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银行业政策
相关话题
2016年5月1日起,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那么中国银行业“营改增“怎么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16银行业政策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6银行业政策
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全面实施营改增的要求,明确自2016年5月1日起,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
3月2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局联合对外发布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通知所附办法规定,四大行业的增值税适用税率: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适用6%税率,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适用11%税率。至此,营业税的九大税目已经全部或部分纳入营改增试点,中央政府此举是希望实现货物和服务行业全覆盖,打通税收抵扣链条,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1994年中国实行财税体系的改革,确立了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流转税制,对销售不动产、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征收营业税,对销售动产、提供加工修理的劳务征收增值税,这是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导致的重复征税问题愈加突出,增加了了企业发展和转型的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政府决定推行营业税改增增值税的改革,近年来先后下发了多个重要文件,不断增加营改增的试点范围,而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议,则基本实现了营改增行业的全覆盖。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命脉,而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其营改增改革对上要衔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下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因此更是备受业界瞩目。本文就中国商业银行的营业税征收现状、营改增的必要性、本次试点方案的影响进行分析,而后通过借鉴西方税制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归纳得出未来银行业增值税改革的可能方案。
中国银行业营改增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银行业征收的流转税主要形式是营业税,计税基础是营业收入,根据利润表的的科目分析主要分为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其他净收益三类。除农商行和农信社实行的是3%的优惠营业税率外,绝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是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
利息收入是中国商业银行营业收入里占比最大的一块,其扣除利息支出后的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直到近年也一直保持在70%以上。营业税的计税基础是毛利息收入,而非净利息收入,也即是说,无论商业银行能否盈利,都要按照毛利息收入缴纳营业税,这也是商业银行非常注重净利差、净息差指标的重要原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通常被称为中间业务收入,属于商业银行的直接收费业务,其计税基础为手续费和佣金类的全部毛收入,支出同样不能用于扣除。
由于利息和手续费收入是按照毛收入征收营业税,使得中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税负偏高,实际营业税率长期在6%以上。客观来说,这种税收设计在早期财政收入不足时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只是近年来随着银行业黄金发展期的结束,这种设计被认为加重了银行业的负担,也间接导致融资成本难以下降。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商业银行近年来发展步伐逐渐趋缓,推进银行业完成营改增将具有如下积极意义。
首先是实现税收中性原则,避免重复征税。现有营业税税制的最大问题是商业银行自身购买的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不能作为进项税抵扣,在被征收营业税后,无法向其提供金融服务的下游实体(这里主要指非金融企业)提供增值税发票,导致下游实体购买金融服务后,也无法进行进项抵扣。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间增值链条的断裂,最终造成商业银行与非金融企业同时承担了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双重负担,违背了税收中性原则,加重了实体企业的税负。这也是营改增的初衷和理论基础。
在增值税制度下,下家可以用上家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作为进项抵扣,从而只对商品和劳务在流通环节中的增值部分缴税,在税务上具有不重复征税的中性特点。这就需要保持增值税链条的完整和贯通,环环能相扣,环环能抵扣,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少税制不匹配造成的经济运行扭曲,为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创造有利的税收环境。
然后是减轻商业银行税负,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在目前营业税税制下,银行业的整体税负偏重,实际平均营业税率一直在6%以上,要显著高于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等其他金融机构行业,主要原因就在于银行业的计税营业额大部分并非以净价征收(如上文所述的以利息收入为计税基础,利息支出不做抵扣)。而与国际银行业的税负水平相比,中国银行业更是缺乏竞争力。根据相关文献显示,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都将银行业纳入了增值税征收范围,在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税制中,均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金融中介业务,如贷款、金融资产交易)实施免税。
此外,在人民币国际化和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当下,中国的金融服务输出需缴纳营业税,使得金融服务出口无法实现零税率,不利于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跨国金融服务(出口信用证、境外保函、外汇贷款等),在主要发达国家均实行出口金融服务零税率的背景下,也削弱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本次银行业营改增试点方案影响分析
从本次营改增试点实施办法及相关规定来看,金融行业(以银行业为主体)的营改增方案并没有一步到位,不少业界和学界的人士将其看作是一个过渡方案,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首先,税收中性原则未能全部实现,重复计税问题未能全部消除,营改增的初衷尚未完全达成。本次营改增试点办法规定,贷款相关服务产生的利息、费用、佣金等支出均不得作为企业的进项抵扣税额。而且贷款服务利息收入的范围定义的相当宽泛,除一般贷款外,金融商品持有、信用卡透支、买入返售、融资融券、票据贴现、转贷、押汇、罚息等业务的利息收入都被归纳在内。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与其贷款服务相关的下游非金融企业的增值链条仍未被打通,下游企业理论上仍旧面临重复征税的问题。
其次,本次试点办法对银行业主要收入的征收方式与此前营业税制非常相似,对商业银行收入的“大头”——利息收入,仍是按照毛利息征税,而不允许利息支出进行抵扣;对直接收费的金融服务全额征收;对金融同业往来收入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此前就免营业税);对金融商品转让按交易收益缴纳增值税,且卖方不可开具增值税发票。这一方案的主要争议在利息支出不允许作为进项抵扣上,曾被不少专业人士认为是违反了增值税环环抵扣的本质内涵;而金融商品转让是否具有增值环节,是否应当豁免增值税,也一直具有争议。在实际应用上,由于增值税税率较营业税高出1%,在银行业主要收入征税方式与营业税时代相似的设计下,如果进项抵扣不能充分,是有可能加重而非减轻银行业税负的。
最后,由于此前已征收增值税的行业,均已实行出口服务增值税免税,本次办法出台前,业界对金融出口服务实行免税或零税率政策的期望是比较高的。不过本次试点办法对出口金融服务实行免税的范围却较为有限,只限于货币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业务提供的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且与境内的货物、无形资产和不动产无关)。由于目前西方发达经济体均对金融出口服务实行零税率或免税服务,为加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这部分继续改革的可能较大。
虽然本次试点方案可能不如外界预期而被认为是一种过渡方案,但从推广的时间节点来看,这也属正常。由于从5月1日就要开始全面实施营改增,时间上非常紧张,如果增值税实施方案较原有营业税方案改动太大,基础设施建设恐难以改造完成。目前银行业信息化程度很高,日常运营高度依赖信息化系统,对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可能有几百个业务系统、几万个相关产品需要进行营改增改造,这是一项巨大改造工程,周期长、影响广、涉及的系统改造风险也高;除了IT系统外,银行还需要在财务流程、人员配置、营改增培训等方面进行配套布置,这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所以营业税转向增值税的改革,对银行业来说,可能会是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
实际上,本次试点方案还是不乏亮点的。在此前外界最为关心的进项抵扣方面,试点办法初步来看还是相当给力的。办法规定,当进项税额难以划分应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的情况下,应按照相关收入所占比例分摊计算。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不动产除个别条款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范围之外,均可以全额抵扣进项税款。根据笔者分析,在目前的银行业营改增方案下,若要完成中央政府对行业税收只减不增的承诺,这一条将是关键。
而此前对农商行、农信社实施的3%的营业税优惠政策,本次试点方案中并未有特殊规定,如果按照金融业6%的增值税率征收,则税负会较营业税时代显著提高。不过两部委相关负责人此前在回答记者问时,曾明确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原则上予以延续,或表明中央政府对支持农村金融的政策不变,后续可能还会有针对涉农金融机构的差异化营改增方案出台。
2016北京银行信贷政策新方案解读
自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后,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以来,国家各个层面更加注重创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搭建与完善,引导金融机构打造科技金融特色品牌,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创业创新企业发展。
为此,北京银行始终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发展道路,立足北京、服务创业,通过参与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组织架构、加大产品创新、打造创客中心、串联内外服务等方式,全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经过20年的创新与耕耘,北京地区创业板上市企业的66%、中小板企业的56%、新三板企业的55%、中关村示范区展示企业的44%都已经成为北京银行客户。
2015年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考察调研期间,来到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北京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网点,了解支持创业企业金融服务情况,对北京银行服务区域经济以及在服务中关村创业企业方面所做出的大量探索和有益尝试给予充分肯定,并高度赞扬“在区域银行中,北京银行是做得最好的一家”。
参与信用体系建设
助推双创生态打造
创业创新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配套政策支持与政策实施环境的优化。为此,北京银行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增强与主管机构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推动创业创新生态链条的搭建与完善。
据悉,北京银行参与发起了中关村信用促进会的成立,参与了由中国银监会、国家科技部主导、中国银行业协会开发的我国第一个科技专家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专家选聘系统”的开发和试点工作。同时,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与各层级政府及监管部门出台的各项创新政策以及信用环境建设形成良性互动。
2003年,伴随着中关村管委会“瞪羚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北京银行与担保公司共同创新推出了“瞪羚计划”贷款、留学人员创业贷款、软件外包贷款、集成电路贷款等四类针对性强的产品。
2007年,随着园区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进步,北京银行又围绕“信用贷款试点工作方案”开发了首批“信用贷”产品;2009年,围绕中关村创新试点工作开发“主动授信”产品。
另外,北京银行还通过持续完善组织架构,大力健全创业创新金融服务体制。2000年9月,北京银行率先在中关村园区设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部和中关村科技园区支行;2010年,设立中关村地区首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专营支行——中关村海淀园支行。
2011年5月,北京银行设立中关村地区首家分行级金融机构——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2015年率先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设立小微支行。上述举措充分体现出北京银行紧跟国家政策,全力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心和思想。
此外,北京银行持续完善科技金融体制建设,在总分行层面成立小企业事业部,专职推动科技金融业务;在支行层面建设科技特色支行,探索推出“批量化营销、标准化审贷、差异化贷后、特色化激励”的信贷工厂模式。
目前,全行共有科技特色支行8家,其中北京地区4家,占比50%。特别是中关村海淀园“信贷工厂”,是中关村示范区内唯一科技型中小微业务占比超过50%的信贷专营机构。
加大产品创新
扩大双创金融覆盖
从传统意义上讲,为草根创业者发放贷款往往意味着要承担极高的风险和成本。然而,传统银行信贷产品及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类企业的融资要求。
为此,北京银行积极加大了产品创新力度,提供专属产品、特色服务,形成涵盖企业初创、成长、成熟等整个生命周期各个发展阶段,包括50余种产品的“小巨人”产品体系;为初创期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化信贷产品,发布了针对创业企业的专属信贷产品“创业贷”,推出如小瞪保、科技贷、信用贷、小微贷、普税贷等标准化信贷产品,以及中国银行业首张针对创业人群的信用卡“创业卡”。
加大与政策性担保公司合作力度,北京银行推出“见贷即保”、“普惠保”、“创业保”等普惠金融产品,以降低企业金融门槛,为成长期小微企业提供灵活的融资方案,提高信贷灵活性。
同时,通过版权、专利权、商标权、软件著作权等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设计推出“创意贷”、“智权贷”等针对文创、科技、节能等小微企业的特色融资产品,解决小微企业“轻资产、弱担保”难题。为成熟期企业定制现金管理、银团并购、直融工具、产业基金等表内外综合化产品,提升服务全面性。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3月29日,北京银行举办了“北京银行科技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暨‘投贷通’产品发布会”,推出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六项举措”,先后探索落地股权直投模式、认股权模式、投贷保联动等多种投贷结合模式,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投资+贷款”的双渠道融资支持。北京银行服务创业者的产品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北京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注册资金3300万元,是国内领先的脑起搏器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是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具有首屈一指的技术优势,且获得首个脑起搏器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产品上市后,业务取得了快速增长,但缺乏资金来拓展市场。
公司固定资产较少,最具价值的就是公司股权。通过前期调研,北京银行认为,医疗健康领域为国家及北京银行重点支持产业,企业本身已经获得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奖励和风险投资,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能够取得快速成长。经过与客户多次沟通,企业最终以股权质押的方式获得银行贷款。
据悉,该公司2013年销售收入不足400万元,亏损400万元,在获得500万元股权质押贷款后,企业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了3000万元,净利润达800万元。
打造创客中心平台
提升双创服务质量
2015年6月,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北京银行创新设立中国银行业第一家银行“孵化器”——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主要服务于科技、文化、绿色领域的创业企业。
据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创客中心实行免费机制,免费为创业会员提供创业孵化、导师辅导、财务顾问、投资对接、融资规划等一体化创新服务,建立健全“创业孵化+股权投资+债权融资”一体的服务模式,以投贷联动为重点,搭建一个创业孵化、跨界合作、分享共赢的平台,创建中关村地区独具特色的“众创空间”。
截至目前,创客中心会员规模超过6800家,合作投资机构150余家,创业导师20名,创客学员30家,累计开展6期大讲堂、7次专题讲座、17期投资路演,累计为1155家会员提供贷款142.9亿元,相继邀请了掌趣科技董事长姚文彬、广联达董事长刁志中、神州租车副总裁曹光宇、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等北京银行多年支持的“小巨人”代表,以其自身创业故事与会员们分享创业经验。
可以看到,凭借特色的服务定位,创客中心相继被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授予“创新型孵化器”、“新兴产业孵化器”,并获北京市科委第三批“众创空间”挂牌资格。
2015年10月21日,在全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中,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uincom无人直升机系统”荣获大赛总冠军,天峋科技不仅在创客中心获得了北京银行的资金支持,还得到了导师培训、投资对接、政策宣讲等服务,并获得首轮股权融资,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2015年11月16日,创客中心的首期学员蚁视科技与联想共同举办发布会,发布了乐檬蚁视VR眼镜,这是蚁视科技为智能手机用户推出的简单便捷的VR设备。蚁视科技加入创客中心后,半个月时间里便获得了北京银行资金与金融服务支持。北京银行为其开展技术研发及生产经营提供帮助,为公司对接了丰富的融资渠道与增值服务。
有机串联内外服务
齐力帮助双创企业成长
北京银行积极发挥纽带作用,拓展内外部服务网络与空间,有机串联内外服务链条,形成支持创业创新发展的合力,通过进一步整合完善内部服务,从单一信贷产品拓展到多元化服务,推出了基金、理财、信托、现金管理、私人银行、家族信托等服务内容,完善产品创新机制、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据悉,北京银行在有机串联外部服务方面,与专业投资机构、担保公司、知名券商、专业评估机构、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展开战略合作,创新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私募债、基金托管及理财等全面金融服务,与九鼎投资、深创投、天星资本、同创伟业、启迪创投、达晨创投、亚杰天使投资等近百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外围支持网络。联合众多孵化器,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6银行业政策的评论条评论