游,花明楼韶山一日游,参观从未去过的伟人故居,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氛围。

团购旅游票后,跟旅行社预定27号周日去。结果周六的晚上就真的睡不着了,在湖南呆了6年了,还没有去过伟人故居,实在是说不过去,也有点对不起党员这个称号。还真没有单独出去旅游过,有点兴奋与激动。

上周日清晨刚起床,才七点十分,同行的David和ZZ就打电话给我,说已经到了约好的食堂了,没有想到还有比我更急的人,洗漱+洗头,七点半到食堂,满怀着喜悦和激动,做着305去高叶塘等旅游车。

在高叶塘等了很久,差不多九点才乘旅游车腾跃在曲折而绵延不绝的去毛泽东、刘少奇故居的路上。令人觉得异常的是,在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几乎是同时诞生了新中国的两位无与伦比的伟人,并且他们的故乡相距仅有30多公里。汽车经过浏阳、雷锋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穿行,终于到达宁乡县花明楼乡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前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兼国防委员会主席等职。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1969年10月17日,病重在身的刘少奇被用担架抬着,用飞机运往河南开封,被关在一个监禁极其严密的小院里,病情迅速恶化后,不到一个人月,也就是11月12日含冤逝世。

新中国的一代伟人、国家元首就这样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在刘少奇故居广场,刘少奇的巨幅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这位世纪伟人以他犀利而深邃的目光日日夜夜傲视着苍穹,俯瞰着芸芸众生。我们似乎看到,面对着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这位老人的心底,似乎掀起了绵绵不绝的狂涛巨澜,带着安然,带着欣慰,带着伟人那种豪情壮志备受压抑后因后人的奋斗而初见成效带来的心情的释放,他好像在预言中国的未来,好像在以他那坚定铿锵的语言告诉小小寰球的政治家们,将来的中国将以她独一无二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强大的中国将惠及全球那些应该受到关注的国家的人们;由于中国经济的强大,世界政治经济总体格局将被改变。

看完刘少奇铜像照了几张照片就急急忙忙的被导游直接带到了故居。

刘少奇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坐东朝南,为土砖木结构、稻草与小砖瓦覆顶的农村四合院,共有大小房间20间半,建筑面积约380平方米。故居前临池塘,后依一抹低矮的山峦,整个故居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环抱着。正堂左边为邻居,右边为刘少奇故居,分为堂屋、正房、书房、饭堂、厨房、烤火房、猪牛栏屋及杂屋等。文革中,刘少奇故居遭到严重破坏,1980年3月按原貌修整后对外开放。大门额上悬挂着邓小平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的横匾。

和实验室同行的12人参加完刘少奇故居后,顺着原路往回走,经过那段高低起伏的商业街时,浏览了不少关于刘少奇的图书、相册、铜像等。只是鉴于时间关系也没有仔细看,匆匆返回旅游车。

结束了对刘少奇故居的瞻仰,怀着对新中国第一代国家元首的无比崇敬和因其遭受冤屈的无比同情,当然也有对毛主席故居的无限向往,旅游车载着我们既苦涩又激动的心踏上了新的里程。

参观伟人心得篇3

这里有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扁担型的土木结构建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泥砖墙、小青瓦,背山面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中。这里就是毛主席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点燃革命的圣火,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起点。随涌动的人流前行,天井、杂屋、厨房、毛主席父母的卧室以及毛主席的卧室,历历在目。那些旧物,书桌、衣柜、石磨、水车,都曾留下过毛主席及其亲人的足迹。在毛泽东同志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他自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走上革命道路后,他毅然回到家乡,亲手创建了中共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风雨如晦、哀鸿遍野的乡村,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了90年风雨沧桑,依然经久不息,见证着往昔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路程。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故居、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毛主席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体现了毛主席是多么伟大,正如毛主席诗词所讲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如今的韶山,如今的祖国,处处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瞻仰伟人神姿,感受缅怀情思。

我们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毛主席铜像,向毛主席的铜像献花、敬礼,向毛主席三鞠躬,像全国各地奔向韶山冲的人们一样,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祝福、纪念、缅怀……站在巨大的塑像脚下,一种自豪而激动地情怀油然而生,不禁让我想起毛主席那豪迈飘逸的诗篇《沁园春•雪》,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脍炙人口的词句。毛主席铜像微笑着望着前方,时时刻刻注视着祖国和人民,庇佑着中华儿女守护着祖国的疆土。他是在为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欣慰吧,是在为国家的安定繁荣富强保驾护航吧。

三、解读历史沧桑,领略革命情怀。

在毛泽东纪念馆,毛主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从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前仆后继,先后牺牲了六位亲人的故事中,我们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参观我们知道,毛泽东出身于农民的家庭,杨开慧烈士出身于教师的家庭,他们的条件在当时应该说是不错的。但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危亡,他们都舍弃了这些。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良好环境真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和祖国的情怀,值得我们永远地怀念和学习。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受到了灵魂的洗礼,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党员的义务,将“韶山精神”传承下去。“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扎实苦干、任劳任怨、谨慎细致、严格要求、主动服务。

参观伟人心得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