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7-01-12 17:45

传播学是一门年轻的交叉性社会科学,由于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和核心语法尚未确立,学科身份遭遇合法性危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播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一:传播学视域下电视晚会的仪式传播

一、视听层面

(一)镜头语言

近年来,仪式性晚会繁荣发展,它的镜头表达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在文艺表演时,则多采用全景甚至远景的拍摄方式,如,孙悦唱《记忆中的歌》时,舞台上出现了几十位身着淡蓝服装的少女,舞台布景华丽,镜头多是从远景拍摄,充分表现了整个场面的宏大。在其他歌舞中也较多运用全景或远景的景别呈现方式,同时在拍摄高度上俯拍角度也运用较多。俯拍和全景、远景镜头的拍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个体形象的呈现,在整个晚会中淡化了个体的地位和力量,更加突出晚会的整体性和参与性,营造出庄严、宏大的仪式气氛。

(二)舞台美术设计和高科技的应用

舞台美术是电视晚会仪式中最为直接和直观的仪式符号,尤其带有象征性。它一般包括布景、色彩、灯光、化妆、服装、道具等,舞台美术所包含的这些元素往往具有符号性的作用和意义。历年的国庆晚会都以国旗为主题,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具有最高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也最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晚会在置景和具体节目的创作中也对这一元素充分利用;参加晚会仪式的演员的服饰或者是喜庆、鲜亮或者是洁白、神圣的颜色,道具也采用具有特殊含义的事物,比如,大大的洁白的和平鸽羽毛;晚会中,升降舞台、长长的T型舞台和阶梯舞台的运用,更是增加了晚会仪式的神圣感。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每台晚会的举办都采用最新的高科技元素。这种以雄厚的财力和技术打造的晚会舞台的视觉享受,不仅具有市场意义,而且更能彰显一个国家的崛起和民族前进的步伐。在歌舞者表演的时候,在主持人解说的时候,舞台LED大屏幕上显示着或温情、或气势磅礴、或能唤起人们共同情感和记忆的画面,在充分制造美感的同时,也营造着情感氛围。

(三)主持人情感化、审美化的语言

在现代电视晚会仪式中,主持人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是用客观的、中立的态度对信息进行传送,而是在电视媒介仪式中担任大祭司的职责,充当意见领袖的职责,向观众传达神圣的仪式意义。在仪式性电视晚会中,主持人主要运用语言和声音来完成自己的职责。语言和声音具有一种构造现实环境、营造现场气氛的功能,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含义,声音的高低急缓都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主持人对声音的运用主要作用在于营造相应的仪式气氛。在国庆晚会这场集体庆典仪式中,主持人的声音是高亢的、欢快的、激动感人的,营造的气氛是喜庆的、凝聚团结、振奋人心、满怀自豪的。“五星红旗、祖国、母亲”在这里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言,在主持人抑扬顿挫、张弛有度的声音中,晚会的仪式意义逐渐彰显出来。

(四)歌曲、音响、背景音乐

音乐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能够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够填补画面无法表达的情感空白。在媒介仪式中,音乐是仪式表达的主要元素之一。晚会中演奏的音乐,可以借助音乐形式传达、传递某种观念或意绪,唤起观众的民族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晚会利用节目中的奏乐、歌诗和舞蹈,通过共同的音乐体验,制造出仪式的氛围,唤起人们的心灵共鸣,在沟通的基础上,实现情感凝聚,步入秩序和谐的理想状态。例如,在“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专题文艺晚会中,蒋大为一首《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唱出了祖国儿女对母亲生日衷心祝福的心声。毛宁一首《绿叶对根的情意》,唱出了旅居海外的游子心向祖国的赤诚爱国之情。

二、叙事层面

(一)符号化的仪式主题

在电视媒介仪式中,电视通过对仪式中要颂扬的价值的象征符号的选择,直接来定义仪式。电视选择特定的象征符号,并提供给观众,让观众按照自己预先的设想对仪式的属性进行确认。纵观历年的中央电视台国庆晚会,“五星红旗”和“祖国”是其永恒的主题。无论是晚会的名称,每个小篇章的名称,还是歌曲的选择,主持人的话语,情节性节目的主题,无不透露着这两个主题元素。具象、符号化的主题更有助于观众清晰、快速的认识和记忆。2011年中央电视台国庆晚会以建党90周年为背景,以“五星红旗”为主题,由《繁荣颂》、《和谐颂》、《光荣颂》、《深情颂》四个篇章组成。晚会邀请了多个国旗故事的亲历者来到现场,有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飘扬的体育健儿;利比亚撤侨事件的亲历者;次仁老阿妈,46年如一日让五星红旗一直飘荡在西藏边境线上;天安门广场国旗之子,英武挺拔,坚定着对国旗的护卫。在晚会的最后,场上五星红旗挥动,“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的歌声再度响起,这歌声唱出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美好祝愿。晚会中也设置了全体起立、升国旗的仪式场景。仪式感凝聚了观众的参与热情和内心情感,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也成了晚会独特的风景。通过五星红旗这一实体符号,将晚会的主题具象化,也充分烘托了隆重、热烈、神圣的晚会仪式气氛。

(二)纪实性的仪式内容

2011年中央电视台“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国庆晚会,以五星红旗作为贯穿节目的主线,围绕升旗的故事赋予了中国日益走向强盛的深刻内涵。晚会用了相当数量的篇幅,选择了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告诉了世人祖国、党及其人民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深情厚谊,让观众一再感受到晚会中的纪实美所产生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在长达110分钟的晚会节目中,纪实性内容仅有8个,却长达约52分钟,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代表分享与五星红旗的不解情缘,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时间归国的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大山深处的张家界市姚峰届村小学父子俩、利比亚撤侨的惊心动魄、边境线上坚持升旗次数最多的百岁老阿妈、在澳门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濠江中学老校长杜岚、开山岛上的夫妻哨以及天安门国旗班的感人故事。现场对人物的访谈将情感漩涡的离心力进一步增强,观众通过主持人与嘉宾又一次进行了情感上的对话。仪式的精神效力是真实存在的,参加仪式的人都能直接感受到这种力量。这些真实的故事在情真意切的爱国歌曲的烘托下,进一步揭示了主题,使观众感受到了以五星红旗为寓意的新中国在中华儿女心中沉甸甸的分量。正如董卿主持时说的:“就让我们在飘扬的红旗下,用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去印染她的色彩。”

(三)民族传统的节目元素

仪式性电视晚会能够聚集如此大范围、大数量的群体,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晚会其中蕴涵的是祖国人民的共同信仰。人们饱含着期待和热情准时收看电视晚会,积极地参与到仪式中,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感情,有着共同的血脉和民族记忆,晚会的仪式中心就是群体共同的传统和情感的象征。有着传统和民族特色的节目类型不仅丰富了晚会内容,更是晚会神圣仪式感建构必不可少的因素。每场中央电视台国庆晚会都包含着大量的中国特色传统类型的节目,例如,杂技表演、戏曲联唱、腰鼓、民歌、诗朗诵等,而且每场晚会都有着必不可少的民族大联欢。大家身着各民族的节日盛装,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唱着歌,跳着自己独具特色的舞蹈,再配以灯光和舞台置景技术,一场规模宏大的、喜庆热烈的民族大欢聚呈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带动了人民内心的热情。其实要实现仪式性电视晚会传统化、民俗化的内涵,除了特有的节目类型之外,在舞台设计和服装造型中都可以体现。这就要求晚会舞美和服化工作人员要注重体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元素,要抓住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而导播在镜头转场的时候也可以多利用一些代表晚会主题的、能够凸显仪式内涵的民族元素,通过共同的文化传统达到心理认同。

三、结语

电视晚会是一场现代化的聚集仪式,又是一台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具有传统性、民族性特色的晚会,它将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运用各种象征手法向观众发出邀请,让观众进入到仪式中来。通过观看晚会仪式,观众实现了与同一文化下其他成员的交流,体验久违的集体感情,紧紧凝聚在一起。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二:新闻传播学科双语教学法的应用

一、双语教学法应用于新闻传播学科中的必然性

新闻传播学科很多课程都要求实施双语授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新闻采访和写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概念、术语、新闻学原理等内容均出自于西方,在教学中若使用中文教材授课,就必须要将其翻译成为中文,由于中文和英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经翻译的教材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很容易使学生在理解时产生误解,最终影响和干扰教学效果。有学者认为,在当前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应了解和掌握当前关于新闻学方面的信息以及文化。目前国内开展的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在双语教学中多应用的是国外教材,和国内传统教材比较,原版教材更为规范尤其在英语表达上更加规范,可读性比较强,表达更为清晰,内容也比较丰富,可提供更新的关于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国外新闻传播学,继而进一步为其打入国际传媒市场打好基础。

二、在新闻传播学科中实施和应用双语教学法的相关对策

双语教学法应用于新闻传播学科,不仅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同时还应满足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也就是说,实施双语教学不可一刀切,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下面,笔者就新闻传播学科中双语教学的实施以及应用提出一些相关对策。

(一)合理选用教材

目前,教材是影响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外教材在编写上和国内现行教材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原版教材不管是在内容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均和国内高校学生英语水平不相符合,因此在选择合适的英语原版教材时困难较大。双语教学所用教材应为原版教材,该教材必须要具备先进性以及代表性。由于国外原版教材知识内容比较新,层次分明,所注重的是综合素质以及实际应用,而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双语教学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适用于国内高等教育的原版教材还比较少;此外,国外原版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比如某些内容过于繁杂,或者内容和国内同种类型教材相比较简单;再加上教材内容在编写形式以及思路上均和中文教材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若处理不合理,很容易使后续课程教学以及学习受到影响。鉴于此,为确保所用原版教材更加符合国内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新闻传播学科的学习需求,可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使其更为完善;在讲解原版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可利用网络,在网络平台上下载相关资料和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或者介绍和原版教材相关的汉语教材,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深化其对于新闻传播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兼顾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此外,在教学中还应配备汉译本,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准确定位学生学习水平,合理安排时间和课程

由于学生个体间学习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若学生英语水平处于严重不均衡状态很容易使教学进度以及效果受到影响。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发展速度的加快,招生规模也随之扩大,班级学生数量也随之增多,从大量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在该形势下实施教学,效果低下。对此曾有人建议可基于学生自身英语水平采取分班授课,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直接用外语授课或者采用双语授课,而对于外语水平处于中等状态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中文授课比例,反之对于外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可减少外语授课比例。目前,该方法已被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中,从实践结果来看,效果显著,不仅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还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不同学习层次水平的学生接受,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即对师资要求较高,造成师资紧缺。对此,在新闻传播学科实施和应用双语教学时,不可盲目跟风,应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分层次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相关定理、名词或者概念的时候尽量用外语,循序渐进,逐步靠拢于双语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双语教学尽量在大三开设,因为处于该阶段的学生对基础专业教育、新闻学方面的知识已有初步认识和了解,同时通过两年英语学习已具备基本听说能力,在这一时期实施双语教学,可达到很好的衔接目的。此外,在明确双语教学课程时,应基于新闻传播学的特点,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且和实际紧密相连的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如舆论学、英语新闻写作、大众传播学、英语新闻编译、西方新闻发展史以及经典作品赏析等,采用英语方式授课,原滋原味讲解教材中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还便于学生了解和熟悉即将要学习到的关于专业内容的英语表述,使学生养成利用英语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习惯。

(三)实施互动式教学,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和教师经验不足这一情况,在新闻传播学科中实施双语教学时,可采取互动式教学,构建讨论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和回答问题,以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和新闻专业知识学习活动中。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即对于人数有特定要求,一般不可多于30人,同时对学生自信心、英语水平以及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若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仅个别学生积极表现,则失去了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鉴于此,在互动式双语教学中,选择讨论话题时教师可设悬念,合理分组,确保教学节奏。还可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专业方面的影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制作课件时尽量图文并茂,教学前应告知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此外,借助于少量课时来播放有关新闻传播学方面的西方影片,借助于影片让学生感受国外文化,以此进一步训练其听、说、写能力。可尽量选择系列剧,使学生能够有更长的时间理解,这样也便于教师更好地设置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大背景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和熟悉最新信息,同时还应具备多文化背景。将双语教学应用于新闻传播学科,并予以合理、有效的实施,不仅可促进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同时还可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复合型新闻记者,从而更好地融入国际传媒。虽然双语教学于实施期间会遇到各种困难以及问题,但是双语教学作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新闻传播学科实施以及应用双语教学时,首先必须要了解和认识何谓双语教学,选择合适的教材,准确定位学生学习水平,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以及时间,总结分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予以有效且合理的改进,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1.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3.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篇

4.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5.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6.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