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早期教育的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06 15:32

早期教育应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真正的童年为目的。早期教育不仅仅是智力教育,教育者更应从多方面入手,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和好奇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有关早期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早期教育的论文篇一

《对早期教育教育内容的思考》

摘 要: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与老师出现了种种问题,产生很多疑问,作者在分析孩子的成长发育特点的基础指出:早期教育应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真正的童年为目的。早期教育不仅仅是智力教育,教育者更应从多方面入手,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和好奇心,让孩子快乐地享受童年,让孩子真正成为孩子。

关键词:早期教育 内容 智力 非智力因素

暑假,应是众多学生休息、放松的日子。但是,目前的暑假对于一些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日子。假期里,我曾对一所县城幼儿园做过一个初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许多幼儿园孩子的家长、老师来说,明确早期教育的内容、任务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孩子的父母和教育者来说,早期教育究竟要教育什么,教育者们应对孩子进行怎么样的早期教育呢?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而新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但是在《规程》和《纲要》颁布并实施多年后,很多幼儿园教师头脑仍拘泥在传统观念之中,偏重于灌输,习惯于“上课”。她们仍然认为幼儿园只是一个幼儿接受智力教育所在。调查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时值七月底,酷暑难当,但幼儿园中却仍有不少三岁左右的孩子留园“上课”,而且绝大多数是刚入幼儿园的小朋友。疑惑之下,我为此询问了老师。一位当班老师告诉笔者:“他们是来上预备班的。”预备班?上幼儿园之前还需要上预备班?望着我不解的神情,这位老师更进一步解释说:“不上预备班,开学功课怎能跟得上班?”这句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九月份要上幼儿园小班,还怕功课跟不上班,要提前两个月到幼儿园来接受“园前预备班”?望着一群本该在快乐玩耍的小朋友,却像个小学生似的在老师指挥下,望着黑板上的字,在一五一十地鹦鹉学舌,望着他们那沉重的大书包,望着他们面前摊开的作业本上或“√”或“×”的符号,心中不禁为他们过早失去的童年悲哀。

其实,幼儿的智力发展的确有着极大可塑性,经过家长、老师一段时间的“强化”,效果可能十分明显。于是乎,教育者们被认为是“教育有方”,而这个孩子也可能被认为“神童”。但是,儿童智力的发展最终会受到规律的限制。当今流行的许多“神童”教育的方案所提供的实例佐证仅仅是在接受教育的孩子三岁后、五年后如何,其长期效果如何却没有一个方案给予结果,许多的研究表明,许多所谓“神童”,实际上仅仅是“早慧”儿童,即他们的智力或才能发展较早,或者说,在婴幼儿期智力或才能发展比一般儿童迅速。但是到了成熟年龄,其智力或才能并不一定出众,后来的智力水平未必超乎常人。因此,有人提出应区分“早熟”与“天才(超常)”。

通过训练与灌输,人的智力虽然可以人为拔高,但人的社会性却不能拔高。在现代管理学上有个“木桶”理论,即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盛水量的多少取于构成核木桶的最短的那木板的长度。不管哪一块木板短小或缺失,木桶都不再可能装满水,水都会从缺少的那块木板位置上流走,对孩子来讲,亦是如此,孩子内在的各种素质要素,如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等就像一块块“木板”共同构成了“木桶”的整体。为了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增大“盛水量”,教育者“加长”的同时不能忘了“补短”和“补缺”。片面地去加长“一块板”或放弃“一块板”都不利于增大“盛水量”。以童年的天真、快乐、游戏为代价换来的“神童”可能从某一个方面看他是完美的,但是一块缺失的“木板”最终使他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木桶”。许多例子证明超前的“拔高教育”仅仅是提前结束了灿烂的童年,把孩子提前变为一个成人,而为达到这种早熟所付出的代价可能太大了。从很多家长对孩子所实施的“超前教育”来看,许多教育内容实际上根本无必要提前进行。如美育婴专家冯德・歌柏就举了一个例子,许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间就教孩子数数:“来,数数你有几只手指?一、二、三、四……”父母们认为这是一种学习。但是你想想,学会数手指有什么意义呢?每一个正常的人,到了一定的时候,都会明白自己有几只手指,何必在孩子玩耍的时候硬把他拉来数手指,弄得他厌烦,自己也烦燥呢?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实验对象是双生子T和C,T从生后第48周起每日作十分钟爬梯训练,连续六周。在此期间,C不作爬梯训练,直到58周才开始作爬梯训练。实验结果表明,C只接受两周的爬梯训练就能赶上T的水平。因此,他得出结论是: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这一实验对于我们研究教育(训练)和发展的关系很有启发。如果要使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就要使教育适合于儿童发展情况,要求太低固然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要求过高也无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毕生致力于观察研究智力超常儿童的成长情况。他选择了1528名智商超过130的中小学生(男857人,女671人),对他们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踪。特尔曼去世后,心理学家西尔斯等人继续他的事业,一直追踪到被研究者平均年龄超过60岁时为止。这项旷日持久的研究表明,智力与成就并不总是成正比。有才能、有成就的人常常不是当年老师和家长认为十分聪明的孩子。在男性被调查者中,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最小的20%的明显差别不在于智力的高低,而在于个性品格的不同。即非智力品质的不同,所谓非智力因素是人的意志、情绪、行为习惯、自控意识、求知欲望等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非智力因素往往在成才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谨慎、有进取心、自信、不屈不挠、坚定性最终成就了那些成功者。

在《中国教育模式反思》中,作者反思到,美国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中国的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

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而这是我们教育上最为欠缺但现代社会最为需要的品质。

德国人获得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但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通过国家介入,德国宪法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二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三是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与他们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早教的广告天天告诉我们,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北京的早教中心,9~16个月的婴幼儿上课时间竟长达45分钟,这一现象差点把来访的德国幼教专家惊得险些从座椅上跌下来。

既然中国的教育者花了那么大力气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把孩子提早教育了那么久,那么是不是人们该有理由担心,德国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但事实如何呢?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实际上,单纯地提前学习时间并不能加快儿童成长的速度。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生长的时间表,不应该人为地提前或推后。已经有无数的事实证明,违背教育的自然规律是会受到惩罚的。有时一个错误的教育理论将会导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营养不良”。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人的成长是一次长跑,起跑线上的输赢不能决定孩子最后的输赢。

因此,早期教育应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真正的童年为目的。早期教育不仅仅是智力教育,教育者更应从多方面入手,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和好奇心,让孩子快乐地享受童年,让孩子真正成为孩子。

参考文献

[1] 杨文泽,李雁宁,主编.中国孩子成长手册[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2] 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3] 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

[4] 德国专家看中国幼儿园教育

[5] 小学课程提前到幼儿园?有必要吗?

[6] 夫唯.你不聪明[J].科技文萃,1994(12).

[7] 林佩昌.联邦德国为何立法禁止学前教育?[N].羊城晚报,2012-01-21.

[8] 中国教育模式反思[EB/OL].百度文库.

注释

①玛德・歌柏的育婴哲学[EB/OL].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早期教育的论文

有关早期教育的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