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励志人生的小故事
那些关于名人励志人生的小故事都是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品读的,那么关于名人励志人生的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名人励志人生的小故事:逆袭背后没有鸡汤,都是血泪
——柳岩杜海涛
这是一个现实感很强的社会,“优雅”对女性而言,只有强大到一定程度,实现了财务和迁徙等各种自由后,还得有一个不会抑郁、抗压能力爆棚的心境,才配谈得上的词。人们热爱听成功者回顾当年潦倒时的心灵鸡汤,感叹于他们终于熬出了头,却不愿去听一个失败者哭诉这机会本该属于我,可惜生不逢时的碎碎念——看客们只有功夫看结果,而不会关心过程。
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柳岩,总是一脸平静,没有抱怨,还有点自黑,可以称之为优雅。柳岩参加主持人选秀偶然出道,并且,当年那场比赛的冠军是谢楠,此后两人签约光线传媒。对柳岩来说,天时、地利一样也拿不出——出道时年纪已经不占优势,资质也不算醒目,唯有胸器逼人,在知性主持人里还能杀出一条名叫性感的血路,从那时到现在,关于她所有的访谈,都只有一个字:拼。关于她所有的图片,也都只有一个字:胸。一个没有结过婚的主持人,需要不断将自己的事业线频频暴露于媒体面前,作为卖点大书特书,这豁出去的胆量,几乎可以和当年的舒淇有一拼。斩断后路的决绝背后,是对未来放手一搏的孤注一掷,她一定知道:在大浪淘沙的贵圈,时时刻刻都在上演着一种叫做不成功便成仁的绩效考核机制。
一个人,如果愿意把自己伏得很低,日后爆发起来就能量惊人。当人们习惯了嘲笑和贬损,又或者站在某种制高点上俯视和评价,却不知道,女主角早就已经在“万箭穿心,习惯就好”中练就金刚不坏身,然后悄然转身。
同样转身的还有杜海涛。“杜海涛都瘦了,你还在吃吗?”最近一段时间,杜海涛最新写真大片被网络疯转,人们惊讶地发现:曾经胖到不行的杜海涛,瘦身后,颜值指数飙升,居然有几分像似“都敏俊”。但在之前那么长的时间里,《快乐大本营》里的杜海涛,是一个被忽略的胖咖,是永远负责被调侃和搞气氛的男三号,他就像很多人小时候身边的“那个胖子”。
但杜海涛瘦下来了。他和朋友一起建了一个群叫作“不跑步会死”,每晚打卡,就算到外地出差到深夜11点,也不忘记跑完当日行程。
《小时代》里,顾里说过一句话:“那些泼我冷水的人,总有一天我会烧开了还给你们。”这样的豪言壮语自然得有底气。顾里的扮演者郭采洁,也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这句话——当年,她只是台湾电影界的小清新路线女演员,即使不少圈内人都认可她的演技,但是运气与机遇是件稀罕物,你必须先够上拥抱它们的资格。如今,她厚积薄发地在商业电影里展示了演技,然后一路走高,她不只出演了华丽的虚无缥缈的《小时代》,还同时接拍了王维明执导、徐小明制片的剧情片《不能说的夏天》。
除去最两极的贫富差距,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互联网给了人人均等的机会,也给了人人选择自己成为什么人的权利。从柳岩到杜海涛,从袁姗姗到郭采洁,他们的起点并不算高,也经历过各种暗黑的不堪岁月,然而,到了最后,靠胸博取眼球的女主持成了宅男女神;被骂“滚出娱乐圈”的艺人成了“马甲线一姐”;没有太多存在感的胖子也开始被刮目相看。在一条条没有人看到的逆袭之路上,到处写满了那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只不过,你有没有像他们那么尝试过拼一把!
关于名人励志人生的小故事:他不是巫师,只是演过巫师的麻瓜
作者:张静
不久前,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出现在圣地亚哥国际动漫展上时,头发凌乱,一脸络腮胡子盖住了喉结,蓝色T恤上面印着一只手握长棍、脚踩祥云的猴子,格外应景贴切。他没有戴标志性的框架眼镜,看上去有些邋遢。
人们很难把这个浑身毛茸茸的成年男子和印象中的哈利·波特联系起来。2001年,丹尼尔第一次以哈利·波特的身份闯入人们的世界时,只有12岁,还带着婴儿肥,黑边框眼镜背后的蓝眼睛滴溜转,嘴唇一抿一提,是个机灵鬼。罗琳初次见到他,惊讶又激动:“这就是我想象中哈利·波特应有的样子!”
只不过任何童星的发育都是一场豪赌。丹尼尔个头至今不到一米七,比大多数霍格沃茨的男同学矮半截。体毛倒是长势迅猛,在2007年上映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里,哈利·波特(HarryPotter)就已经成了“毛利波特”(HairyPotter)。
与长相相比,性格的变化更令人担忧。丹尼尔一度酗酒,这似乎是他宣告成年的一种方式。
丹尼尔18岁开始表演舞台剧,在《恋马狂》里扮演一名爱上马的马童。他把衣服一件件脱掉,全身赤裸表现夜间骑马狂奔时的性快感。丹尼尔的演技收获了好评,但许多家长认为他在教坏小孩——在家长以及和他一起长大的观众眼里,丹尼尔就是那个大难不死的男孩,没有男女之事的纯洁彼得·潘。
这对想做一辈子演员的丹尼尔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2011年7月7日,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在伦敦首映。丹尼尔引用法国路易十四临终前对臣民们说的一句话:“你们为什么哭?难道你们曾经想象我可以永生吗?”
从哈利·波特学校毕业的丹尼尔得到的第一个电影角色,是在惊悚片《黑衣女人》中演一位年轻的律师。2013年,他在讲述“垮掉的一代”故事的传记电影《杀死汝爱》中扮演邋遢、一头卷发的美国著名同志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包括裸露尺度相当大的同性床戏。
一年后,丹尼尔主演电影《神奇犄角》:一个复仇男孩头上长出了一对有魔力的犄角,开始学着用犄角赐予的邪恶力量控制身边的人。这和丹尼尔有几分相似:尝试理解一个全新的世界并逐步掌控新能力的年轻人。
今年7月,动漫展上的丹尼尔带来了恐怖片《弗兰肯斯坦》,他饰演的是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的助手。
他似乎格外钟情此类暗黑、恐怖或者魔幻的题材。从恋马狂、同性恋到科学怪人的助手,丹尼尔用这些不同寻常的角色艰难驱散着哈利·波特的影子。
生活里的丹尼尔“话非常多”。2014年他上了《艾伦秀》,谈话时语速飞快,有些紧张,他缺乏美国人的那种幽默感,“还带着英国人的天性”。
丹尼尔也不具有哈利·波特在魁地奇球方面的运动天分,唯一相似的是名气对他的束缚。丹尼尔因哈利·波特收获了丰厚的财富,但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后,他感到周围同学开始对他有了敌意。他解释说,人们只是想试试这个扮演哈利·波特的孩子,并非出于妒忌。
“大家都以为演员的社交生活丰富多彩,可对我来说不是这样,我不想坐在这里抱怨成名的烦恼,不过名气的确带来了孤独感。当你的生命中不断有精彩事件或者绝佳机遇出现,你也会遭遇很多纠结和痛苦。”
他只是个扮演过巫师的麻瓜,虽然这个巫师注定要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关于名人励志人生的小故事:幽默启功
启功先生笑对人生是是非非、起起落落。
2005年去世的启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学者、画家和书法家。93年的漫长人生,启功经历过怎样的坎坷,是今天许多人难以想象的。但是,良好的家教、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还有乐观善良的性格,使他能够超然对待人世间的荣辱冷暖,始终保持着一颗纯净而又深邃的赤子之心。正是这种淡泊名利、不屑社会权威的性情,使得启功先生的人生充满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那种自嘲,晚年更似老顽童般谦和、幽默。
一天,启功来到北京潘家园,看到门口店铺挂着署有他名号的书法作品,但没有一件是他亲手所写,全部为别人仿写。启功笑道:“写得都比我好。”
启功先生从一个职位上退下,竞争上岗人数不少,替补人选一时难以定夺。相关领导问先生意见,先生本不想介入此事,就开玩笑回说:“不如抓阉”。一位竞争者听说后颇为不满,连夜造访质问:“如此大事怎能玩笑对待,岂不对我等太不尊重了吗?”颇有兴师问罪之状。先生立马回答:“怎么能说不尊重?西藏达赖、班禅转世不也要通过金瓶掣签这种抓阉方式来决定吗?”来者一时语塞,只好寒暄而去。
一位空军高级将领派秘书前来求字,秘书开门见山摆明来头,说明背景,提出要求,大有旋风直升机空降而来之势。启功正儿八经问那秘书:“我要不写,你们会不会派飞机来炸我?”秘书一愣,摸不着头脑,连忙说:“哪里,哪里。”先生接着说:“那好,那就不写了。”
一个地产商,准备好笔墨纸砚,非要叫启功为自己的楼盘题名。启功脸一沉说:“你准备好笔墨纸砚我就非得要写,你要准备好一副棺材,我就得往里跳吗?”
启功颈椎病发作,医生要他做“牵引”治疗。这般痛苦事,他却开心地喻为“上吊”,还以此填词一首《西江月》:“七节颈椎生刺,六年铁饼拴牢,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数根活套。虽不轻松愉快,略同锻炼晨操,《洗冤录》里篇篇瞧,不见这般上吊。”
后来先生又发心脏病,送入医院抢救,榻上口占长句,时为1998年冬:“填写诊单报病危,小车直向病房推,鼻腔氧气徐徐送,脉管糖浆滴滴垂,心测功能粘小饼,胃增消化灌稀糜,遥闻低语还阳了,游戏人间又一回。”
启功毫不避讳“死”字,他说:这个世界上对待我的死大体有三种人。有一种是不认识我的人,他们对我的生存是无所谓的;另一种是对我感兴趣并且已经拿到我的字的人,他们盼我赶紧死;第三种是对我感兴趣但还没拿到我的字的人,所以盼望我先别死。
启功外出讲学时,听到会议主持人常说的“现在请启老作指示”,他接下去的话便是:“本人是满族,祖先活动在东北,属少数民族,历史上通称‘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不折不扣的‘胡言’……”
启功被人们称为大师,不知道值几多金银。每当听到有人尊称他大师,他便说:“你们少说了一个‘犬犹儿’,我是那个‘狮’。”说完向人做狮吼状。
他的工作助手曾问他:“经历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还这么乐观?”先生答道:“我从不温习烦恼。人的一生,分为过去、现在、将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很短暂,很快也会过去,只有将来是有希望的。”
“文革”后北师大第一批研究生毕业,几个同学去拜访启功先生。一位四川籍同学说回四川大学谋职,先生自告奋勇说可以写一封推荐信,说着就退到小书桌提笔铺纸写起来。同学们继续聊天,没几句,先生已经写好。展开一读,竟是一篇古雅典重语言精美朗朗上口的骈体文,在座同学无不惊呼赞叹。先生徐徐说道:“这没什么,是我的强项,其实我最适合做一名专起草文书的僚员。”
一个博士生回忆,1991年1月17日,美国向伊拉克宣战,这天正是他博士论文答辩的时间。答辩席上坐着北大、中国社科院的名流,他很紧张,手心出汗。启功第一个向他提问,问题却很突兀:“打起来没有啊?”他答:“打起来了!”全场哄堂大笑,气氛活跃起来,他也为之神旺,于是对答如流,顺利过关。
关于名人励志人生的小故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