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基层学习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大讨论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讨论、走访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增强群众观念,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干部下基层学习半年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干部下基层学习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一
“三万活动”伊始,英山县供销社选派6名干部组成工作队分别进驻石头咀镇程藻冲村和陶家冲村。历时三个月,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把惠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把为农民朋友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贯穿于下基层活动的全过程,达到了“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的效果。
一、带着使命感 真心下基层
干部下基层,是给村民带来麻烦?还是带来实惠?这是关系到干部下基层能否受到农民朋友欢迎和赢得良好口碑的问题,也关系到能否树立良好干部形象的问题。3月7日我们带着使命、带上行李,不乘专车、不摆架子分别进驻程藻冲村和陶家冲村。
一是带着重托入农户。工作组为何而来?驻多久?干什么?有哪些纪律规定?进村第一天,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农民朋友说明我们的来意,让农民朋友知道“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关心,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并表示我们不是来做客,不是来当领导,而是来与农民交朋友,当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二是带着诚意访民情。现在,虽然塆塆通公路,交通比较便利,我们不摆架子,不用车,近的就步行,远的就借当地村民摩托车,以朋友姿态走村入户,分别深入两个村17个小组424户,农民朋友交心谈心,访贫问苦,把他们反映的问题都写在本子上,记在心目中。为达到100%入户率,我们不分远近,不管天气炎热,不放假休息,一次没有遇到的,再访第二次,直到访完才算完成任务。如陶家冲村工作队长许新志,爱人手术住院,岳父突然逝世,他丢小家顾大家,回家两天,就匆匆忙忙投入村里工作。程藻冲村工作队队员王中良,身患严重胃溃疡,在乡下身体不适应,吃不消,睡不好,但每天仍然坚持骑摩托车进塆入户,在一次入户调查中,因路不好驶,摩托翻倒在地,右腿负伤,自己简单包扎后,随即投入工作。当地农民朋友深受感动,不但热情接访,而且称赞工作组是好样的。通过入户调查,两个工作队分别撰写了有情况、有建议、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得到了村两委的高度评价和县“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
三是带着温暖解民忧。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农民朋友盖起了楼房,交通工具、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们在入户调查中看到还有少数农民朋友还住在陈旧土砖房屋中,生活上缺衣少食尚未脱贫。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这些贫困农民朋友心中,我们先后为两个村的五保 本文来自文秘,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户和困难户捐款1200元,捐尿素400公斤,捐家具8件(套)等。工作队还先后为老弱病残户承担挖地、种茶、浇水、修剪茶桑等体力农活48人次。程藻村76岁的程习兰老人说:过去工作组只动口不动手,这次来的工作组不摆架子,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嫌贫贱还与我们结穷亲,这真是太好了。我们在程藻冲村7、8、9等三个组走访时得知几个村组电力供应不足,经常断电,有时电视都看不到。我们主动与县电力公司协调,更换大容量变压器,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农民朋友倍受感动。
二、为民办实事 真情惠百姓
原先,我们片面认为,现在农村都承包到户了,工作队无事可做。通过开展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等活动,农村不仅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而且要用创新的办法去做,真正为农民朋友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一是为组织创建夯基础。我们把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让农民朋友活动有阵地、办事有保障、学习有窗口、致富有平台当作干部下基层的首要任务来完成。先后投资9000多元,购置办公设备20件(套),帮助程藻冲、陶家冲两个村开展组织阵地建设,举办科学技术致富、法律法规等宣传栏2期,建立村规民约、道德风尚、村务公开等制度10多个。我们还按照县委、县政府“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和“创先争优”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进行了搜集整理资料,补充完善内容,规范建档归档。两个村的村级组织面貌明显改观,形象明显提升,村部成为凝聚人心的“融合剂”、融洽关系的“连心桥”、服务群众的“保障部”、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二是为帮扶致富建平台。我们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帮扶致富的新路子,以实际行动惠及老百姓。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别制订帮扶工作方案。一方面,引导陶家冲村两委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帮助29户改建连片无性系茶园。为充分调动农民朋友种茶的积极性,我们捐献尿素2吨,并亲自送到29户茶农手中。此举,扩大了该村32亩的茶园面积,年可实现增收15万元。同时,我们投资6000多元,购置抽水泵1台,亚通管2根,水泥2吨,维修堰渠6道,开挖水井1个,支援抗旱保茶苗。该村外出务工代表余玉林发来短信赞道:“湖北省委真英明,万名干部下基层。英罗百年遇干旱,捐款送物抗旱情。真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贴心人”。同时,我们还为该村茶叶销售牵线搭桥,与中建三局签订了销售茶叶10吨、价值30万元的合同书,年可为茶农增收8万多元。村民许育良说:“供销社工作队送来了‘及时雨’,解决了我们燃眉之急。”另一方面,我们指导程藻冲村充分发挥种药材的优势,充分调动村民种药的积极性。4月中旬,我们帮助该村招商引资,引进安徽亳州投资业主,建设连片瓜蒌种植基地,并负责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目前,我们已帮助该村发展种植户30户,面积达150亩,年可增收75万元。
三是为借鉴学习找典型。用典型引路,帮助村干部群众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村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是我们干部下基层有益尝试。我们分别组织程藻冲村和陶家冲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20余人到百丈河、河南畈、梅岩等先进村考察学习基地建设、新农村建设、村级组织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先进经验和做法。所到之处,他们都倍受鼓舞和启发。回来后,我们帮助他们结合本村实际,分别制订了村“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开通公路活村、开发资源强村、开辟品牌兴村、开拓产业富村”的发展战略。其中程藻村计划开发石材和矿泉水资源;开拓种植、养殖等产业。陶家冲村计划开通塆组公路;开发药材资源;开拓种、养、加等产业;开辟赵毅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等品牌。我们通过典型带动,帮助引领两个村找准了强村富民的发展方向。
三、建设新供销 真经化践行
“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生动的实践经历,时间虽短,但思考良多。农业是供销社生存的基础,农村是供销社经营的阵地,农民是供销社服务的上帝。供销社要做服务“三农”的排头兵。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什么?供销社应做些什么?我们要把这次实践化为理性地思考,把获取的经验化为实际行动,倾情为“三农”提供系列化的优质服务,真正解决百姓所关注、所期盼的实际问题。
一是搭建新平台,大力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解决农村生产、生活需要问题。为把便民服务送到农民朋友家门口,千方百计地满足农民朋友的需要,近两年,我们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205家,覆盖全县60%以上的行政村,收到了便民服务的好效果,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201x年,积极推进省市社下达的35家 。 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再用2—3年时间,真正达到村村覆盖,努力把村级综合服务社办成集村务、商务、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办成融农副产品购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村生活资料销售为一体的便民服务网络,办成合作经济的新载体、助农增收的新平台、服务农民的新窗口、和谐社会的新亮点。
二是组建新网络,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随着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茶桑药栗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农民朋友生活不断提高,农村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随之也带来了农业生产资料买难和农副产品卖难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快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争取用1—2年时间组建县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完善农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推进农资连锁配送服务,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其次,要加快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建设。围绕我县茶叶、药材等支柱产业,实行开放办社,采取领办、引办、创办等办法,用2—3年时间组建2—3个茶叶、药材购销中心和1个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促进农副产品进城入市,日用消费品下乡进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朋友买难卖难的问题。
三是创建新机制,引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农副产品集约、集群的问题。我县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如何立足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实现产业集群、产品集约,就是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引领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要在现有领办乌云山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河南畈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梅岩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岩河岭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等4个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用2—3年时间,力争一乡一镇创办一个特色专业合作社。着重在三个方面来培育:一是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辟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进国内国际市场的便捷通道;二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营销、技术、加工、仓储等服务;三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规范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总之,我们将用实际行动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真正把供销社办成农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中心。
干部下基层学习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二
“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大讨论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讨论、走访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增强群众观念,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着力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强力推进“十项攻坚”、确保实现201x年全市经济发展目标,结合我局的工作实际深入到昌邑区兴华街道东厂宅社区,走访居民到家与居民面对面地交流与谈心,真正做到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这次深入基层活动转变以往电话听情况、下乡听汇报的做法,真正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入居民,分小组走街串户,了解走访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的生产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呼声诉求。
参与这次走访活动收获最大的不是自己在走访中使了“一把劲”,流了“一把汗”,而是在走访社区困难居民时意识到的责任与心灵的触动。看到住在东厂宅35号楼2单元5楼左门77岁高龄的郜淑云老人依靠低保独自生活,看到79岁的老党员薛振延本应享受幸福的晚年,但却要照顾患有癫痫病的女儿,看到因患吸肺病长年住院治疗造成家庭生活困难、负债累累以至于儿子和儿媳因家贫困而导致离婚的居民陈福……我也是来自农村,但是这次进入社区居民家中走访看到这些贫困居民的生活现状,心里阵阵刺痛与难受。通过走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还很重。他们那份对生活的乐观、对明天的期望、对未来的向往,他们朴实无华、辛勤劳动的精神,言语举止之间都深深感动着我,也让我再次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才能了解百姓疾苦,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增强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带着责任去做群众工作不是高兴不高兴,喜欢不喜欢的事情,而是一份历史责任,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因为这是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责任不是挂在口头上,写在文件里,而是落实在行动中,体现在作风里。有了这份责任感,才有可能拥有公仆情怀和普通劳动者的心胸,克服畏难情绪,做到淡泊名利,崇尚事业,坚守使命,乐于奉献,珍惜平凡,永葆本色,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彰显社会公信力,赢得群众的口碑。
作为工商干部,就要带着感情下基层,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只有当我们放下了“官架子”,朴实的居民才会掏出“心窝子”;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作为一名工商干部,更要胸怀“民苦我忧,民贫我愧”之心,真正动起来、走下去、去基层,说“群众话”、办“群众事”,少做嘴上功,多干具体事,找准自己工作的薄弱环节,掌握基层群众的急难困苦,做到群众呼声真心听、群众困难真心帮、群众事情真心办,将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办好,好事办实。
工商干部深入基层必须端正态度,做到“身心俱入”。与群众打交道,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绝不能以为自己胜人一筹、高人一等。如果我们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与人沟通的时候就处在了一个特别不受欢迎的位置。大家都讨厌你,你还怎么与人相处? 下基层,就要端正态度、摆正心态,做到既“身入”更“心入”。要坚持真下、真问、真学,就要“点对点”、“面对面”、“零距离”。下基层,既要“下得去”,更要“上得来”,带着问题下去,带着答案回来;带着思考下去,带着思路回来;带着感情下去,带着感动回来;带着热情下去,带着激情回来。
解民苦,解民贫,口头说说不行,要靠好的思路办法、有效的实践和实干;解决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干部总结不算数,要由老百姓来评价。我们的工作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把群众幸福作为第一目标,对基层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开展慰问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采取定点联系、结对帮扶、承诺联系等形式,多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方能贴近群众、取信于民。
在这次下基层走访活动中,让我深深体会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性,只有真正地深入到群众之中,真正地与群众面对面的谈心,才能真正了解群众心中的所需所想,才真正能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更好地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干部下基层学习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三
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从今年3月初开始,我到XX镇芦湾村参加“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参加工作30多年来,也曾几次下乡开展基层工作,但是这次意义不同,心得体会范文是新世纪新时期干部带着学习的目的、解决问题和创建和谐的任务到基层去的。通过2个多月的民情访谈,使我深深体会到芦湾村的村民很质朴,生产、生活积极向上,思想心态很“阳光”,从心底里感谢党的政策,感谢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惠农政策。与他们交谈犹如一股甘甜的清泉浸入心田,与他们交谈是一种无需投资的精神享受,与他们交流给人一种融入社会、回归自然、和谐发展的感觉,从他们身上使我收获了一笔不菲的人生财富。
一、只有沉下身子,深入群众才能了解民生所需。
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不但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搭建一个沟通、学习、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也为密切党群关系,拉近干群距离,做好群众工作搭起了一座“无形桥”。我认为,有能力做好机关工作,不一定能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但是有能力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何一项工作。为了尽快掌握熟悉芦湾村社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我们工作组一行深入村社院落,走进田间地头,访贫问苦、访民问需、访贤问能、访老问经、访富问计,亲身体会到广大群众的辛劳,了解到广大群众这些年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经历的坎坷。他们在党的号召和县委1号文件政策的鼓舞下,利用荒滩资源,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荒漠区设施葡萄、日光温室、拱棚蔬菜、奶肉牛养殖等,实现劳动效益最大化和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芦湾村新农村建设刚刚开始就走在了全国、省、市县前列,不论是在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村社道路硬化、能源沼气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基层民主管理,还是农户门前绿化、家庭院落美化、村风民风转变、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都总结和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如今芦湾村的发展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是什么呢 通过对温室大棚种植户刘生平、杨沛年、胡国伟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芦湾村的发展缺乏的是技术和信息,农户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科技培训,掌握多方面的现代科学技术,需要得到市场需求信息,为定值蔬菜品种和类别提供参考依据,需要一批技术过硬的农技工作指导队,指导农户提高生产效益。芦湾村现有日光温室156座,其中:高标准三代日光温室80座,高标准二代日光温室68座,一代温室大棚8座,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拥有日光温室。三代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益明显高于一、二代温室大棚,为使温室大棚发挥好的效益,我们工作组干部积极向农户宣传关于改造旧棚给予5-8万元贷款贴息两年的优惠政策,目前,已为63户农户申请办理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64万元,准备改造旧棚65座。结合芦湾村群众需求,我们邀请该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讲方法,讲要领,举办日光温室果蔬栽培技术及玉米制种田间施肥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2期,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燃眉之急也为正在春耕生产的群众注入了新动力。
二、只有深入一线,走进群众才能感悟生活真谛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芦湾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我们根据摸排情况,工作组每个成员都与村里部分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一起进行春耕备耕生产,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帮助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和疾虑。我们详细了解这些贫困户、困难户、低保户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详细进行记录,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逐个帮助解决。先后走访慰问了赵玉莲、季桂英、贾玉桂等12户群众,并为4户生活生产特别困难的群众送去了春耕生产急需的化肥等物资,送上了我们工作组的一份关怀。通过和这些困难群众的访谈交流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些贫困的群众不是因为他们不思进取,而是他们曾因各种各样的不幸原因致使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来温暖,需要大家的帮助来鼓劲,只要用诚心和他们交流,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接纳你。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为我们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融入百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机会。我们抽调下基层的每一位干部更应该珍惜这次机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把握好手中的权利,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群众,用真诚善良的心去温暖群众,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回馈社会。
三、只有放下自我,深入基层才能体现自我价值
干部的工作能力大小和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现在,有的干部走出校门就进入机关工作,对基层情况掌握不深不透、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及时、对群众呼声听得不真切,脱离基层群众的倾向还普遍存在。有的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有的作风散漫、纪律要求不严;有的不思进取,能力素质较低;有的浮在面上,服务意识淡化,甚至有的年轻干部还没有到基层去过,更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对处理一些应急和上访类问题束手无策等等。我们通过走访群众、接待来访、召开党员群众会议等,已排查出土地、林木等矛盾纠纷9起,针对这些矛盾问题,我们分门别类,邀请熟悉情况的长者和村社干部一起分析研究,寻找对策措施,引导群众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卓有成效地化解地埂、制种、林木纠纷5起,4起正在协调处理当中。通过调处矛盾纠纷,使我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处理农村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了处理基层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每一个干部应该把握好这次下基层的机遇,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
四、只有贴近群众,树好形象才能密切党群关系
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两免一补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是得民心的好事,为什么干群关系越拉越远呢 干部与群众之间好像有了一堵“无形墙”。我认为这就是因为我们各级干部深入基层的少了,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少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少了,群众听到党的声音少了……。在目前开展的春季植树造林活动中,我们和芦湾村群众一起在村公益林场栽植红柳和沙枣苗木10万多株,1000多亩。有了我们的加入,有了我们的身影,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加高涨。他们热情的和我们交流,拉家常,说感受,谈困难,赞扬党的政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淳朴,从他们身上汲取了生活的信心和工作的动力。通过这次下基层活动,使我明白农村工作包罗万象,包括乡镇和县上各部门安排的工作都需要在村社一级落实和解决,而且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才行,再好的决策和部署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真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哪。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核心,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我们各级干部来宣传,农业科技技术需要我们来推广,农民群众的忧愁需要我们来分担,生活困难群众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来建设。我们的工作还不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而且只有广大机关干部情况熟了,作风好了,素质高了,技术硬了,能力强了,工作实了,群众听到的声音多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无形墙”才会消失,干群关系才会更融洽。
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创先争优正是县委给全县干部搭建了一个“创先”的平台,提供了一条“争优”的途经、创造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和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我们要把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我们要把群众的发展作为检验工作实效的唯一标杆,只有干群合力才是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干部群众会齐心协力把临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好.
干部下基层学习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