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军事理论论文参考
相关话题
国防观念是国家民族精神相当重要的一课。对于国防,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抗日战争等老式战争的阶段,而要对现代化信息战有充分而深刻的认知和研究,了解最前沿的高端技术并能不断创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军事理论论文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2017军事理论论文参考篇一
《中国军事外交与军事对外传播》
[提要]中国军事外交中的军事对外传播具有传播主题和平性、议题设置战略性、目标受众差异性、实施过程协调性等特点,并在中国军事外交中发挥着军事外交理念的传播功能、军队形象的塑造功能、军事外交舆情的检测功能。然而,随着中国军事外交步伐的加快、军事外交对象的丰富、军事外交视域的拓展,军事对外传播面临着由军队形象塑造到军事文化渗透,实现军事对外传播受众由自主认知到自觉认同的转变;由国家外交的军事外交到大外交中的军事外交,实现军事对外传播姿态的转变;由单向宣传到双向互动,实现素材运用由单一到多元的传播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中国军事外交;军事对外传播
军事外交是以军队为主体的对外军事交往,而军事对外传播则是对外军事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名片”,担负着军事外交主体的形象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军事外交的成功与失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军事外交以“新安全观”为指导,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通过军队领导人往来、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军舰互访、文体交流、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军控履约、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人员培训、智力引進、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军事交往格局。这为开展军事对外传播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以中国军事外交为平台的军事对外传播的主要特点
军事对外传播有其区别于一般对外传播的特性,如鲜明的党性、高度的敏感性、明确的目的性、强烈的针对性、方式手段的多样性、舆论斗争的策略性和跨文化传播等,但是,以军事外交为平台开展的军事对外传播在具有军事对外传播所具有的共性之外,更凸显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传播主题凸显和平性。正如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演讲时所指出的,“努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和平性是中国军事外交的一个重要特征,更是与西方强制外交的重要区别。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军事外交在为军事对外传播提供素材时就打上了深刻的和平烙印。尤其是近年来,通过传播中国军队圆满完成海地地震、巴基斯坦洪灾等多项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以及派舰艇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完成护航任务的情况,塑造了中国军队共同维护和谐世界的和平形象;通过传播联合军演与军事训练情况,展示了中国军队作为一支和平力量的现代化形象;通过传播中国积极履行国际安全责任和义务,坚定支持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积极参与区域安全合作的情况,淡化了“中国威胁论”带来的负面影响,深化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中国军事外交实践内容决定了军事对外传播主题的和平性。
二是议题设置更具战略性。军事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国家安全利益的军事交往,在国家整体战略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因数”角色。尤其是在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下,要想通过军事外交中的军事对外传播来确立中国在国际影响上的号召力、国家形象上的亲和力、国家力量上的威慑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军事外交的战略作用,就需要积极而有效地進行议题设置。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从中国“军事威胁”到提高“中国军事透明”,再到“中国军方黑客袭击”、“中国拥有航母的战略意图”,无不暴露出其有针对性地進行负面议题设置的痕迹。对此,中国军事对外传播结合“拉姆斯菲尔德参观二炮司令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彼得?佩斯来访”,尤其是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军队邀请102国驻华武官、副武官,29国海军高级将领,34国空军领导人及其代表观摩并出席了国庆阅兵、海空军国际论坛、海上阅兵等多边军事交流活动,主动设置了国际关切的核心议题,对负面舆论進行了有力的反击。这一舆论博弈过程凸显了议题设置的战略意义。
三是目标受众强调差异性。以中国军事外交为平台的军事对外传播目标受众是广泛的,但具体到实施环节又是有所区别的。譬如,从国家利益角度来看,有的关系到核心国家利益,有的关系到重要国家利益,还有的则关系到一般国家利益;从军事外交关系亲疏上来看,有的已经進入了深层军事交往,有的还只是進入军事接触阶段;从受众群体的文化认知来看,有的开放,有的保守;从接收能力上来看,有的信息化水平较高,有的则停留在传统媒体的信息获知状态。这些目标受众的差异性对军事外交中对外传播内容上的精细选择与传播方式的恰当展开提出了要求。
四是实施过程注重协调性。以军事外交为平台進行军事对外传播是以军事外交战略的实现为目标的,因此,对外传播的节奏只有与军事外交的步伐相伴相随、配合默契,才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近年来军事对外传播就结合联演联训、国际维和、远洋护航、阅兵庆典等重大军事外交行动,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了军事对外传播活动,确保军事外交進行到哪里,对外传播就关注到哪里;军事外交需要说明什么,对外传播就揭示什么,有效地吸引了国际舆论的注意力,并形成了一定的舆论聚焦效应,塑造了中国军队和平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有效提升了中国军队的国际影响力,推進了军事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军事对外传播在中国军事外交实践中的作用
中国军事外交所呈现出的和平性、互利性、合法性、复杂性的特征为军事对外传播提供了目标和依据。近年来,军事对外传播在中国军事外交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发挥了对军事外交理念的传播功能。胡锦涛在2005年9月15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了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以这一理念为指向,中国在军事外交领域通过推动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参与国际援助行动及加强反恐怖、打击海盗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运用军事力量积极履行着一个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国际义务,其为践行“和谐世界”理念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也在军事对外传播中凸现出来。譬如,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军队的一系列重大活动引起了境外媒介的高度关注,军事对外传播籍此时机,通过统一“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军队是维护和平与促進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等对外传播口径,通过主动设置议题、组织中外记者全程跟踪报道、举办展览、出版图书和音像制品等方式,形成全方位、多手段、立体的军事传播局面,有效地引导了世界各大媒体对这一盛大活动進行了正面积极的报道。世界舆论普遍认为此次阅兵“体现了‘富国强兵’的理念”,“中国向世界展示了自己最‘硬’的实力”,“中国希望维持世界的和平”,从而成功传播了中国军事外交理念,产生了良好的舆论效应。
其次,发挥了对军队形象的塑造功能。中国军队在走出国门進行相应地区的军事行动时,也是在向其他国家与地区展示本国遂行军事任务的能力,这将会成为他国在制定与本国相关的战略决策时的重要力量考量因素。但若在对外阐释与交流中常处于被动和“失语”状态,则会增加他国对中国军事力量增长的疑虑,产生“安全困境”。譬如,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军队现代化程度不断加强,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中国军队现代化给以了不同观点的误读,中国军队的形象也受到了损害。近年来,中国军事对外传播注重通过军事外交的一系列活动,有效化解目标受众对我的误解和疑虑,彰显我军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一方面,中国军队在走向世界时开始注意议程设置,如2010年的中国军事外交的各种活动高频率地出现“和平、和谐”等字眼,这在通过媒体進行报道时无疑强化了中国军队的亲和形象。另一方面,中国军事对外传播统筹运用大众传媒与非大众传媒、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多法并举,优势互补。如通过定期发布国防白出皮书增强军事透明;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权威信息,阐明原则立场,回答重大关切。有时则隐藏军事属性,巧妙归避恶意炒作,形成舆论强势,成功進行了中国军队的形象塑造。
最后,发挥了对军事外交舆情的检测功能。军事对外传播并不仅仅发挥着主动宣传中国军队形象的功能,还发挥着军事外交舆情的检测功能。长期以来,国际性媒体主要由西方国家主导,就报道角度而言,一些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主流媒体往往处于一种负面或消极的定势”。在国际舆论方面,尽管这些报道为中国国家形象与军队形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中一些国际性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军事对外传播在国际上舆论微弱的现状,这为中国军队的对外军事关系决策提供了参照。因此,军事对外传播在作为军队形象的塑造平台的同时,也承担着军事外交舆情监测的角色。通过这些平台,及时進行舆情观测,收集新闻发布后的信息反馈,不断对军事外交中的对外传播策略進行动态调整,是中国军队打破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国际舆论的垄断,提升中国军队形象,更好地服务于军事外交的重要环节。以中国国防部网站的舆情监测为例,2010年1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发布了《国防部网站军事传播影响力分析报告》,通过对2009年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发布情况的跟踪分析,進一步就国防部网站发布的新闻报道内容、提升国防部网站在国外媒体和网站的传播影响力、国防部网站影响力应形成系统化咨询报告等方面提出重要意见,从而通过对军事外交舆情的监测,为下一步军事外交中对外传播策略,更好地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中国军事外交格局提供了积极的咨询建议。
三、发展中的中国军事外交与发展中的军事对外传播
伴随着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国际上势所必然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军事外交承担着从睦邻到伙伴到朋友的军事关系建设的重任。中国军事外交的主题表达将与更多国家的军事外交理念与行为产生互动,间或摩擦,这对中国军事外交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考验着发展中的中国军事外交的同时,也对发展中的军事对外传播提出新课题。军事对外传播作为“军事机构或军事人员实施的以影响外国政府、军队及民众态度为目标的军事信息传播和交流活动”,随着中国军事外交步伐的加快、军事外交对象的丰富、军事外交视域的拓展,其作用发挥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由军队形象塑造到军事文化渗透,实现军事对外传播受众由自主认知到自觉认同的转变。军队形象塑造只是军事对外传播的初级任务,远不能满足中国军事外交的未来发展。因为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在于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社会借取文化要素并把它们融合進自己的文化之中的过程。文化构成了传播对传播受众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基本的因素之一。军事对外传播也同样如此。因此,想要切实在目标受众群体中产生影响力,军事对外传播必须从表层的军队形象塑造走向深层的军事文化渗透,实现对外传播受众由自主认知到自觉认同的转变。自主认知属于被动状态,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自觉认同则是主动状态,是在下意识中完成的接纳与理解。军事文化渗透的意义正在于全球传播环境不平等的背景下,逾越军事对外传播中跨文化特性,完成目标受众的自觉认同。要实现这一转变,军事对外传播面临的任务异常艰巨:就传播内容而言,军事对外传播需要结合中国军事外交对传播内容進行筛选与整合,加入更多中国军事文化元素,并深入研究目标受众国的文化特质,以寻求最为成功的切入点;就传播效果而言,在注重所传递的军事文化的吸引力的同时,更要注意可吸收性,为此,需要掌握目标受众国或群体社会感知和接受方式,并设立舆情监控,跟踪掌握对外传播对国际舆论或某一目标国家的影响力,对所设栏目進行国际影响力的等级评判,通过信息的健康反馈進行及时的自我纠错,以不断增强国际舆论受众的自觉认同;就传播策略而言,中国军事对外传播还需要掌握对传播语言的战略运用。例如,在琉球群岛问题上,媒体需要规范使用中国的一贯称谓——“琉球”,而非日本的命名——“冲绳”,这样敏感的称谓代表着强烈的政治立场,错误的使用就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完全是对本国民众進行严重的历史误导。再如,日本一度在与我国因钓鱼岛问题产生摩擦时,又同俄罗斯因北方四岛问题再起波澜,我国在对外传播中完全可以遵循俄方对该群岛的称谓,从话语上表明对俄的舆论支持,在国际上对日本造成一定的舆论压力。
二是由国家外交的军事外交到大外交中的军事外交,实现军事对外传播姿态的转变。随着中国外交整体态势的不断推進,包括军事外交在内的中国外交思维正在实现必然的转化,即由传统的国家外交向大外交转变。这一转变对军事对外传播姿态有重大影响。今后中国军事外交的对象将不再局限于某一些、某一类或某些类国家,而是与国际范畴内的各个国家的充分而广泛的接触与交往,且这些国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与利益关系,因此,今后中国军事外交的棋盘上不再是某一个局部的谋篇布局,而是以国际大局为整体的造势与战略布局。这就要求中国军事对外传播在结合军事外交進行对外传播时站位更高,视域更广,要有更强烈的战略意识。同时,就中国自身来看已经成为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国家,这一变化要求军事对外传播在借助中国军事外交平台实施对外传播时,其对外传播的姿态应实现由保守向开放的转变。中国应当对中国崛起所带来的一些国际负面舆论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与中国近年来崛起的姿态相适应,中国较之以往应更具有大国气魄,在回应不良揣测时应表现出强大的底气,而绝不能因为怕国际舆论的噪音和负面影响而自缚手脚,否则会被其他国家乘机捞取“便宜”,且负面舆论并不会因此而有实质性的减少。以2011年5月27日越南非法探测船被我监测船阻拦一事为例,从中越两国新闻发布会现场比较来看,中国外交表现仍沿袭着旧有作法,对中外记者运用外交辞令進行立场与态度表述,至于为什么、怎么做、该问题的历史由来以及中国捍卫领土的国际海洋法依据等没有進行更進一步的解释,这无疑给了别有用心的境外媒体以混淆舆论的机会。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越南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越南外交部相关人员对海上划界问题通过多媒体進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换位思考,倘若是一位对该问题不甚了了的外国记者在参加完成这样的新闻发布后,其撰写舆论报导的立场与观点是显而易见的。有理不惧说理,还要擅于说理,说得透彻精彩、无懈可击,这是中国军事外交中军事对外传播姿态转变的迫切要求。少一些退让,多一些主动出击;少一些辞令化,多一些实证化;少一些被动,多一些主动。“不仅仅硬实力会树敌,软实力也同样如此。”美国这样的军事超级强国尚且如此,中国又何惧在军事对外传播中表现出硬朗的气质?!
2017军事理论论文参考篇二
《试论军事软权力》
摘要:军事外交包括军事硬权力和军事软权力运用。文化是国际政治中的一种软权力资源。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军事外交展开文化认同、参与塑造国际制度、树立国际形象等军事外交行动。从实质上讲,是军事软权力的运用和实施。由此,中国军事外交中军事软权力运用已成为中国实现其国家利益和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关键词:中国;军事外交;军事软权力
国家的安全威胁的主要来源不仅仅有国外的核军事力量,而且还有国外的政治认同和意识形态的同化;国家实现安全目标也不再完全通过军事和经济力量来实现,而更多的是通过合法化的政治文化及其认同来确保。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中国军事外交及其军事软权力运用的理论和实践,并对其面临的挑战进行对策性思考。
军事外交及军事软权力:理论分析
(一)军事外交及其相关概念
英国学者艾伦·詹姆斯所言,“联系是外交的核心”,“外交的必要性在于就各国问题与外国保持日常的联系”。在广泛的国际关系领域,最经常的关系是军事外交关系。
与“军事外交”相似的说法最早源于美国。托马斯·C·谢林在《暴力外交》中首次使用“暴力外交”这一概念,之后相关概念即逐渐散见于各类著述中。罗伯特·J·阿特在《强制性外交》中认为,强制性外交是“强力说服”:试图通过威胁使用武力或者实际使用有限的武力,使得一个对象——一国、一国内部的一个(或若干个)集团或者一个非国家行为体——改变其可厌恶的行为方式。作为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外交在国家外交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此,中国学者也进行了相关性研究。杨松河认为,“军事外交是代表国家军事安全利益或国家集团安全利益,以军队为主体、以军事为主要内容的涉外活动”。军事外交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治、外交和军事战略,为实现国家的外交和军事战略目标服务。
“军事外交”虽表现形式与“暴力外交”、“强制性外交”有相似之处,但其本质是不同的。后者必须涉及威胁使用或有限地实际使用武力,即它可包含某些其他类型的强制行为;前者泛指主权国家通过和平方式对国家之间的军事关系及其相关事务的处理,是一国从军事角度维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包括军事硬权力和军事软权力运用。
正如奈指出,“军队在创造软力量上也能发挥重要作用。除了硬力量的能力产生的力量光环外,军队在和平时期还与其他的国家拥有广泛的官员交流、联合训练和援助项目。”
(二)军事软权力的理论诠释
1.约瑟夫·奈关于软权力的定义及其不足。自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软权力概念以来,这一概念便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奈认为“软权力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是吸引力而非通过强制手段获取结果的能力。而硬权力是通过惩罚的威胁或回报的承诺使他者去做本来他不想做的事情的能力。指如军事和经济力量那样与具体资源相关的命令式权力。软权力是与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等抽象资源相关并决定他人偏好的吸引同化权力。”并认为一国软权力来源于三个方面,即“对他人的文化吸引力、在国内外所实践的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的合法性与道义权威。”
以上所述,奈的软权力理论强调了非物质因素(如文化、价值观念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从而克服了过去许多现实主义者那种过于依赖物质权力来界定国家权力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片面性,使得权力思想更为全面与完善,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迅速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但是,奈对软权力的定义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还存在某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奈把军事权力只作为硬权力,实际上军事权力同样有军事硬、软权力之分。
2.国内学者关于军事软权力的相关论述。近年国内学者有关军事软权力的论述主要有:关于军事软权力的概念。“军事软权力是指通过对军事理论、编制体制、军人素质尤其是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军事文化等各种资源的创造性开发、发展、发挥,所形成的己方凝聚力、鼓舞力,对敌方的威慑力、打击力,对友方的感染力、影响力的统称。”“也可以把军事权力分为军事硬权力与军事软权力两个部分。其中,军事硬权力指为武装力量提供的物质与人力资源,是直接形成威慑与打击能力的权力;军事软权力指将物质与人力资源转化为有效战斗力的能力,是用非强制手段去影响与塑造别国的能力,是间接形成威慑与打击能力的权力。”“军事软权力是指国家通过柔性方式运用全部军事资源所获得的一种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何谓军事软权力——用非强制手段达到军事战略目标的能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军队基于自身性质、军事思想、军事文化传统、自身形象等所产生的一种战略能力。”
关于软权力的形式与特征。“军事软权力包括对己方凝聚力、鼓舞力,对敌方的威慑力、打击力,对友方的感染力、影响力。”“军事软权力可分为以下五个组成部分:激励军队形成强大向心力的凝聚力;获得物质与精神支持的吸纳力;推动发展、追求领先的创新力;将构成要素组织成效能最大有机体的整合力;向外界正确表达意图的辐射力。”“军事软权力包括整合力、文化力、影响力、创新力。”“我军软实力建设除了战斗精神、军事作风外,还包括“谋略能力”、“组织结构力”、“军事文化力”、“军事外交力”等。”
综上所述,笔者对军事软权力有以下几点初步认识:一是军事软权力建立在一种关系之中,施动者与受动者不同,产生的性质是不同的;二是军事软权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我方、敌方和友方;三是军事软权力与军事硬权力密不可分,两者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三)中国军事外交中的军事软权力理论归纳
根据以上论述,“对友方的感染力、影响力”、“向外界正确表达意图的辐射力”、“军事外交力”等都是指中国军事外交中的军事软权力(以下简称军事软权力)。
1.军事软权力的应用价值:国际舞台上博弈的焦点。一是有效澄清“中国军事威胁论”,增加军事互信。目前我国军力的迅速提升,引起一些国家的猜忌及歪曲。因此,必须增强军事“软权力”,才能适应军事领域激烈竞争的复杂形势。同时通过强有力的软权力建设,努力消解外界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二是增强军事软权力是塑造和维护我军良好形象的形势所趋。在信息时代,军队形象直接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军事行动的合理性。现代传媒技术把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军队的言行表现,会很快引起广泛关注。三是军事软权力能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胡锦涛同志提出我军的历史使命是“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军事软权力能为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世界做贡献。
2.军事软权力:内涵及资源。笔者认为,军事软权力是指在中国军事外交中为捍卫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利用文化等资源而采取的非强制性或柔性手段产生的吸引力和同化力。军事软权力具有双重属性,即有国家和军事属性。
构成建设军事软权力的四大来源:一是中国军事思想和军事文化。我国军事文化包含着和平、合作、和谐、共同安全等人类普世价值观。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例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新安全观、和为贵、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绝不称霸等理念。三是中国军事外交实践。在中国军事外交中对军事资源的诸种运用,不仅使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的国防战略和军队建设目标,还能传递信息、消除疑虑、增加信任、增进合作,塑造军队和国家形象。四是中国独特的军队现代化发展模式。
中国军事软权力有三个构成要素:一是文化认同力。包括和平、和谐、合作、共同安全等普世理念的认同。二是制度影响力。在中国军事外交中,把这些普世理念在联合国和区域安全合作中制度化机制化而产生的吸引力。三是国际形象力。主要表现为人道主义援助、维和行动、联合军演等军事行动而产生国际影响力。
2017军事理论论文参考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