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身体不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益于健康,相反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对身体不好,会影响到个人生活和工作。对身体不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呢?小编带你去了解下!
对身体不好的饮食习惯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是指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超过胃肠功能的负荷。暴饮暴食可引起急性胃扩张,诱发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溃疡穿孔,甚至诱发心脏病等,它还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元凶之一。可以说,暴饮暴食是饮食的第一大忌。
“口重”
近代医学和营养学已经证明,大量盐分摄入对健康不利,特别是增加了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健康人每日吃盐总量不宜超过6克,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不超过5克,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不超过2克。
人们应该做到:(1)每人每餐放盐不超过2克,避免摄入过多高盐食物,如酱油、榨菜、咸菜、黄酱等。(2)利用蔬菜本身的风味来调味,例如将青椒、番茄、洋葱、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像番茄炒蛋,可起到相互协调的功效。(3)利用葱、姜、蒜等经油爆香后所产生的油香味,增加食物的可口性,譬如葱油鸡等。(4)在烹调时,利用白醋、柠檬、苹果、菠萝、柳丁汁等各种酸味调味汁,来添增食物的味道,如煎烤食物上挤点柠檬汁。另外,醋有减低对盐需求的作用,因此,吃水饺时,酱油碟里只加白醋,同样美味。(5)烹调时使用糖醋调味,可增添食物甜酸的风味,相对减少对咸味需求。(6)采用高钾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
大量饮酒或饮烈性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这是一种纯热量物质,每克酒精可提供大约7千卡的热量,远远超过主食的产热量。这也是为什么长期饮酒易导致摄入热量过剩而产生肥胖的缘故。
酒可谓“有利有弊”,两者的差别关键在酒的“质”与“量”:如果少量饮用果酒、低度酒,可增加胃液分泌,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有些朋友有长期少量饮酒的习惯,春节期间自然没必要刻意改变这一习惯。但如果饮酒过量,或用烈性酒,则会增加高血压、中风等发生的危险,损害肝、肺和神经系统的能力,还可刺激胃黏膜,降低食欲,引起消化不良等各种胃肠疾病。
猪肉比例较高,鱼类等摄入偏少
目前,猪肉仍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动物性食品,有统计表明,猪肉占总肉量的40%以上。应该指出的是,猪肉所含的饱和脂肪、总脂肪量和胆固醇较高,并有较高的能量,长期大量
食用(特别是进食大量肥猪肉)对健康不利。
相比之下,鸡、鱼、兔、牛肉等动物性食物不仅含蛋白质较高,而且饱和脂肪、总脂肪量和胆固醇含量较低,产生的能量也远低于猪肉,故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提出应大力提倡吃这些动物性食物,适当减少猪肉的消费比例。
应特别提出的是,现代营养学证明了鱼类的营养价值:它含有高生物价值且极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脂肪酸,较低的胆固醇和较丰富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这些都使得鱼类在维护人体健康,特别是心脏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众多的研究表明,常吃鱼类有助于减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糖尿病学会都将每周食用2—3次鱼(特别是海鱼)作为膳食的推荐原则。
奶类制品摄入较少
奶类有较高的营养价值:(1)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2)含有丰富的维生素;(3)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大量的研究表明,给儿童、青少年补钙可以提高其骨密度,从而延缓其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给老年人补钙也可能减缓其骨质丢失的速度。因此,应大力发展奶类的生产和消费。每个成年人每日服用1—2袋牛奶(250—500毫升)是必需的。若干年前,有关机构就提出“为全民健康加袋牛奶”的口号,但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中国传统饮食中奶类制品的比例较低。有统计表明,中国人均牛奶摄入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5,是美国人的1/70。我国居民从膳食中摄取的钙质普遍偏低,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从一般成人到孕产妇,各个年龄段和各个生理时期,膳食钙的摄入量仅仅达到推荐供给量的50%左右,这主要因为日常膳食中奶类摄入量过低。我国婴幼儿佝偻病的患者也较多,这和膳食钙不足可能有一定联系。
大量进食腌制食物
目前,一些人大量进食腌制食品,如咸菜、咸鱼、火腿、香肠等。这些食物均含有较高的硝酸盐,硝酸盐可还原成亚硝酸盐,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以腌制的泡菜为例,新鲜蔬菜都含有少量的硝酸盐,对人体并无大碍。但在使用较多盐分腌制的过程中,它会还原形成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食用腌制食物后,亚硝酸盐在胃内胃酸及硝酸还原菌的作用下,与膳食蛋白质分解物二级胺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会增加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病风险。因此,从预防癌症、维护健康的角度看,减少腌制食物的摄入是极为重要的。
大量吃糖
一些人喜食甜食,每日与糖为伴。殊不知,吃糖过多对健康不利。人们应该恪守科学吃糖五个“不”:
一是餐前不要吃糖果。
甜食有一种特性,可以延缓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抑制食欲。有些人因某种情况在餐前
半小时饮用了一杯高糖的饮料,结果导致正餐食量大减,营养摄入失衡。因此,餐前1小时禁用任何甜食、糖果。
二是餐后不宜马上进食甜品。
一些人有正餐后进食甜品的习惯,这样做即便是很少量的甜品也是不合适的。我们知道,进餐后血糖升高,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如果餐后即刻进食糖果,会使血糖负荷过大,胰腺就要加倍工作以分泌更多的胰岛素,长此以往,胰腺因疲倦而怠工,导致病变。因此,每餐后不宜即刻进食糖果。享用甜品的时间可放在两餐之间,如上午9—10点,下午3—4点等。
三是空腹不吃甜品、糖果。
空腹状态下进食甜品,会导致胃肠胀气、胃酸分泌过多,出现恶心、反酸和烧心感。还有人以一杯甜饮料替代正常早餐,认为这样“方便快捷”。其实空腹饮用甜饮料会造成糖分迅速吸收,血糖瞬间升高,使胰岛素大量分泌来降低血糖,结果可能导致血糖过度下降,出现低血糖反应,不仅严重影响上午的工作和学习,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四是不要一次性大量吃糖。
一次性大量吃糖,不仅会使血糖骤升,胰腺负担过重,还会引发胃肠不适,食欲减退,胃胀嗳气,并严重影响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取、消化和吸收。
五是部分人士不宜吃糖。
不可否认,确有部分人士不能或不宜吃糖果,或者必须在营养师的指导之下才能适量吃糖,其中包括肥胖、糖尿病、糖耐量低减、胃肠功能弱、胃炎和消化道溃疡、胃食管反流症、功能性消化不良、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患者等。
盲目迷信保健品
根据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所谓“保健食品”,是指具有某种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某种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的基本特点是:(1)一定是食品,具备所应具备的所有特征;(2)必须具备至少一种可被整体实验所验证的特定而确定的保健功能,并以此与普通食品区分开;(3)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应定位于“调理”和“预防”,而非“治疗”,这点与药品存在根本性的不同;(4)其应用范围远远小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食品,应用对象是特定人群而非全体人群。这当然不排除某些保健食品可能拥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群体,但可以肯定地说,适宜于全体人群的保健食品是不存在的。
对身体不好的饮食习惯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