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第六次人口普查:广东成人口第一大省

发布时间:2017-03-16 12:34

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随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24个地区相继发布本地区数据公报。这次人口普查数据反映了1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也反映出中国面临着一些矛盾和挑战,例如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等。

广东常住人口1.04亿全国第一

根据普查数据,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加上港澳台的人口总数为13.7亿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从四大区域人口分布情况来看,沿海发达省份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在增加,更多的人口从中西部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的37.98%,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2.41个百分点。

从各地区人口变化情况看,数量方面,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广东已经超过河南,常住人口达到1.04亿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份,其常住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7.79%。山东9579万人位于第二位,河南9402万人位于第三。而在2000年,河南常住人口排名第一。此外,全国仅有6个省份常住人口减少,其他省份均为增加。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最多的5个地区是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分别增加1800万、766万、628万、580万和500万,均处于发达地区。常住人口减少的6个省份为湖北、四川、重庆、贵州、安徽、甘肃,其中湖北人口减少最多,10年间减少了304万。增长方面,公布数据的21个地区中,共有13个地区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增长幅度最大,10年分别增长了44.5%、37.53%、29.27%、20.69%,年均增长率为3.8%、3.24%、2.6%、1.9%,都远远超过了国家0.57%的平均增长率。

试论第六次人口普查:广东成人口第一大省

实际上,此前联合国在2008年的全球人口展望中,曾预测2010年中国总人口会达到13.54亿人。而在2010年11月中国开始统计人口数字时,联合国的人口统计学家曾预计中国人口现在将达到14亿。造成中国人口增长落后于预期的背后原因则是近十年来中国人口生育率的下降。中国之前估算的生育率为1.8,而根据此次普查结果估算,中国总和生育率很可能只有1.5,甚至更低。2010年,中国0~14岁少年人口占比为16.6%,相比2000年的22.89%下降了6.29个百分点,而2000年比1990年仅下降了4.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过去10年少年人口占比在加速减少。此次普查的数据还显示中国的总生育率(一位育龄妇女一生所生子女个数的平均值)可能已经降至1.4,这远远低于2.1的人口替代率,而专家表示,这种局面最终会走向人口稳定状态,未来将有可能出现人口不增长甚至减少。

人口数量增加最多5个地区和减少最多4个地区比较

21个地区10年间人口年均增长率比较

上海外来人口比重39%全国最高

此次人口普查,全国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流动人口总数为2.6亿,比2000年增长81.03%。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公布了本地区流动人口情况。从流动人口数量来看,广东流动人口数量最为庞大,为31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0%,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2%。其中属于省外的2150万人,省内的978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间广东跨乡镇流动的人口增加1023万人,增长48.58%,其中省外人口增加643万人,增长42.71%。在省内外流动人口数量之庞大,是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浙江,共有外来人口1182.4万人。外来人口比重方面,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为897.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9%,是外来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10年共增长159.08%,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99%。其次是北京外来人口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

显然,外来人口已经成为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区常住人口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外来人口可以说推动了这些地区近些年来的经济繁荣和快速增长,而这些地区也为外来人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就业岗位和家庭收入的快速增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的集中性聚集也给这些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诸如大城市病、社会治安不稳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在“十二五”时期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东部地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中西部地区而言,确立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部分地区外来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比较

注:1.表示流动人口以流入为主;表示四川流出人口数量。

2. 广东为流动人口数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为外来常住人口数量。

3. 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重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1.56%老龄化程度最严重

按国际的通行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即标志其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在加快,过年10年间,14岁以下的小孩在总体人口中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而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从公布数据的24个地区的情况看,19个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步入老龄化社会。其中重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1.56%,是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而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则由于外来人口基本以中青年为主,给本地区带来了很大的人口红利,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北京、天津、广东分别为8.7%、8.52%、6.75%,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上海虽然超过了10%,但上海也是10年来唯一一个老年人口占比出现下降的地区。

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加大,显然验证了学者们对中国“人口红利”问题的普遍关心。联合国的人口展望数据预测201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2%,而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已经超出了权威机构的预期。而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意味着未来15~20年间,在一面加速老龄化、一面劳动力减少的此消彼长作用下,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快速衰减。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推测,2025年中国的人口红利(以15~64岁劳动人口占比衡量)将下降到全球平均水平。此外,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也将进一步严重,如果按照7%的老龄化社会标准,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未富先老”将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难题。

宁夏城镇化率上升15%高出全国1.56个百分点

根据普查结果,全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亿人,城镇化率为49.68%,城镇化率10年上升13.46个百分点,净增2亿人,不论是年净增量还是城镇人口总量,都已经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这充分说明近10年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也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同时流动人口已经超过 2.6亿人,城镇化呈现出“半城镇化”的状况,正严重影响着中国城镇化的质量。从地区情况看,共有浙江、北京等7个地区公布了城乡人口情况。城镇化率方面,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城镇化水平较高,北京的城镇化率最高达到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32个百分点。广东66.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5%。甘肃、青海、贵州等西部地区较低。城镇化率变化方面,宁夏城镇人口增长较快,较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15.0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13.46%的上升幅度1.56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达到近50%,十年中净增2亿城镇人口,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可以说已经冠绝全球。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业化转移。可以说,城镇化的加速对于中国近年来消费经济的发展和形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化进程,大批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的外来人口享受不到与当地人平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安排,而对于大批的农民工而言,这个问题更加严重。有研究认为,如果以就业作为城镇化水平的认定标准的话,那么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至少达到60%以上。

7个地区10年间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比较

天津人口性别比114.52 最不合理

全国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这是20世纪8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首次出现男女比例下降。从全国的范围看,男多女少的失衡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全国的新生儿性别比情况却并不乐观,新出生的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例高达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116.86上升了1.2个百分点。过去30年,这一性别比的失衡越来越严重。从地区情况看,公布数据的23个地区中14个地区人口性别比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天津的人口性别比最高为114.52,增加10.53,其次是海南为110.9。吉林、重庆、山东、河南、江苏5个地区的人口性别比低于103,其中江苏的人口性别比101.54,最为合理。从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看,17个地区人口性别比出现下降,其中重庆下降幅度最大,由2000年的108.04下降到2010年的102.43。天津、广东等6个地区性别比上升。

尽管此次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性别比较上一次有所下降,但是新生儿性别比情况却反映了未来性别比问题有进一步加重的危险。对于一个历经数千年的“重男轻女”传统思想影响的人口大国而言,由此导致的问题将不言而喻。118.06的新生人口性别比例将意味着,在今后20~25年间,今天在中国出生的男孩子有1/5可能没有机会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而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婚龄女性大量流出,导致大龄未婚男性增多;而在城市,又对男性提出了很高的婚配要求,如房屋、收入等,导致城市男性生活压力的加大和城市剩女数量的增多。于此同时,除了婚姻问题外,性别失衡对于经济的影响也将不可忽视。

试论第六次人口普查:广东成人口第一大省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